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普|床边电动吸引器,这样改造更有用

大家好!我叫床边电动吸引器,我有一弟弟,叫中心负压吸引器,哈哈,有谁的名字这么直白,一下子把自己的原理作用说得这么清楚?

我们哥俩是医院的急救设备之一,抢救的时候必须简单明了,所以我们的名字很符合我们的身份哦!

随着医院的发展,床头设备带中心负压的安装,我的弟弟凭着他的轻巧便捷,一直深受临床护士姐姐们的喜爱。

而我,因为个头大、需要电源、消毒晾干工作繁琐,这些年,只能安静地待在抢救室的一角,但是护士姐姐们每天都来看望我,检测我的负压吸引性能。

虽然我最近几年不大出动,但身子骨还算灵便,我知道,万一哪天中心负压出故障,大哥我还是临床一线的定心丸,所以护士姐姐们可不敢懈怠我哦,维修保养样样不落。打住,开个玩笑而已。


护理科普|床边电动吸引器,这样改造更有用


护理科普|床边电动吸引器,这样改造更有用


其实,我那弟弟也有苦恼,近来,一些刚入职的护士小姐姐们,因为操作不熟练,不熟悉吸引原理,总跟护士长抱怨说中心吸引器负压不行。

护士长亲自演示一番,几个小姐姐看似听懂了,也会操作,可昨天抢救一老年呼衰需要吸痰患者,紧急情况下慌了神,吸引瓶盖子松开没有了负压,幸好我在旁救了场。

每次抢救后,护士长都要求大家说抢救时的感受及自己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我那小弟被集体抨击,负压瓶固定架与床边不匹配易倒地、吸痰时牵拉致瓶盖松开负压消失……

总之抢救时总有不确定因素存在,其实我那小弟也是冤枉,日常吸痰、演示操作性能都挺好,可是抢救时总是掉链子,我因为自己的稳定性能重新获得护士姐姐们的信赖,心中不禁沾沾自喜起来。

但护士姐姐们提出能不能吸痰用物随机一体化,抢救时能随推随用?

嘿,这主意好!

护士长立即行动起来,她请后勤科师傅给我量体装了个小盒子,正好放上两瓶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无菌手套、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连接管。

我的背后虽然也有空隙,但空间有限,只能放置电源线和控制负压的脚踏板,结合大家的抢救体会,抢救时如果病人自身本来很多仪器插头,电动吸引器只得另寻他处,电动吸引器本身的电源线很短。

所以护士长增加了 5 米长的电源线,专门放在我背后的空隙里,为了不让抢救时混乱,脚踏板分开放置,另用挂钩即可。如图:


护理科普|床边电动吸引器,这样改造更有用


护理科普|床边电动吸引器,这样改造更有用


护理科普|床边电动吸引器,这样改造更有用



因为一个小小的改造,我又重新忙碌起来,现在护士姐姐们都很喜欢用我呢!

有人会问吸痰间歇如何保护吸痰器接头?

经过查阅文献,之前的消毒液湿式浸泡法已经摒弃了,现在提倡干燥保存法,我科利用导管冲洗器前的密闭护帽闭合吸痰管接头,现在护士姐姐们操作可方便了。如图:


护理科普|床边电动吸引器,这样改造更有用



为方便临床使用,护士长一直在积极联系后勤师傅改造中心负压吸引器。

其实,在大医院我的三弟也出来了,是中心负压吸引的改良版本,既能很好地固定于床头,吸引管道足够长度便于吸引,软质储液瓶可密闭弃去。

只是目前基层医院还没有普及应用,且吸痰用物需要另外放置,也占据了患者有限的空间。

有利于临床应用的一点点改变总是好的,方便临床护士操作我也乐在其中。

各位护士姐妹们,你们医院的吸引器是如何管理的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