為什麼不能溺愛孩子,歷史上這位郡王就是因爺爺的溺愛,短命而亡

在南齊短暫的二十三年曆史中,曾有五位皇帝繼統。其中有兩位皇帝奉行嫡孫承重,祖孫相承的做法,一位是南齊高帝蕭道成,於建元元年(公元479年)五月,立二十一歲的嫡皇孫蕭長懋為南郡王,開創了東晉、南朝以來嫡皇孫封王的先例,時年,高帝已五十二歲。另一位是齊高帝長子齊武帝蕭賾,上行下效,繼承父皇衣缽,於建元四年(公元482年,立十歲的嫡皇孫蕭昭業為南郡王。

為什麼不能溺愛孩子,歷史上這位郡王就是因爺爺的溺愛,短命而亡

這兩位皇孫雖然都曾封王,但兩人的命運迥然不同。皇孫蕭長懋,由於先於父皇蕭賾逝世,沒能繼承皇位。皇孫蕭昭業,因太皇蕭賾在位時,父親蕭長懋早逝,太皇歿崩,昭業得繼帝位。要問皇孫蕭昭業為何如此幸運,福星高照?話還得從曾祖父高帝蕭道成和祖父蕭賾對他的寵愛說起。

為什麼不能溺愛孩子,歷史上這位郡王就是因爺爺的溺愛,短命而亡

據《南史》卷五,齊本紀下第五載:早在高帝任相王、鎮東府時,才五歲的蕭昭業正在床前玩耍戲鬧,高帝令左右給他拔白髮,便問大家道:你們知道這孩子說我是誰嗎?他回答說,是太翁(曾祖父)。高帝笑著對大家說:難道有人當了曾祖父後還叫人拔白髮的嗎?他當即放下鏡子、鑷子,不再拔白髮。事後他向師長、尊上請問自己起居安否時,明示賓客道:看來我的基業在這裡可以傳到四世呢!可見,曾祖父高帝蕭道成,打心眼裡極其喜愛上了曾孫蕭昭業。

祖父蕭賾見父皇喜歡昭業,便見風使舵,也對長孫昭業寵愛有加。故於建元四年(公元482年),蕭賾即武帝位時,昭業就被立為南郡王,時年昭業才十歲。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十一月,又被冠於東宮崇政殿,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春正月,文惠太子(昭業之父蕭長懋)薨,四月昭業被立為皇太孫,居東宮。七月戍寅,武帝蕭賾(爺爺)崩,昭業即位。至此,曾祖父高帝蕭道成"我基於此四世"的預言最終得以實現。

為什麼不能溺愛孩子,歷史上這位郡王就是因爺爺的溺愛,短命而亡

綜觀祖父蕭賾寵愛長孫昭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蕭賾對長子蕭長懋所作所為並不看好。他雖然先前曾寵愛長子蕭長懋,但對其立為南郡王之後所做的諸多"違建越制"的事情,是不滿的,所以,對其並不寄於厚望。據《南齊書》卷二十一列傳第二記載:長懋最喜歡奢侈華麗,其東宮的殿堂裡,如玄圃園、城暫、東田小苑、宮城苑巷等,雕飾精巧華麗,規劃龐大,裝飾得有過於皇帝的宮殿。為了不讓父皇望見這一切,他還做了不少遮蔽的手腳,如設置高障、製造活動牆壁、安裝機巧(暗器)、偽裝奇珍玩物等,由於父皇對他的所作所為早有警覺,所以對他很不滿意。

有一次父皇借外出走訪的機會,路過長懋的東田小苑,看到這些建築,壯麗極目,違建越制,勃然大怒,受到父皇的嚴厲指責。長懋體弱多病,英年早逝,蕭賾雖然心情沉痛,但見長懋身前"服玩愈度,越過本分,宮宇過華,不禁轉悲為恨,遂命有司將過分之物隨即毀除。可見,蕭賾對長子蕭長懋的這些表現是非常不滿意的,所以,他極有可能把寵愛的目光轉移到嫡長孫蕭昭業身上。

為什麼不能溺愛孩子,歷史上這位郡王就是因爺爺的溺愛,短命而亡

第二,蕭賾對嫡長孫蕭昭業極度偏愛。他對昭業的寵愛著實有些特別:昭業少年時容貌俊美,喜好隸書,寫得一手好隸書,蕭賾非常喜愛他,曾指示不得把昭業的手書隨便流傳到外面去,必須珍藏起來。昭業的舉止言談,亦很受蕭賾的欣賞,曾經每五天要問訊一次王侯,還經常單獨叫昭業入帳,特加撫問(慰問),愛叫昭業的小名"法身",真是極其鍾愛。

蕭賾即位,就把南郡王的官帽戴在了年僅十歲的毛孩昭業頭上,給予食黽兩千戶,作為昭業的封地和收取的稅賦。昭業十五歲就行成人加冠禮,還專門給他配備了兩位老師,一位是師史仁祖,另一位是侍書胡天翼,以期教誨孫子成器。永明七年(公元489年),配給昭業班劍儀仗隊二十人,鼓吹樂隊一部,還為昭業選擇優秀人才作為友伴、同學,禮遇超過其他侯王。永明十一月(公元493年),爺爺給昭業配備了皂輪(黑輪)三望車(車棚內可三面朝窗外張望的車,這種車只有王公才能乘坐),下詔為昭業選配了優秀的官屬,如此等等。

為什麼不能溺愛孩子,歷史上這位郡王就是因爺爺的溺愛,短命而亡

第三,蕭賾對嫡長孫蕭昭業偏聽偏信。上樑不正下樑歪,有其父必有其子。昭業與其父蕭長懋一樣的奢侈,輕薄和淫樂。他仗著爺爺對自己的寵愛,揹著爺爺做了很多讓爺爺意想不到的事情。昭業從小由叔叔竟陵王蕭子良撫養,一直嬌慣。跟叔叔隨行西州,揹著叔叔天天嬉樂無度。叔叔應召入京,昭業一人留在西州,更是膽大妄為,和無賴鬼混一起,竄營"召妓飲酒,備極淫樂,每致無錢可使,輒向富人索要錢財,無償還期",兩位老師反覆勸阻,仍然苦諫不從,害得年邁的老師仰藥自盡。

之後,昭業反而喜出望外,越加縱逸,無所不為。父親長懋病逝,臨棺哭父,擗踴號咷,彷彿是一個孝子,哭罷還宮,又是縱酒酣飲,歡笑如恆。爺爺每提起太子長懋,昭業都不勝嗚咽,裝出一種衷慕的情形,爺爺還說他至性過人,再三勸慰,並決計立孫,預備繼統。昭業的這些假象,蕭賾並未識破。其實昭業見爺爺蕭賾年邁,父親已薨,自己繼統在即,正盼著爺爺早逝呢。爺爺有疾,昭業偷偷令巫婆楊氏祈他速死。有時昭業入殿問安,見爺爺病情日益加劇,心中非常暢快,而表面上裝得很是憂愁。當爺爺談及後事,昭業所作應諾,動不動帶著淒涼之聲。所有這些,爺爺矇在鼓裡,一無所知,始終受騙。因此,爺爺臨危還囑咐道:"我看汝含有德性,將來必能負荷大業……"。爺爺病逝,昭業的心情已大不如從前,侑酒作樂,聲達戶外,一切照舊。

為什麼不能溺愛孩子,歷史上這位郡王就是因爺爺的溺愛,短命而亡

蕭昭業即位後,自思權由己出,便更加尋歡以樂,快活逍遙,每日在後宮廝混,與父親之嫠妃霍氏勾搭上手,徹夜交歡,恣情行樂,毫無禮儀廉恥。他還選入許多麗珠,充為妾媵,見一個,愛一個,見兩個,愛一雙。昭業不特漁色,並好佚遊,每逢微服出宮,馳騁市裡,揮霍無度,擲塗賭跳,作諸鄙戲,無所不及,濫加賞賜,百萬不吝,爺爺身前庫中"積錢五億巨資,齋庫積錢三億萬,金銀布帛,不可勝數,昭業更得任情揮霍,視若泥沙,揮金如土,登基不到一年,已經耗去一大半"。

隆昌元年(公元494年)七月,蕭昭業被西昌侯蕭鸞殺害,並貶號為鬱林王。至此,府庫已悉數一空。真是爺爺是守財人,孫子是敗家子。人人都希望兒女繞膝,子孫滿堂,坐亨天倫之樂。隔代親,人皆有之,今人有之,古人也有之,更何況是一國之君?問題之關鍵在於,喜愛而不是寵愛,更不應溺愛,溺愛的結果對子孫必會遺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