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鋼鐵裁縫

大国工匠,钢铁裁缝

全國技術能手任相福(右一)被譽為“鋼鐵裁縫”,其團隊2015年9月晉升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一塊整齊柔軟的布,按照設計圖,裁縫師精心裁剪,做成漂亮的衣裳。全國技術能手任相福,被譽為“鋼鐵裁縫”。他說自己就是裁縫,只不過原材料是鋼材。布要裁剪成衣服倒不難,要是換成冰冷、生硬的鋼鐵,變身龐大的建築,有些不敢想。在鋼鐵裁縫師下,它們如何靈動起來?

農民工成高級技師

如今的任相福是中冶建工集團鋼構公司冷作工高級技師,是大家公認的技術能手,業內很多同行都會尊稱他為“任大師”。事實上,他的確是大師,早在2013年11月就創立了任相福冷作工技能大師工作室,2015年9月晉升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大国工匠,钢铁裁缝

任相福(右一)在指導工友

從一名普通的冷作工(鉚工)工作至今,任相福先後擔任班長、工長職務。從1987年至今,在實踐中他不斷學習、探索和總結,積累了豐富的鋼結構製作安裝經驗、特別是對制安中各種變形的控制和矯正技術相當熟悉,是大家公認的技術能手。

“30多年前的我還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1987年,我以農民工的身份進入‘十八冶’(中冶建工前身),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冷作工。我當時剛剛職高畢業,學的還是果樹栽培技術,冷作工這個職業從來沒有接觸過。”任相福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跟著師傅學了半年,他就把礦槽安裝的工作交給了他。幾十年來,邊摸索,邊學習,他一步步走到了冷作工這一行業金字塔的塔尖。

鋼鐵裁縫不浪費邊角料

“做衣服的裁縫你們知道吧,其實我們也是裁縫。雖然裁剪的東西不同,但道理都是一樣的。不能浪費。”任相福告訴我們,他也是裁縫,只不過裁剪的是鋼鐵而已。

大国工匠,钢铁裁缝

任相福(中)在指導工友

生硬、冰冷的鋼鐵也能自如的裁剪?作為一個鋼鐵裁縫,任相福對整個裁剪流程熟記於心。拿到圖紙、識別圖紙、下料、組裝,一件作品完成。“下料跟做衣服一樣,不能浪費。邊角料也要好好利用。如果裁剪不合理,那就浪費了,可惜了料。”

“社會變化太快,必須讓自己及時充電,提升綜合技能。計算機繪圖理論和軟件這些都是慢慢摸索。”任相福起初對電腦一竅不通,如今,在同年齡段的現場施工人員中,他是最熟悉電腦的一個,能熟練的使用CAD,為項目順利施工解決了不少難題。雖年已52歲,任相福依舊會利用晚飯後的時間,繼續學習。

攻克建築難題

據瞭解,憑藉肯學肯鑽的幹勁和勇於革新的激情,任相福在二十多項重點工程的工作中攻克了種種技術難題,近30年沉澱的一線工作經驗和高超技藝,使他成為一位專家型技術人才。

這些重點工程中,有我們熟知的軌道交通三號線一期牛角沱車站工程以及重慶國際馬戲城等項目。“三號線牛角沱站,工程鋼結構總量只有200噸,14個幕牆板塊,幕牆3000㎡,只是個小型工程,但是工程中有4個板塊位於正在運營的輕軌二號線上方,4個板塊距交通繁忙的渝澳大橋邊緣只有不到一米的距離。”任相福回憶,施工時不僅無法使用吊車吊裝,而且還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他與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反覆磋商,最終制作出了一臺土拔杆用於該工程的構件吊裝,克服了無法用機械化施工的難題。“不影響交通,只有晚上施工,晚上十點半到凌晨六點。”

魔幻“異形建築”

重慶國際馬戲城是繼上海、廣州之後,我國第三個開工建設的高規格雜技表演場地。位於南濱路彈子石的國際馬戲城採用雙層殼體結構,外形酷似一枚臥著的“雞蛋”。而正因為這樣鮮見的造型,它被稱為難度最大、最為複雜的“異形建築”。任相福和他的團隊,僅用半年時間就克服了這一難題,將重慶國際馬戲城從紙端變為了現實。

據瞭解,修建圓弧形外牆鋼結構建築,本就是在挑戰建造難度,而由兩個圓弧組成的重慶國際馬戲城,每一根龍骨得在擁有不同彎度的同時,呈現不同的扭度,該建築外形為複雜空間異形鋼結構,整體造型奇特。“馬戲城是一個鋼結構建築,所謂‘異形’,就是說沒有一根龍骨是橫平豎直的,全部是異形,沒有統一的標準。”任相福說,馬戲城項目對鋼筋的弧度要求高,自己在這行幹了30來年,要是普通施工圖看兩三遍就能弄懂。而國際馬戲城的設計圖,足足看了一個多月,才摸出門道。為了加工這樣的特殊結構,任相福和他的團隊利用兩臺千噸級的液壓頂,量身設計了兩臺頂彎裝置和整體空間拼裝胎架。同時,該兩項裝置的設計和取得的成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工匠精神不能丟

據瞭解,任相福冷作工技能大師工作室依託於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創立於2013年11月,2015年9月晉升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包括辦公室、多媒體教室、實訓基地、生產車間四個場所。承擔企業科技研發、技能培訓、師徒進修和學生下廠實習等任務。”中冶建工集團鋼構公司相關負責人李瑩珠介紹,“鋼鐵裁縫”與鋼鐵打交道,作業難度大。一方面,企業對人才要求較高,對人才有較大需求。但另一方面,人才不願進來。“技能大師工作室這樣的平臺,給我們技能人才給予施展的平臺,同時給予榮譽,對人才的帶動和吸引有重要的作用。”李瑩珠說。

任相福30多年的一線工作經歷,工作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不少企業都是機械化作業,不過在他看來,但再高級的機器都需要人來操作,無論科技如何進步,工匠精神也不能丟。“每個鋼材構件都不一樣,長短、高低、深度等,這些只有靠人工巧匠才能實現。”

多知道點

技能大師工作室

技能大師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以國家和重慶市表彰的優秀高技能專家名字命名,通過專家團隊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傳幫帶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分三個層次,包括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市級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