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近代以降,對於《滿江紅丨怒髮衝冠》是否出自岳飛之手便頗多爭議,八九十年代的學術名家紛紛站臺正反方,然迄今為止,依然無有新的文獻資料佐證各家論點,於是關於該詞的辯考便成了一樁無頭的公案。------鑑於諸家皆從文獻學辯考缺陷頗多,筆者便主從《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一詞的文風格局來闡述該詞並非岳飛所作的幾點原由。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

最早提出質疑的是目錄學家餘嘉錫先生。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餘嘉錫

在1938年,餘先生在《四庫提要辨證》指出:《滿江紅》“以偽為真,實自徐階始”。餘先生論證的幾個關鍵論點如下:

  1. 岳飛之子、孫嶽霖、岳珂窮畢生心力皆在搜整武穆遺稿,並全數載進《金佗粹編·鄂王家乘》,然獨獨不見這首《滿江紅丨怒髮衝冠》,而且之後的題序到成書重刊這三十年中,也未曾收錄該詞
  2.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一詞始於明朝嘉靖十五年(《嶽武穆遺文》徐階),乃是根據三十年前的浙江提學趙寬收錄,但其詞來歷不明,非但如此,趙寬另外一手號稱是岳飛的《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已經被考證是明人作偽

在餘嘉錫之後,彼時詞學巨擘夏承燾也從地理性的問題提出了質疑。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夏承燾

主要便是集中在“踏破賀蘭山闕”一句,夏承燾認為賀蘭山並非當時金國位置,且元雜劇《宋大將岳飛精忠》也未曾出現該詞。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元雜劇《宋大將岳飛精忠》

以上是“偽託說”的幾點主流聲音,我們今天不從文獻上來考據,而是從行文風格和藝術水平上來談談為何此詞並非出自岳飛手筆。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此詞風格迥異岳飛別篇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岳飛傳詞不多,為世人所知的僅有三首,其一是《小重山》、其二、三便是兩手《滿江紅》。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滿江紅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已然確定的為岳飛所做的兩首詞為《小重山》、《滿江紅丨遙望中原》,我們可以對比,不管是《小重山》還是《滿江紅丨遙望中原》整體風格都是深沉鬱致的:

《小重山》創作背景是在紹興十年左近,彼時武穆對乞和策無力抗拒,故作如此沉悶之語,且一章一目皆從眼前得來,兼重“今昔之對比”,如“昨夜寒蛩”之鳴而驚夢,此夢又在“千里”,故夢時也是“從軍之屬”;轉頭又借景興發,獨居貶謫之處,不免有知音稀少,壯志難酬之感;

《滿江紅丨遙望中原》雖為長調,但謀篇佈局和小重山相近無幾,亦是從眼前事起筆,“遙望中原”,見當年之“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與如今的“鐵騎滿郊畿,風塵惡”,觸目悲感,故而才有“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上兩首何其相似,但獨獨在《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一反常態,滿紙昂揚,不復沉鬱,就文風章法也迥然不同: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夢亦在千里沙場,此將軍之夢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此真武將心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待從頭收拾舊山河”這種就是典型的文人式臆想的英雄主意,想的是個人“挽狂瀾之既倒”,全在虛處。

此詞水平迥異岳飛別篇

既風格不同為先,再者《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也決非上佳之作。

此手《滿江紅》首兩韻便來的無端:怒髮衝冠、仰天長嘯,皆是齜目欲裂之激烈情緒,此情緒何起?是感於景、感於人?皆無有提;此處本化用自胡世將《酹江月》,胡詞此作在結尾,概因前文鋪墊夠足,末句逼出便得其怒,但此詞卻用在句首,錢鍾書說的“化用無痕”實在是謬評。

其次,上片最壞處便在“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前者感嘆千里披星戴月之功名全為塵土------失望,茫然溢於言表,但翻過手來就是勸人“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種前後矛盾的表達當是岳飛手筆?

緊接著下片的酸文人氣便毫不掩飾了,武穆是武將不是文人,感時悲憤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收復,而不是高呼口號--------如岳飛之心胸,在眼的是山河破碎、是百姓流離,而這些東西在此篇之內無一筆提及。全然只在“我要如何如何”,何不似“我宣誓云云”?!

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岳飛乃是宋臣,所處的環境不是現在,怎麼可能敢直言不諱的談“靖康恥”?這是當朝臣子,當朝武將能說的麼?

《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並非出自岳飛之手

以上,《滿江紅丨怒髮衝冠》不管是從詞作水平,整體風格,甚至是筆法結構,都迥然於岳飛的“正牌詞作”,顯然是後世偽託之作。當然,此詞表達的愛國情感自然不容抹殺,但按曾先生的說法是:然即已成“傳世之作”,其真偽之辯,總歸要給後人一個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