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身上有兩種義氣,對兄弟是假義氣,對朝廷是真忠誠

宋江身上有兩種義氣,對兄弟是假義氣,對朝廷是真忠誠

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什麼?除了武功高,最重要的是口碑要好,讓大家都覺得你講義氣。一旦覺得你這個人是個慫貨,是個自私鬼,是個自顧自己從不管他人的人,那麼你就混到頭了。

所以,像白勝那種被官府抓住之後,還能得到晁蓋的原諒,並上了梁山的人,少之又少,這點只能說,晁蓋對兄弟們不錯,他能原諒白勝,如果換成王倫或者宋江,後果就沒有這麼好了。

講義氣,既然對於江湖中人這麼重要,那麼水滸中的人,尤其是梁山一百零八將是不是真的講義氣呢?

其實,縱觀水滸傳全書,他們的義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兄弟們,都是口頭上很講義氣,就是所謂的假義氣,還有一種是對朝廷,口頭上都是罵罵咧咧,但實際上背地裡對忠心得不行,從宋江跪拜朝廷,那高高翹起的屁股就能看出來。

宋江身上有兩種義氣,對兄弟是假義氣,對朝廷是真忠誠

為何說梁山的義氣,尤其是在兄弟們之間的義氣是假義氣呢?這點從宋江身上就能看出來。別看他外號叫及時雨,又叫什麼呼保義,但是他的義氣更多是一種手段,是一種以達到個人目標為目的的方式方法而已。

宋江的義氣,一般來說要通過一個載體來實現,那就是銀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宋江也善使銀子為自己辦事情,尤其是他覺得不錯的,自己可以利用的人,當對方在很落魄需要銀子週轉的時候,宋江便會十分大方地出手。能夠給錢,能夠讓利,能夠雪中送炭,大家就覺得宋江夠哥們,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欺騙性。

只能說,梁山這群人書讀少了,內心相對來說還是樸素,所以容易上當受騙。

宋江以利換義,或者說,以義換名,讓他在江湖獲得盛名,得到了自己的品牌,為他上梁山做項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歸根結底,這是一種帶有很強欺騙性的假義氣,經不起考驗和分析。

宋江身上有兩種義氣,對兄弟是假義氣,對朝廷是真忠誠

而宋江真正的義氣是對朝廷的義,那就是無限忠誠。他對皇帝對朝廷講義氣,是宋江所謂的大義,其實就是忠。

所以,當他當上梁山老大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並著手進行招安,這就是他對朝廷真忠誠的實際體現。

什麼替天行道,都是扯淡的,骨子裡他就是一個下跪主義者。而且為了對朝廷的義,可以犧牲對兄弟們的義,最後在徵方臘的時候,那麼多兄弟戰死,表面上看,是戰爭的殘酷,其實本質上,還是因為宋江的路線問題。

那就是,任何時候,都可以作價出賣,只要有利自己目標的達成和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