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一部電影《大黃蜂》勾起我對一部老車的興趣,這款誕生於1938年,距今已有80年曆史的標誌性品牌大眾甲殼蟲。在2019年夏,大眾公司計劃正式結束其在全球的生產。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其實在2017年就有消息稱大眾甲殼蟲會在2018年停產。而早在1978年,德國國內的甲殼蟲生產線就已經停止了轟鳴。原因在於人們已經對流線車體不再新奇,追求更寬大的側翼、更長的車身、更強的動力......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但是,甲殼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無可替代!2350萬輛的銷量,佐證它“世界最長壽和銷量最高”車款的座右銘: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有史以來生產時間最長的單一車型;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有史以來銷售業績最多的單一車型;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有史以來最出彩最成功的車型……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更主要在於老款甲殼蟲“它像是家人,代表了過去的時代。”留住了人們諸多美好回憶……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越來越多的人在呼喊:甲殼蟲不要死去!儘管現代甲殼蟲造型日漸脫離流線形車體,變得越來越具有侵略性,並且在上世紀末,失去了80、90這代人的市場。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其中歐版/221馬力的甲殼蟲RSi,僅生產了250輛。倒是自大眾汽車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建立工廠以來,累計生產了超過2100萬輛經典甲殼蟲汽車。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無論是車型日趨不符時代潮流,還是大眾汽車希望集中更多的精力,生產更多的SUV和電動車。但依然磨滅不掉人們對甲殼蟲汽車的熱愛......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時針撥回到1934年,希特勒要求生產一種可搭載2個成年人3個兒童以及隨身行李的轎車,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將這一任務分配給了保時捷公司。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費迪南德·波爾舍在相繼離開戴姆勒和斯太爾之後,於1931年在斯圖加特成立了日後赫赫有名的保時捷公司。得到指示3年後,他一口氣拿出了VW1、VW2、VW3等原型車。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1937年由戴姆勒·奔馳代工基於VW3打造的VW30車型完成了240萬公里的試驗。1938年正式量產,被命名為KdF-Wagon。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而1939年美國的《時代》雜誌諷刺它為Battle(屎殼郎),沒想到德國人卻給了它一個很好的寓意Beetle(可愛的甲殼蟲)。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1937年定型的甲殼蟲VW30,因為波爾舍在太脫拉的經歷,大量借鑑了太脫拉V570車型。無論從造型到風冷式發動機設計都驚人的相似——據說希特勒本人也是太脫拉的鐵桿兒粉絲。因此變相加快了甲殼蟲的研發速度。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甲殼蟲汽車在1938年生產了700輛,1000馬克的售價,是繼福特T型之後名副其實的平民車。當然,開戶、憑券購車,這些奇葩方式,不僅為車廠募集了大量的資金,也為納粹的軍工生產積蓄了能量,在歷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筆。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二戰之後,英國接管了大眾車廠,依然由海因茨·諾德霍夫依舊負責經營事宜。迫於戰前拖欠了一部分預約的甲殼蟲,也迫於英國內小型家用車的需求。甲殼蟲接到2萬輛英軍訂單。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1946年3月,大眾工廠就實現了月均1000輛甲殼蟲的生產力,當年甲殼蟲累計產量就突破了1萬大關,次年全年甲殼蟲就生產了8987臺。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1949年大眾工廠被交還給德國政府後,甲殼蟲的出口版本正式亮相。1951年甲殼蟲年產量就突破25萬輛。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從1955年到1962年,甲殼蟲僅僅用7年時間就俘獲了400萬消費者芳心,累計銷量突破了500萬輛。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1967年第1000萬臺甲殼蟲問世。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到了1976年,大眾汽車停止了在美國銷售硬頂甲殼蟲,並從1979年開始銷售敞篷甲殼蟲汽車。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移居海外,換代之後的甲殼蟲經典依舊。1981年,第2000萬輛甲殼蟲走出了墨西哥工廠。1985年這個工廠向歐洲市場返銷了10萬輛甲殼蟲。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在墨西哥、巴西等國延續甲殼蟲生命的同時,因為高爾夫在歐洲的呼風喚雨,甲殼蟲逐漸淡出歐洲市場。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1994年Concept 1概念車出現;1998年,大眾汽車針對美國市場推出了新甲殼蟲汽車(基於Concept 1的New Beetle)。該車採用前置發動機和前輪驅動技術。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而失去80年代和90年代的甲殼蟲在2002年將全球累計銷量冠軍拱手相讓給了大眾高爾夫。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截止2003年7月30日,墨西哥工廠正式停產這一代甲殼蟲,銷量最終定格在21529464輛。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2003年之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迅速成長,甲殼蟲終於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現在最後:因為過於關注和期待《大黃蜂》這部新電影。迫不及待地看了它的槍版,之後買了這個文中紅顏色的大眾甲殼蟲模型,並且因為嫌輪胎失真,換了箇舊模型上輪胎。

借鑑太脫拉技術,二戰後死而復生的大眾甲殼蟲,因何說是一代神車

還想在模型的前後保險槓上製作出電影中那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