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剛:從百億“裁縫”到造車大佬,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鄭永剛:從百億“裁縫”到造車大佬,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1、

從“好裁縫”到造車大佬


1989年,浙江寧波一個服裝廠的廠長鄭永剛,把廠房抵押出去後,借到了3萬塊錢。

當時鄭永剛手下有1000多名工人,因為廠子效益不好,工資已經發不出來了。鄭永剛好不容易借到了錢,卻沒有給工人發工資,而是拿著錢跑去中央電視臺,買了一個廣告。

當時中央電視臺的廣告只要3萬塊,現在看來簡直更白給的一樣,但在當時,3萬塊錢能決定一個廠子的生死。

有人說,鄭永剛這是在瞎胡鬧,是把錢打水漂。

但這個“水漂”卻把一個頻臨倒閉的廠子,打得一炮而紅。

被稱作“中國高倉健”的男演員翟壯飛,接下來了中國第一檔服裝電視廣告。那句“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的廣告語,在今天看來平平無奇甚至有些老土,但在當時,這就是中國廣告文案的最高水平。

鄭永剛:從百億“裁縫”到造車大佬,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鄭永剛:從百億“裁縫”到造車大佬,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當時的中國社會,對於西方文化處於如飢似渴地追求之中。一個從美國回來名不見經傳的華裔歌手,在春節晚會上唱了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二天向他求愛的信件如雪花般從全國各地飛來,他就是如今依然是“男神”的費翔。

國門大開,西潮湧入,西方的電影、文學、音樂和穿著,成為了大眾認定的時髦標準。

杉杉洋服正是遇到了這個風潮,又非常聰明地成為在央視“第一個吃螃蟹”的服裝企業,幾乎一夜之間,“不要太瀟灑”的杉杉洋服,從寧波鄉鎮無人問津,直接擺上了上海最繁華的百貨公司,出現了排隊搶購的壯觀場景。

鄭永剛狠狠抓住了這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將價格從120元漲到240元,依然供不應求。

多年之後,杉杉洋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服裝企業,鄭永剛也成為進入福布斯富豪榜的百億富豪。沒有人再因為當初不給工人發工資而拿去打廣告責怪、嘲笑他了,但更多的人開始不解他的另一個重大決定——進軍新能源,造汽車。

從中國最好的“裁縫”到造新能源汽車,這樣的跨度發生在2001年。

那一年,鄭永剛接觸到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儘管他不懂技術,但他認定了,“這是將來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於是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斥巨資買下一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所,為他的新能源汽車事業開啟了紀元。

在此之前,鄭永剛感覺到了巨大的危機,那就是國外高端服裝品牌的湧入,使他認為到了非轉型不可的地步。

“中國服裝產業最火的時候,我預感到這個行業到頂了,要找到下一個具有爆發性增長空間的產業”。

鄭永剛將新能源技術作為他認定的“下一個具有爆發性增長空間的產業”,他認定了的事情,就誰也勸不住了。一開始六年時間,全部都在虧損,到了第六年,才開始稍微賺到一點錢。

有人勸他放棄,有錢不如去搞房地產,比搞實業賺錢多了。可鄭永剛說,自己不會求人,他賺的每一分錢都要有尊嚴,如果搞房地產,哪有那麼多尊嚴?

為了尊嚴和麵子,他硬撐著,撐到了後來“賣不掉又攔在手裡”的程度,那也就只能繼續撐下去了。

就這樣撐了近20年,如今他的新能源產業,國內最大、世界前三的鋰電材料綜合供應商,新能源產業的收入已經超過了服裝產業,佔到了杉杉集團收入的大頭。

鄭永剛:從百億“裁縫”到造車大佬,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2、

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但是,做鋰電池還不是鄭永剛最終的目標,而是自己造出新能源汽車。但20年來,雖然成功推出了青衫客車,但也是通過合資的方式和別人共同生產的,杉杉集團自己依然不具備造車資質。

關於鄭永剛造車最新的一條消息,是2019年9月發出的,杉杉集團與延邊國泰新能源汽車合資,在延邊成功建造了生產線,計劃生產1萬臺新能源汽車。

都說造車是檢驗富豪的唯一標準。在這個行業,哪怕你身家百億,也可能快速燒光。但鄭永剛能夠賺錢的項目可不止服裝、新能源電池,他自己也說了,做實業賺不了幾個錢。

“我們一年納了27億元稅,利潤卻只分出不到1億元。”

支撐著鄭永剛造車夢想的資金,他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投的”。

除了服裝大佬、新能源大佬之外,鄭永剛更喜歡的一個稱號是“搞金融的”。20多年的商海沉浮,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金融業務鄭永剛都嘗試過。

“我們投的銀行,每年的分紅就超過銀行的貸款利息。銀行上市了以後,就幾十倍幾十倍的增長。”

寧波銀行、浦發銀行、太平洋保險的金融股權投資,都是鄭永剛最得意的作品。但說起這些投資的初衷,還真是“稀裡糊塗”。

當時這些銀行的股權進行改制,購買者中需要有一些民營企業的成分,當時杉杉洋服已經是全國馳名品牌了,賺了很多錢,於是有人就找到鄭永剛,跟他說:“領導說要有民營經濟成分,幫我們投個5000萬1個億吧”。

鄭永剛說好好,把錢投進去就沒管了,結果10年後一看,這些股權讓他賺了10億、20億……

嚐到了金融投資甜頭的他,雖然自己不懂金融,但他肯花大價錢去請專業的人才給他建議,幫助他做決策,他也曾坦言其實自己的個人能力並不強,但強就強在意識超前,敢做決策,用人很準。

這一點倒有些“帝王風範”,劉邦最多隻能統領十萬軍隊,但卻可以帶領著韓信這樣有統領百萬大軍的人才奪取天下。


鄭永剛:從百億“裁縫”到造車大佬,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3、

你改變不了這個時代、

改變不了別人,只能改變你自己


沒有永遠賺錢的行業,但卻有永遠都在賺錢的企業家。

在一次財經論壇上,財經作家吳曉波與鄭永剛之間有過一段對話,吳曉波對於鄭永剛能把企業做這麼久,表示很欽佩。因為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年。

“你改變不了這個時代,改變不了別人,只能改變你自己”。鄭永剛說。

從服裝到新能源再到金融投資,鄭永剛總能即使改變自己,總是能賺到錢,並且時刻保持著危機意識。

如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正在遭遇著一次改變。

由於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補貼政策的改變,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比亞迪第三季度利潤大幅下滑,淨利潤只有1.197億元,下滑幅度達到了88.58%。而去年比亞迪光是領到的新能源補貼就是31.59億元。

鄭永剛:從百億“裁縫”到造車大佬,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沒有了高額的補貼,新能源汽車的大佬們會有怎樣的應對策略呢?這個問題,也是剛剛要開始量產新能源汽車的鄭永剛所要面對的。畢竟過去的2018年,民營企業都感到了“特別寒冷”。

曾經和杉杉洋服一樣從鄉鎮企業做到全國馳名商標的富貴鳥宣佈破產,同樣是浙江服裝企業的美特斯邦威,在行業寒冬裡苦苦掙扎,而鄭永剛憑藉著不斷的改變自己,讓杉杉集團至今長青。

“我從80年代開始當廠長,30多年來投什麼賺什麼。”

30多年來的每投必賺給了鄭永剛這樣的霸氣,也希望他可以繼續這種“霸氣”,早日實現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夢想。

鄭永剛:從百億“裁縫”到造車大佬,最賺錢的投資都是稀裡糊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