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166萬的廣袤國土,異於漢族的體格,對足球發自內心的熱愛,青少年成績在全國有一席之地——這些因素,總會讓人對於新疆足球報以特別的關注和希望。

那麼,新疆是否真的會成為中國足球的金礦?這裡是否會誕生真正的球星?或者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我們先不設置答案,不妨先假設,如果你是一名喜歡足球的新疆孩子,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球員?

一 沙漠裡的狼

2016年底,馮瀟霆在廣州舉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第一屆慈善賽,為了這次比賽,他特意邀請了四名來自新疆的足球少年參加。

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為什麼邀請他們?是因為馮瀟霆看了一些關於新疆足球少年的視頻,最終他找到了這些視頻的拍攝者,新疆自由攝影師比利亞爾。

1991年出生的比利亞爾從一年級踢球踢到六年級,之後他一度離開哈密,獨身前去烏魯木齊的足球學校學習,期待被選拔上去往訓練條件更好的內地踢球。那時每年內地會來這裡挑選苗子,選不上的人就要再學上一年,交上一年3萬的學費,等待下一年的選拔。比利亞爾沒被選上,他在學校待了一個月就離開了。後來,他輟學了,也中斷了足球夢,做起音樂和攝像工作。直到在給新疆天山雪豹職業球隊拍攝宣傳片的過程中,萌生了拍攝新疆足球紀錄片的念頭。

2016年7月底,新疆哈密人比利亞爾開始籌拍紀錄片《中國最遙遠的足球》。他的團隊先後去到新疆48個城市、縣鎮村,拍攝那些奔跑在戈壁、沙漠和荒地裡的少年身影。這些民間球隊多數缺錢也缺人,唯一不缺乏的是,對足球的熱愛。

這一年的夏天,當比利亞爾來到鄯善縣的時候,他被“沙漠狼足球隊”吸引住了。

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綿長的天山山脈把新疆分為南疆和北疆,傳統意義上認為,南疆的足球文化氛圍更濃,所以當比利亞爾的鏡頭捕捉到北疆的這支“沙漠狼”時,他驚喜不已。

新疆鄯善縣東巴扎鄉回民小學位於吐魯番盆地邊緣,和庫木塔格沙漠相距不超過兩公里。在這片面積達1880平方千米的沙漠,夏季氣溫可高達52度,不喝水在沙漠裡連續鍛鍊2個小時,是教練艾克拜爾訓練球員耐力的方式之一。

這支少年足球隊的名字叫“沙漠狼”。“狼是一種團結的動物。”艾克拜爾說。

艾克拜爾是吐魯番地區鄯善縣東巴扎鄉回民小學的體育老師,20多年前從足球專業畢業後,艾克拜爾一直在基層教體育,在東巴扎鄉小學,他是唯一的體育老師。2013年,艾克拜爾從一年級學生中挑選出二三十個喜歡足球、活潑好動的孩子組成“沙漠狼足球隊”,自費培養他們踢球。

“我的足球隊也要像狼一樣團結,球不是一個人踢的。”這是他對於足球的認知。

球隊的“編制”維持在20人左右,都是四五年級的農村學生,艾克拜爾雄心勃勃,想把這群孩子帶成“一流的球隊”。

他喜歡踢球,孩子們也喜歡。但被問到為什麼喜歡?大家撓撓頭,誰也說不清楚。

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喜歡,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無緣無故的愛,之於足球,隨處可見。

這樣的球隊,這樣的組織方式在新疆隨處可見,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用怎樣的方式才能脫穎而出呢?

二 網袋裡的足球

即使是“野生”的民間足球隊,也會有天賦異稟的球員,在“沙漠狼”足球隊裡,

努爾艾力就是艾克拜爾心目中踢得最好的孩子。

鄯善縣少有內地城市的休閒娛樂場所,在接觸足球前,努爾艾力最主要的遊戲是跟村裡鄰居小孩捉迷藏,足球對他似乎有天然的吸引力——在連規則都不懂的時候,他拉上父親,兩人就在院子裡對踢。

回家務農之前,努爾艾力的父親肉蘇力曾經當過兵。過去,他每天早上6點半(新疆時間4點半)起床,帶著努爾艾力一起跑步。如今,肉蘇力年紀漸長不再跑了,努爾艾力卻仍然堅持早起,他每天早上跑步到離家一公里外的沙漠,訓練半個小時再步行去上學。

這是他為自己設計的鍛鍊計劃。“就是想拿第一”,這位少年說,“我想未來好好踢球,進國家隊” 。他的公交卡上貼著葡萄牙籍球星“C羅”的頭像,這是他的偶像。

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父親肉蘇力一度擔心踢球耽誤兒子的學習,直到從老師那得到確定的信息:這孩子成績不錯,又很喜歡踢球,才應許了:“踢就踢吧,能踢出鄯善就出去”。這是父親對於孩子的期待,家裡的電視現在幾乎只放球賽節目,這是父親對於孩子的薰陶。

新疆鄯善縣東巴扎鄉回民小學,是“沙漠狼足球隊”平常訓練的場地。 這原本是個籃球場。水泥地上,一張破舊不堪的網支撐起一個小型足球球門,立柱已經鏽跡斑斑。作為替補門將,艾力庫提在做撲救動作的時候,根本不考慮地下不是柔軟的草坪,而是堅硬的水泥地。

孩子們經常在水泥地上踢球,受傷是常事。幾個月前,努爾艾力踢球時磕掉了兩顆牙齒,哭著回了家。父親肉蘇力記得:那天晚上他到公交站等兒子,“那個車過來我一看,嘴巴里都是血。”

那天他帶著孩子去了醫院,買藥、打針,但沒休息三四天,努爾艾力又接著踢球了。

這是努爾艾力印象中少有的一次因為受傷而哭的經歷,他幾乎從不抱怨累和痛,能讓他難受的只有失敗——那是“沙漠狼足球隊”組建半年時,一年級的努爾艾力和縣城裡五年級的學生比賽,最後輸了,“所有人都躺在地上大哭。”

每週末,艾克拜爾老師會帶著孩子們去鄯善縣城二中的人工草坪踢球,這裡的場地比起沙漠和籃球場的水泥地要好太多了,這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候。

提起這個足球隊,除了自豪,艾克拜爾最常說的詞就是“困難”。學校沒有太多經費支持足球隊,艾克拜爾就自己掏錢給孩子們買足球、衣服和鞋子,印著“沙漠狼足球隊”的球服他買了五六套,為此,他常常遭到妻子抱怨。

艾克拜爾從小就在鄯善縣長大,在他的記憶裡,小時候踢足球的人比現在還多。那時,他的父母都在鄯善第一中學當老師,學校有個20米乘以50米的土操場,“地上還有小石頭,我們踢球也不害怕。”

從1989年到1992年,連續四年,艾克拜爾代表吐魯番地區參加了全疆15個地區的足球聯賽,拿過第五名、第八名。1994年從新疆師範大學足球專業後,艾克拜爾一直教體育至今。

條件就是如此艱苦,2016年馮瀟霆的慈善賽在廣州舉行的時候,比利亞爾問我:“有機會去縣裡比賽的時候,最吸引他們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是皮球!“

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努爾艾力他們踢的球,“都是破的,撿的,別人送的,還有自己縫的,當然,全部加起來,也不夠13個——所以當他們看到有人居然用網袋裝著那麼多看起來乾淨整潔的足球時,那種欣羨之情,可想而知。”

1998年,艾克拜爾調到東巴扎鄉小學,自己掏錢一口氣買了20個足球,每個五塊錢。他曾經有過“國足夢”,讀高中時,艾克拜爾甚至想,“一輩子不結婚,練好球進國家隊”。現在,他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三 我們是冠軍

這些年來,“沙漠狼”足球隊的日常訓練從未中斷過:週一到週五,下課後訓練;週末去縣城其他學校的人工草坪訓練。夏季,艾克拜爾會在太陽昇起前和落山後,帶著學生去到庫木塔格沙漠訓練。但在新疆,大部分的足球比賽,還是侷限在當地。“孩子也想出去踢比賽,但因為經濟原因,出不去。”比利亞爾說。

2016年10月,“沙漠狼足球隊”在鄯善縣城拿了第一名,獲得代表鄯善縣去參加吐魯番地區比賽的機會。

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艾克拜爾卻沒錢去參加,他跟學校溝通多次,只拿到2000元,加上自己掏的3000元,還差了5000元。平時滴酒不沾的他在賽期臨近前喝醉了——還有一年,這些孩子都會畢業,他們的機會不多了。那天,他給比利亞爾一連發了幾十條語音信息。“幫幫忙,我鄯善縣第一,沒錢咋辦?”

比利亞爾決定拿出5000塊錢給艾克拜爾,他覺得不管輸贏,都要踢,對孩子來說比賽才是最重要的。10月20日,艾克拜爾帶著16個球員來到了吐魯番,每個孩子都異常興奮,這是他們第一次走出縣城。

在比賽第一天,阿巴斯著涼感冒了,早上起來渾身沒力氣。距離比賽還有20分鐘時,艾克拜爾帶著阿巴斯去醫院打針,並安排了替補隊員。“我特別擔心,但沒想到第一場7:2,我們贏了,特別高興。”

一共有14支隊伍,整整踢了4天。最後一場打完後,孩子們都圍著艾克拜爾,問:“老師我們第幾?”

“你們是冠軍!”艾克拜爾說。

孩子們全部哭了,這是多年的辛苦,獲得了肯定。

這場比賽的獎勵是50個足球和3000元獎金。當艾克拜爾帶著孩子回到學校時,50多個學生列隊鼓掌歡迎,一位老師還送給他一束花, “說艾老師你辛苦了!”那一刻,艾克拜爾鼻子發酸。

鄯善第一,吐魯番冠軍,這支隊伍已經竭盡所能,但他們離外面的世界,還很遙遠。

四 外面的世界

2016年12月22日,國家足球隊隊長馮瀟霆在廣州發起了一場足球公益賽,“沙漠狼足球隊”的兩位少年努爾艾力和阿巴斯,以及另外兩名來自阿圖什和克拉瑪依的新疆少年成為這次公益賽的主角之一。

從中國的西北部到南部,四個孩子需要從各自的小城坐20多個小時的火車到烏魯木齊,再搭五個小時的飛機到廣州。

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發起這場公益賽的馮瀟霆對他們的精神狀態和氣勢印象深刻:“一下飛機,我問他們想幹什麼,他們就說什麼時候可以去踢球?”這讓馮瀟霆很驚訝,“他們可以不去玩不去逛街,可以一直踢球,精力非常旺盛。”

比利亞爾形容,那次比賽中幾個孩子是“繃緊的狀態”:“滿腦子都是什麼時候踢球,什麼時候比賽,跟誰踢,晚上也問,吃飯也問。”

讓比利亞爾有些心酸是,第一次踩上恆大足球俱樂部的草坪,幾位常年在水泥地上訓練的少年竟然很不適應:“那草坪太軟了,是真草!四個孩子這輩子都沒有踩過真草坪,他們就上去躺著,去聞那個草坪。”

第一次在真草坪上踢球,四個孩子怎麼都踢不上力,直到訓練了一天後,“才發現這才是最好的。”

“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在拍紀錄片的時候,新疆很多基層的教練員,孩子都和我們建立了很好的聯繫,現在全新疆踢球的孩子都在關注著這個慈善賽,我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新疆孩子有機會完成他們的夢想。”比利亞爾對我說。

新疆真的是中國足球的金礦?(上)——沙漠裡踢球的人

為什麼大家關注度這麼多,是因為外面的世界,對於他們實在太遙遠。參加馮瀟霆慈善賽的這幾個“幸運兒”,家長都覺得孩子有可能會留下,命運從此被改變。比利亞爾不得不向家長解釋,那“只是個公益賽”。

走出新疆,參加那個公益賽,那只是偶然的一步,他們要離真正意義上通過足球來走出去,來改變命運,還很遠很遠。

廣袤的新疆,他不是江浙滬這樣的包郵區——畢竟寄快遞,新疆都不包郵呢!

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新疆足球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