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华为的差别:不仅仅是经营路线不同,更是企业灵魂的不同!

联想和华为的差别:不仅仅是经营路线不同,更是企业灵魂的不同!

行业动态观察

联想和华为作为同时代的信息技术龙头企业,在发展初期,所采取的经营路线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

联想1984年起步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保证,又有强大的国企做后盾,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问题,没有多少压力,所以采区的经营路线是“技工贸”。

正是在此经营路线的指引下,联想开发出了“联想汉卡”。适逢PC需求红利期,联想迅速壮大,一举成为国内PC领头企业。电脑销量多年稳居国内第一,无论从规模还是实力,都远超华为。

有了实力之后,联想的信心开始膨胀了,也许是感觉技术研发太过缓慢,太过艰难,也太耗费精力,不如“拿来主义”来得快,于是赶走了积极主张坚持走“技工贸”路线的倪光南院士,毫不犹豫走上了“贸工技”路线。一切以贸易为主,科技研发成了辅助工作,一切为贸易服务,极力扩张,大力收购,IBM,摩托罗拉等一些知名企业被纳入麾下。岂不知人家有好东西怎么可能轻易卖给别人呢?买回来的只不过是人家淘汰的东西罢了。

所以联想虽然看起来架子大了,却变得越来越空虚了。因为一家没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就像是无根之木,是很难长成参天大树的。联想从兴盛走向衰败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而华为是1987年任正非借了两万元从深圳起步,由于没人,没钱,没技术,没场地,更没有什么依靠,资金捉襟见肘,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为了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华为创立之初采取的经营路线是“贸工技”。代理销售PBX用户交换机。但任正非并没有放弃技术,他是坚定地技术派。

等站稳了脚跟,华为即开始自主研发PBX交换机,经营路线也开始从“贸工技”向“技工贸”转变。随着自主研发的不断向前推进,华为慢慢走上“技工贸”路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一年的科技研发经费超过联想十年的投入,走出了一条以科技研发为依托的独立自主的经营之路。

虽然这条路不可能使华为成为暴发户,走起来非常艰难,缓慢,也耗费精力,但一步一个脚印,稳当踏实,有后劲。

也正是因为如此,华为从弱小到强大同样也只是时间问题。

2017年华为收入6000多亿,盈利475亿,而联想2017年收入2800多亿,亏损10多亿。华为反过来远超联想,也印证了这一点。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没有一个人能依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赚钱”。

联想和华为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企业灵魂的不同。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灵魂,而这种文化和灵魂往往都是企业的创始人赋予的。而灵魂对企业来说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龌蹉的灵魂是培养不出好企业来的。

联想创始人赋予联想的灵魂是扩张,投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所以才会出现“投票门”事件,“预装门”事件,杨元庆也才会说出“联想不是中国公司”这样的话,公开做空培育自己成长起来的祖国,能挣到钱吗?不言而喻。

而华为不同,华为创始人赋予华为的灵魂是“中国华为”“世界第一”。

为此,华为国内手机销售价格远低于国外,回报生养自己的父老乡亲。

为了“世界第一”,华为采取西方企业管理办法,职工的薪水向外企看齐。

建立广泛的利益分享机制,创始人任正非还把自己的股份分给员工,自己所占的股份仅1%多一点。任正非坚信: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会变成人才。

多年来华为投入到科技研发的费用超过一千亿,为国内企业之最。

面对国外一些国家的抵制,任正非说:“华为之所以被多国抵制,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最好”。

听听,正是因为有一颗纯洁的灵魂,依靠自己的祖国,依靠自己的人民,依靠自己的员工,华为才会有底气,才会走到今天,才会变得越来越强。

所以说,联想和华为的差别除了企业经营路线不同外,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灵魂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