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六零後還記得自己的過往點滴讓我與你一起回味!

現如今好時代,中國夢唱響世界!國泰民安,我們這些六零後已經步入老年;過上了那年那月夢想的生活。我們也是一批喜歡懷舊的人;一批祭奠青春的人。生於60年代,是最後一撥這樣的人,是最後一批六一兒童節必須統一穿白襯衫,藍長褲的人;是最後一批看黑白小人書;最後一批看山口百惠的《血疑》

有多少六零後還記得自己的過往點滴讓我與你一起回味!

天天看看自己身體的那個地方有無紅點,那時候的我們女孩愛玩跳皮筋,跳方格,丟手絹,男孩玩的比如:鬥雞,彈玻璃球等等,特別拔河比賽能讓人熱血沸騰,一到夏天五分一個冰棒也是極好的

有多少六零後還記得自己的過往點滴讓我與你一起回味!

我們也經歷了改革開放,見證了許多臺灣歌曲,鄧麗君,小虎隊,王傑他們傳唱的優美歌曲,耳熟能祥,

有多少六零後還記得自己的過往點滴讓我與你一起回味!

香港電影來了:四大天王,成龍等等

有多少六零後還記得自己的過往點滴讓我與你一起回味!

霹靂舞,喇叭褲,龍捲風似的接重而至,那時候的我們心靈深處充滿對社會主義無限熱愛,學習的榜樣是:羅盛教,邱少雲,雷鋒,草原小姐妹等等一些英勇人物。女排的三連冠更讓國人自豪無比……

那時的文化及其貧乏,電影只有朝鮮和阿爾巴尼亞的,記得當時的《賣花姑娘》《金姬和銀姬的命運》使得善良的我們流下了同情的淚水,為此我為我們能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而感到自豪。也為他們生活的苦難感到不安,生於六十年代的我們也有幸成了最後一批能夠全部看完歷屆舂節文藝晚會的人,也正是那時起舂晚便替代了鞭炮成了我們每年除夕的熱盼,張敏的《我的中國心》,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董增華的《十五的月亮》記憶猶新,……不同的經歷造就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和處事原則,回憶過往不是停止不前,而使我們觀照過往尋求更符合我們時代特徵的精神和境界……你有同感嗎?希望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