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的成功關鍵:誰忽視了農民,誰就要犯錯誤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我國集中體現在城市與鄉村呈兩極發展狀態:一方面,城市依賴著農村提供源源不斷的食物與資源;另一方面,鄉村人口不斷向各級城市的持續靠攏,農村出現了人口稀缺、勞動力不足等問題。

田園綜合體的成功關鍵:誰忽視了農民,誰就要犯錯誤

在城市和農村一體化發展的趨勢下,一旦出現農村空心化、城市同質化等狀況,將直接導致國內經濟結構單一,資源嚴重浪費等問題。每一個問題等同於一個機遇,如何把握機遇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下面,中鄴將結合“田園東方”的案例給大家講述城鄉一體化發展該如何維持雙方平衡,並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中央發號施令 “田園綜合體”成當紅炸子雞

隨著去年“田園綜合體”一詞被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田園東方作為國內首個“田園綜合體”項目備受關注。

田園綜合體的成功關鍵:誰忽視了農民,誰就要犯錯誤

田園東方位於江南水鄉——無錫陽山,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基礎,由東方園林產業集團投資50億元建設的國內首個大型田園綜合體項目,項目規劃總面積6246畝。

在整體規劃上,“田園東方”設計以“美麗鄉村”的大環境營造為背景。以“田園生活”為目標核心,將田園東方與陽山的發展融為一體,貫穿生態環保的理念。

田園綜合體的成功關鍵:誰忽視了農民,誰就要犯錯誤

田園東方涵蓋田園、文旅、置地、婚尚四大板塊,提供採摘、垂釣、生物動力、有機農場等特色農業服務,讓農村的本質價值有所體現;另一方面提供全面的生活及度假服務,保證遊客居住、遊玩具備一個較長週期,以此拉動內需、達到多次消費。

“田園綜合體”城鄉矛盾新通道

目前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主要存在以下三點矛盾,從生產的層面看,傳統農業園區發展模式固化,在土地、科技、服務、管理等方面面臨瓶頸。從生活的層面看,城市化和工業化導致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公共服務缺位,農村成為城鄉一體化和“新四化”發展短板。從生態的層面看, 農業在承擔農民增收農村繁榮職能的同時,還要承擔生態保護的功能。

田園綜合體的成功關鍵:誰忽視了農民,誰就要犯錯誤

“田園東方”在城鄉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通過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等產業打造田園綜合體,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以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思路,實現了城市與鄉村“三生”、“三產”的結合與共生,利用農村廣闊的田野,以美麗鄉村和現代農業為基礎,保障生態和環境可持續,因此,“田園綜合體”既解決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矛盾,又開啟了銜接城鄉資源和城鄉市場的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的成功關鍵:誰忽視了農民,誰就要犯錯誤

中鄴觀點:脫離農民的田園綜合體註定走不遠

國內田園綜合體大多屬於外來資本,由資本方主導,但在具體的利益組織構建上,應該是資本方、農民、政府三方來商量,而不能由誰來主導,如果僅由資本主導,那麼農民的利益很可能被侵佔。

田園綜合體的成功關鍵:誰忽視了農民,誰就要犯錯誤

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

首要核心是農民,開發商如果脫離農民的本位,去搭建一個度假村、一個旅遊開發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僅僅只能稱之為旅遊開發項目或康養項目。

政府作為協調方角色,是利益平衡協調的平衡者、公共服務者,需要站在原住民利益的保護角度去思考問題,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才能有效地把政府、農民、資本三方的力量糅合到一起,形成田園綜合體的理想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