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潮过后,2019年的P2P还能投吗?要怎么投?

在笔者前面的文章中分析了进行P2P理财可能会面临的几个风险,提到了这里面的风险不仅包括行业环境带来的风险,还包括P2P平台及与之相关方(平台实际控制人、平台股东方)的情况带来的风险,除此之外,还有出借人自身的风险,总之,做一项理财并不简单,大家一定要注意。

经过了2018年的问题潮,很多出借人表示自己已经对P2P行业失去了信心,也有一部分出借人认为这个阵痛期早晚要过去,而且经历合规备案之后,未来的P2P行业将会越来越健康和规范,表示自己对未来的P2P行业还是充满希望的。

问题潮过后,2019年的P2P还能投吗?要怎么投?

那么,针对2019年的P2P我们到底需要怎么投?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笔者作为一个P2P行业的从业者,给出几点比较落地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看行业大环境的好坏再决定进不进入这个行业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行业大环境我又不能左右,说这些没什么用啊!实则不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左右不了行业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看行业大环境是什么情况,进而顺势而为,这才是我们关注的点,也是影响我们盈亏的关键。

如果行业大环境不错,我们选择进入无疑是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可以分得一部分红利。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去做生意卖黄金,假设那些年份很多人饭都吃不上你觉得你的黄金能卖出去多少?这种生意做起来能赚到什么钱吗?

也有人说我不会看,这也不难,多关注一些经济指标,针对经济环境的,我们可以关注GDP、CPI,金融环境的各项数值指标也需要关注,实在不行我们多听听一些经济学家、金融学家的分析。

问题潮过后,2019年的P2P还能投吗?要怎么投?

第二个建议:看平台的风险情况

在前面的文章中笔者实际上已经提到了一部分,前面提到了平台的风险因素,涉及的面比较广,不仅包括平台自身,如资产端、资金端的情况,还包括与平台关联的相关方,这就比较多了。

首先是人,这里的人也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这家P2P平台里有话语权的人,一般我们也称之为平台的实际控制人,这个要跟平台的法人、CEO分清楚,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出问题的平台其法人或者CEO就是一个“傀儡”,或者说就是一个打工的,平台的实际运营他并没有话语权,比如我们熟知的平台银某网,那个被人唾弃的王鹏程就是这样的人,还有前几年出问题的华夏某贷,其CEO表示,自己啥都不知道,一个月就拿1万的工资,其资金是如何运作的由另外一个人控制,你说这种事咋弄?我们需要看实际控制人的道德水平、有无不良史和负面评论,这点好像是在做背调,但是真的很重要,怎么查呢?通过一些企业信息网站查关联公司,查看该公司的情况,一般来说,人品很差的,网上一查就能查出来;另一个层面就是股东方里有话语权的人了,我们发现有的平台出问题后有股东来兜底但是有的平台出问题就没人管,真的是因为这些平台的股东没有这个能力吗?当然不全是,很大一部分还是得看股东方实控人的担当了。

其次就是股东的能力了。这一点在前面提过,就不赘述了。

问题潮过后,2019年的P2P还能投吗?要怎么投?

第三个建议:匹配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你喜欢刺激,喜欢高收益也能够承受这些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的话你可以激进一点,但是假设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必须保本的话就不要把收益看成是第一位的了,而是应该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这个时候你就不应该选择那些不知名、毫无保障但收益高的平台了。

问题潮过后,2019年的P2P还能投吗?要怎么投?

希望以上的建议对大家在决定是否进入P2P行业或者选择P2P平台时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