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40年“裁縫”,現在60還不服老,做了全國第一個襯衣俱樂部

山東商業人物記 NO.101

1979年10月6日,這個時間已經過去了40年,但焦其濟仍然清楚地記得。

這一天,他到濟南服裝二廠報到,成為一名工人。

如今,他已經頭髮全白,但仍絲毫沒有歇下來的意思,前幾年還搞了一個襯衣俱樂部。這是中國第一個襯衣俱樂部。


做了40年“裁縫”,現在60還不服老,做了全國第一個襯衣俱樂部

焦其濟和服裝很有淵源。

他父親也是從農村到服裝廠——濟南另一家服裝廠服裝三廠,當學徒,和玉謙旗袍第四代傳人於成章是師兄弟,後一直在這個服裝廠幹。

出生於1960年的焦其濟,下過鄉。

回城後進入服裝廠,他和父新一樣,從學徒、工人開始幹起。

不過,他很快被抽調去幹經營,後來第一個把當時中國人眼裡的大名牌金利來和皮爾卡丹引進了濟南。

1994年,他和人一起開了公司,算是創了業,當時更流行的說法是下海,乾的還是服裝。

所以,雖然一出徒就被調去幹經營,而沒有正經自己縫製過衣服,但他說,自己就是一個老裁縫。


做了40年“裁縫”,現在60還不服老,做了全國第一個襯衣俱樂部


本來創業沒什麼稀奇的,但焦其濟屬於不太“本份”的那種。

大約2007年前後,一個朋友告訴他,有一個網站賣襯衣,全部是訂製,質量不錯,價格不高,相當火爆。

他上去一看,確實不錯。

那時候電商已經興起,但垂直網站並不多見。他諮詢很多人,被告訴網上賣可以省去中間環節、沒有租金、不需要倉庫且白天黑夜都能賣。

那時已經快50的他,決定試一試,就照著樣子做了個網站,客戶只要通過系統選擇自己想要的面料、款式,包括袖子、領子、口袋、釦子等,再選擇尺寸,就能訂製出一件獨一無二的襯衣。

他學的那個網站叫PPG。

不太上網的焦其濟不知道,這是當時一個相當熱的網站,開創出了國內網上服裝直銷模式,剛剛拿了1000萬美元的投資。

後來風靡一時、創出凡客體的凡客,也是學的這個網站。只是,凡客由陳年操刀,小米的創始人雷軍投資。凡客曾經紅極一時,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而敗落。

算下來,焦其濟在網上賣襯衣,比陳年還早幾個月。

女裝第一淘品牌、現在成為互聯網服裝第一品牌的韓都衣舍,也是從濟南起步的,而他們也只是比焦其濟早了不到1年。

焦其濟不小心站在上了風口而不自覺,就這樣錯過了一個飛起來的機會。

不過,他並不後悔。

幾年之後,他又發現很多人在玩眾籌和社群經濟。這時候已經50多歲的他,童心再起。

2016年,他創辦了泰山襯衣俱樂部。這就是一個眾籌而來的公司,目前已經有數百個股東。


做了40年“裁縫”,現在60還不服老,做了全國第一個襯衣俱樂部


同時,他又發現,定製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選擇,一部分人是因為特殊體型,另一部分人是想要更個性化的服飾,於是快60的他又玩起了訂製。

這讓他彷彿又回到了1990成衣流行之前的年代。那時候,大部分中國人的穿衣,都是扯一塊布,找裁縫做的。

這個做了40年服裝的濟南人,如今還忙得不亦樂乎。

尤其是他的襯衣俱樂部,他說,既然是全國第一,他一直想做出全國第一的響聲來。

等等看吧!

老焦,具有那代人的很多普遍特徵,閒不住。

儘管,他已經60,已經頭髮花白,已經和服裝打了40年交道,還在折騰不止,但他樂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