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是估值低点,但是却还没到抄底的时候

虽然所有股评都在说,目前是A股估值的低点。但是面对跌跌不休的A股,我们是不是要抄底呢?虽然我也认为目前是A股的估值低点,但是,在我看来,现在却并不是所谓的抄底时间。如果我们把10月19日,上证指数2449.2点那天,作为前期低点来看的话,那我认为至少要等到跌破前期这个低点后,再来讨论是否抄底的事情。

那2449.2点这个前期低点会不会跌破呢?我不肯定,但是我觉得概率很大。因为,如果仔细的话,你应该会发现下面这些现象:

上证50指数:10月19日那天最低是2344.98点,而上周五收盘时是2288.4点,已经跌破了前期低点。

沪深300指数:10月19日那天最低是3009.5点,而上周五收盘时是3007.61点,已经跌破了前期低点。

中小板指数:10月19日那天最低是4801.68点,而上周五收盘时是4733.45点,也已经跌破了前期低点。

如果说,这几个指数具有先行效应的话,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上证指数跌破前期低点的概率也会很大呢?更何况,我们常说量先价行,而眼下,我们既没有看到A股的活跃交易账户数的上升,也没有看到交易量有明显的放大,相反,最近沪深两市的交易量一直维持低量。所以,这样的情况,现在的A股是底部吗?

A股是估值低点,但是却还没到抄底的时候


其次,前两天我看到李大霄老师的一篇文章,虽然我很尊敬李大霄老师,但是对于李大霄老师的一些观点,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文章中,李大霄老师提到“全球经济明年会放缓,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大的方向。从全球三个国家德国、美国、中国的利率分析看,明年的流动性会相对充裕,他们会用一个相对宽松的状态来应对整个经济放缓,这是大的判断”。

我觉得李大霄老师说的没错,但是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流动性在变得宽松,或许是为了控制风险,我们看到现在的流动性还是在保持适度的收紧。

首先,我们都知道之前,从10月26日到12月14日,人行连续36个工作日没有进行逆回购的公开操作,随后之前之后的一周,我们看到人行频繁的进行了几次逆回购操作,但那几次并不能认为是流动性宽松的标志。

12月17日,7天期的1600亿元逆回购;

12月18日,7天期的1400亿元逆回购,14天期的400亿元逆回购;

12月19日,7天期的400亿元逆回购,14天期的200亿元逆回购;

12月20日,7天期的1200亿元逆回购,14天期的300亿逆回购;

虽然人行在短短几天内,进行了55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这些都是7天期和14天期的短期逆回购操作。而这显然更加多的,是为了缓解年底的资金压力。其次,从人行资产负债表来看,根据人行最新公布的数据:

MLF:虽然11月5日,12月6日,12月14日,人行有三次操作,但都是等额续作,所以净投放量为零。

SLF:这部分从9月份的474.5亿元,下降到11月份的151亿元,出现了大幅下降。

PSL:11月投放量为255亿元,相比10月份741亿元的投放量,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国库定存:11月份有2200亿元到期,虽然人行在12月7日,开展了1000亿元的操作,但是两者相减等于净回笼了1200亿元。

所以,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人行的宽松政策还没有开始。因此上游没有资金释放,A股的底部可以确认吗?

A股是估值低点,但是却还没到抄底的时候


最后,同样是那篇文章中,李大霄老师提到,“我不是说所有的股票都能涨,只有有价值的股票才能涨,我的逻辑是基于价值投资的逻辑”。如果按照李大霄老师价值投资的逻辑,我们来看一下。根据之前A股各家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沪深两市合计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净利润中,银行占全部净利润总额的47%,房地产公司占全部净利润总额的16%,两者的占比达到63%。另一方面,我们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近150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只有4000亿左右,平均每个企业的净利润不到3亿。如果按照李大霄老师的逻辑,可以投资的,或者说值得投资的股票又会有几个呢,而这样的格局下,A股见底反转的概率会有多少呢?

A股是估值低点,但是却还没到抄底的时候


​更何况,明年的全球经济情况,现在并不明朗。所以,虽然我也认同A股现在是估值低点,但是现在却还没到抄底的时候,你说呢?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观点,也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

我的论述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我希望可以让你对于事情有多一个方面的了解,希望借此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事情的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