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你想象過你年老的樣子嗎?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老去的金剛狼和X教授

人生短短數十載

當你不得不帶上帶上老花眼鏡

追過的小鮮肉和喜歡的電影變成了歷史

上樓梯時氣喘吁吁

突然有人開始叫你爺爺/奶奶

那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我們會擔心,失去了“年輕”時的特權——即使你叛逆、與社會主流格格不入,這個社會和周圍的人也都會因為“你還年輕”而包容你。然而,當你成熟了、老了之後,如果你仍然“一意孤行”,就會頓時顯得“偏執”、“與社會脫節”。這樣,“變老”的過程好像就是一個不斷試圖使你融入社會主流的過程。

我們害怕變老,是害怕有一天要被迫改變自己的審美和原本的生活方式;害怕會被“什麼年紀就要有那個年紀的該有樣子”這樣的觀念所裹挾,害怕會徹底失去自主選擇和決定“什麼才是自己最好的樣子”的權利。

如果變老是註定,我們不如把所有的變化都僅僅看作是變化,既不想用人為的手段去幹預,也不想為此徒增焦慮,而是想自然地經歷和體驗這個過程。這樣一來,反而有一種“既來之則安之”(when it happens, it happens)的確定感。即便有一天要走向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紀實劇場《裁·縫》北京催淚首演

今夜,我們都是“老人”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年輕和紀實

——講述“老去”

“老去”,這個詞在生活裡最常見,卻也最容易被忽視;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卻又近在眼前。《裁·縫》年輕的主創們認準了這個極具現實性的話題,由於現有的創作素材還遠遠不夠,整個團隊便開始了為期一年半的採訪工作,期間共計採訪了一百餘位老人。對待藝術創作不能草率,這是王婷婷導演和整個創作團隊的態度,通過採訪老年人群體來深入瞭解他們,他們試圖找到老齡人和老齡婚姻中的個性與共性,由此為創作助力,為生活發聲。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生活本身是暗流洶湧的,那些帶給你痛苦、崩潰的東西,終究會慢慢地過去。但是當一個老人開始回憶過去,她不會讓自己毫無顧忌地宣洩,她會選擇剋制地表達。我們已經在舞臺上看到了太多生活的殘酷和歇斯底里,《裁·縫》的創作者們更願意用一種剋制、冷靜的表述方式來講好這個故事。包括每個章節的主題音樂,風格也都與整部劇一樣剋制,甚至被作曲廖雋嘉本人稱為“寡淡”,但卻完美融入了作品與情緒之中。

影像和簡潔

——呈現“老去”

《裁.縫》的視覺呈現同它的人物敘事一樣,最核心的概念便是“記錄”。讓寫實更寫實,讓記錄更記錄。磨損的地板,掉漆的牆面,撕頁的掛曆,老舊的縫紉機…這件佈滿時間的痕跡、見證二十年光陰的小房子,通過旋轉來實現室內與街道的切換,一面是抽象的建築輪廓,一面是房間夾角里的瑣碎細節。假透視的結構延展了可用的空間,在有限的面積中分隔廁所、臥室及門窗,空間小巧但飽滿。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牆壁和天花板的留白成為了多媒體介質,出現在各個角落的影像畫面不斷與局部環境及物品形成新的語義關係,為現實主義的厚重色調增添了一份詩性的真實。在不干擾劇場寫實空間的同時,將紀實感和空間感充分發揮,表現人物內心的延展。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73歲和93歲

——對話“老去”

《裁·縫》講述了一個和“老去”有關的故事。老吳一輩子在國家單位工作,老顧是紡織廠的一名工人,老兩口一北一南,一動一靜,日子過得針尖對麥芒。73歲的老顧是個勤奮的南方女人,做得一手好衣服,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有個自己的裁縫店。可是老吳對這個“心願”似乎漠不關心,他有自己的麻煩,慢性疾病導致他無法再像年輕人一般,哪怕簡單的日常生活也愈發不堪。終於,不願忍受廁所永遠拭不淨的尿騷味,老吳和老顧結婚的第四十五個年頭,也成為了他們離婚的第一個年頭…當93歲的老顧回望二十年前的自己,回望那個影響了自己一生的重要決定,兩人有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你後悔嗎?”“我不。”“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活得那麼久。”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平靜和眼淚

——試著學習“老去”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紀實劇場《裁縫》

紀實劇場《裁·縫》

演出時間:2018.05.30-06.03

演出地點:國話先鋒劇


劇場夜幕中的一束光

更多精彩視頻及文章請關注

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