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一首詩,四十個字卻寫盡了一生一事無成的苦澀人生

晚唐詩歌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大不如前,李商隱將唐詩推向了又一個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詩人,杜牧與他齊名,兩人並稱“小李杜”。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在李商隱的仕途當中,我們處處可見那些懷才不遇的淒涼詩篇,說不盡的都是仕途無望的心酸。其中這首《風雨》,語調低沉,僅四十字卻寫出了詩人一生一事無成的苦澀。

《風雨》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李商隱的一首詩,四十個字卻寫盡了一生一事無成的苦澀人生

看了寶劍篇,感覺自已處境淒涼,羈旅漂泊的日子幾乎要窮盡一生。黃葉仍然在風雨中飄零,青樓上的富貴人家仍然歡歌曼舞。新朋友遭到世俗的攻擊誹謗,老朋友也隔斷良緣而疏遠。心中早已斷了酒,但憂愁起來,借酒消愁,又管它酒錢多少。

李商隱的一首詩,四十個字卻寫盡了一生一事無成的苦澀人生

賞析:

此詩也是李商隱自傷懷才不遇,寫交遊冷落的苦悶之情的。詩人以《寶劍篇》自傷不遇,郭震寫《寶劍篇》而得武則天賞識,而作者自己雖有才華,卻迪際淒涼,到處羈旅漂泊,終年無處可以寄託。自己身1什飄零,好象黃葉加上風吹雨打,而朱門達官卻紙醉金迷、尋歡作樂。李商隱身處李、牛黨爭的夾縫中,“新知”、“舊好”們碰上冷薄的世風,沒有好的機會,各自飄零,致使商隱交遊冷落。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詩人只好借酒澆愁,即使酒價昂貴,也不惜沽飲幾杯了。作者一生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四處漂泊寄寓幕府,窮愁潦倒,全詩喟嘆深沉,詞哀情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