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就好比戀愛,選擇“適合”還是“心動”呢?

01

最近,全家張羅著要幫我買車,

準備為遠在郊區上班的我添一雙自由飛馳的翅膀。

可理想很美好,現實卻總是骨幹的。

我和老爸兩個處女座,來來回回看車也快一個月了,試駕過的車都快十輛了,可還是沒定下來要買哪輛車。

買車就好比戀愛,選擇“適合”還是“心動”呢?


說真的,買車就像是一場博弈,是件心力憔悴的事。

不是發動機動力不夠,就是胎噪過大,或是油耗不美麗、外表不心動、價格不可愛......總之,優點似乎總是與缺點“背對背擁抱”,根本找不到各方面都滿意的好車。選車這件大事對處女座追求完美的人設來說,再多的優點好像都填不滿一個缺點,好像每個缺點就是致命的。

當我心動於外表和內飾時,我爸會列舉如發動機、胎噪等若干個缺點;

當我爸挑好了一輛硬件配置完美,價格合適的車時,它什麼都好,但看著它的模樣,我沒有一點心動和喜歡的感覺。試想,如果我每天開車都在想念另一輛車,那遺憾常繞心頭,對這輛車也不公平呀。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也想說,誒,怎麼不對勁兒啊,買車怎麼選出了一種相親選對象的感覺呢?


買車就好比戀愛,選擇“適合”還是“心動”呢?


心動版領克02和實用版斯巴魯XV

事實上,買車和選對象都是在做一道選擇題,因為我們身邊的選項不可能是完美的,總是有一點點的瑕疵。我們在選擇車子時,就像是選擇自己的伴侶,這無法像公司的管理,對各項比重添加權重,最後根據綜合評分來決策。最後的決定,往往取決於你更能忍受誰的缺點,那麼誰才是真愛,才是最後不會後悔的選擇。

02

最近在播的網綜真人秀《心動的信號》,是通過對同一屋簷下四男四女的生活觀察,判斷他們之間的關係和選擇。

其中一位女生同時面對兩位男生的喜歡時,也常常陷入糾結。

和第一個男生在一起時,她可以感到很開心沒有壓力,但遺憾的是,男生年齡比自己小並沒有很成熟,總在自己和另一個女生之間徘徊;另一位男生,高學歷既成熟又貼心,每天願意繞遠路送女生上下班,當別人都覺得他們倆合適時,女生說“我很感動,卻沒有心動的感覺”。


買車就好比戀愛,選擇“適合”還是“心動”呢?


心動是一件好奇妙的事,是適合和感動都比上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想了想,原因大概是適合和感動來自於他人,而心動卻來自於你自己的感受

。而只有說服了自己,你才能心甘情願地、享受地去承擔它的不足,這就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03

“發自內心的喜歡“,這讓我想起了李笑來老師《通往財富之路》裡的一篇文章。書裡說,實際上不存在“堅持,就能做好一件事”的說法。因為當你要通過“堅持”去做一件事時,你內心上就是痛苦的、不情願的,帶著痛苦去做事也就做不好的。

我記得大三上學期是我整個大學最忙碌的時候,既要帶團隊參加比賽、又要準備BEC英語考試、同時還要兼顧實習和每週十幾節專業課的任務。那段日子,我的時間基本是每天爭分奪秒地劃分好的,騎著自行車在寢室、公司、圖書館、教室來回穿梭。

買車就好比戀愛,選擇“適合”還是“心動”呢?


這些任務聽上去很多並且很累吧,但那卻成為了大學裡最充實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原因是我心甘情願承擔它的“苦”,所以再苦我都覺得“甜”。

當我心甘情願地積極面對、並享受這段“苦”日子時;當我沒有時間去抱怨,有的只是集中注意力去做好事情時,最後的結果往往都能如願以償:我們的團隊走到了最後的決賽,專業課成績第一,我也順利通過了BEC商務英語考試。

也許這就是心動的力量吧,可見做好一件事,心甘情願是多麼重要

04

買車就好比戀愛,選擇“適合”還是“心動”呢?


買車就好比是談戀愛。永遠沒有完美的對象,即使你有很多缺點,卻依然愛你;

愛情無法被適合和感動所堆積,而是心動的那一刻,這一刻可能來自於感動,但大多數很可能來源不明。

心甘情願是做成事的最大的動力。如果多想想它的好處,那麼再陰暗的角落也會有陽光。願你心甘情願,事事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