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遭遇斷臂,未來靠什麼力挽狂瀾?

提起旅遊,腦海中都會浮現一望無際的草原、萬里晴空、祖國形色各異的大好河山。可隨著最近頻繁出現的“青島天價大蝦”“網上訂房照片與現實不符”事件,大大降低國內旅遊服務品質。

旅遊業遭遇斷臂,未來靠什麼力挽狂瀾?

除此之前,國內5A景點越來越商業化的現象,也正一步步抹殺人們最初的印象。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湘西明珠——鳳凰古城。

旅遊業遭遇斷臂,未來靠什麼力挽狂瀾?

失去遊客 鳳凰淪為雞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曾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也曾是國內遊客最多的景點之一。

旅遊業遭遇斷臂,未來靠什麼力挽狂瀾?

但是從某個時期開始,鳳凰古城的遊客人數開始大幅度減少,而這一時期恰恰是鳳凰古城商業化的開始。

隨著商業化發展,鳳凰古城啟用捆綁式收費,票價也是與日俱增,以往148元的票價,最高時的套票居然高達428元。

旅遊業遭遇斷臂,未來靠什麼力挽狂瀾?

其實景區商業化,旅客往往心知肚明,特別是依靠旅遊作為產業支柱的城市,但一味的使用哄抬價格的方式,抑制部分遊客數量的做法自然激起強烈反感。因為票價太高導致遊客人數銳減,景區又將票價降回原價,但遊客數量仍無法達到以前的盛況。


旅遊是一幅好牌 千萬別打爛了

現在的中國已經進入大眾旅遊時代,休閒度假成為了旅遊消費的主流。旅遊度假作為新時期的一種旅居生活方式,包含觀光、休閒及各種文娛體康養等消費,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 三避三養(避暑避霾避寒、養生養心養老) + 微度假 ” 是對旅遊度假需求的集中詮釋,康養度假是旅遊度假髮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旅遊休閒度假的核心市場,可以催生一系列新型業態和產業鏈,成為新時期經濟突破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旅遊業遭遇斷臂,未來靠什麼力挽狂瀾?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稱,全球醫療旅遊產業未來年增速有望保持15%-25%的高增長率。而國際傳統旅遊產業的增長率近幾年一種保持在3%-5%之間。數據統計顯示,以健康養生為目的的旅遊消費者整體上比普通遊客多花費130%,收入效應遠遠大於傳統的旅遊產業及醫療產業。


一種模式的落敗註定另一種模式的升起

如今,“粗暴式”的商業化早已成為了過去式。健康與旅遊度假的加速融合,已成為現代服務業的新亮點,健康產業與旅遊產業的有機結合,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旅遊業遭遇斷臂,未來靠什麼力挽狂瀾?

未來旅遊將以景區為重轉向旅遊目的地建設,注重引入和發展多樣化的文旅產品,特別是“商、養、學、閒、情、奇”等功能的開發,通過各種旅遊要素的發展帶動消費業態的轉型和升級。

利用旅遊的搬運功能,根據旅遊者、居民的消費需求,將健康療養、醫療美容、生態旅遊、文化體驗、休閒度假、體育運動、健康產品等業態聚合起來,根據當地不同資源,結合市場需求,可以發展融合不同產業體系的文旅小鎮,創造同產業鏈交叉調配的新型經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