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的中国筷子

前几天,一段视频引发了海内外华人的关注与愤怒。在视频中,一个中国女孩用筷子食用披萨,行为怪异。视频发表后,网友在该品牌设计师的INS中与其辩论,却受到了语言的侮辱,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央视新闻发布了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视频一出,广大网友深有感慨,身为中国人,我们的情感早与筷子深深连接在一起。筷子,六寸七分长,象征七情六欲;筷子,一头方,一头圆,象征天圆地方;筷子,成双成对,象征阴阳协调。筷子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传承、礼仪、分享与关爱。筷子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

我家宝宝的中国筷子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也是牵动着肩、肘、手腕、手指间等各部位的30多个大小关节和上臂、前臂、手掌、手指等处的50多条肌肉的运动,尤其做事以右手为主的人更是如此。管理和支配手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所占的区域最为广泛,尤其是大拇指。这些手部关节和肌肉只有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才能完成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反过来,这些关节和肌肉夹取食物的动作,又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

我家宝宝的中国筷子


那么,我们如何教会宝宝使用筷子呢?

一般说来,孩子使用筷子从三岁左右开始,循序渐进。三岁以后,正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习使用筷子,既可练习手指的各种动作,又可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训练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这时的孩子也不满足用小勺进餐,喜欢模仿大人吃饭的动作,有用筷子的要求,家长正好因势利导,让孩子学用筷子进餐。

对年龄太小的孩子,不妨为他准备一套包含汤匙、叉子、筷子的餐具,让他在平常的时候,随时都可以用他想用的餐具来练习进餐。刚开始时,孩子使用任何一种餐具,用哪种方法都无所谓。但从三岁之后,在每次进餐时,父母就要留意让他以正确的方法拿餐具。如果吃到一半而换手或变成抓筷子的情形,无须特意提醒他,只要每天反复不断地教导他正确的拿法,慢慢地等他记清楚以后,就可以拿得很好了。

我家宝宝的中国筷子


※ 选用竹筷,因为方形竹筷易夹住食物,而且无毒、轻便,易握紧。

※ 食物选用爆米花,很轻,上面有沟槽和裂缝,容易夹起来,又会刺激孩子去练习。

※ 允许“作弊”。可在筷子尖上缠一根皮筋,增加摩擦力。

※ 如一时夹不好,家长也不要责怪,对由此产生的吃饭时间延长、食物撒落等情况,应给予宽容,这一点特别重要。

最后,魔法教室祝愿我们的宝宝们都能一双属于自己的中国筷子,学会礼仪、关爱、分享和传承。

我家宝宝的中国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