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也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

梅貽琦:一生清華,一世清白

文 | 梅玉榮

來源 | 《做人與處世》2011年第13期

梅貽琦出生於清末家道中落的詩書世家。自幼熟讀經史,且善背誦。1904年進入南開學堂,因品學兼優,頗得張伯苓賞識,1908年被保送至保定高等學堂。第二年,以第六名的優秀成績被錄取為第一批清華招考的留美公費生,赴美國吳士脫工業大學攻讀電機專業。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梅貽琦(中坐者)在美國

1914年,梅貽琦畢業回國,1929年應邀回母校執教。他到清華教書時,學校並不景氣,報名人不太多,例如錄取150名學生,報名不過400人左右。他先後擔任教務長等多種職務。

1931年,梅貽琦正式出任清華校長,可謂就任於危難之際。那時國內形勢風雨飄搖,學潮動盪,清華師生趕校長、攆教授是家常便飯,校長在任時間都不長,但梅校長卻深得學生愛戴。無論什麼時候,清華學生的口號都是“反對×××,擁護梅校長”。有人問梅貽琦有何秘訣,他風趣地說:“大家倒這個倒那個,就沒有人願意倒梅(黴)吧!”

此後不到十年時間,清華大學便聲名鵲起。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梅貽琦(左二)

留學歐美的經歷影響了梅貽琦,他接納了希臘人崇尚體育的精神。羅家倫出任清華校長,瞧不起體育.曾把體育課的學時和任課教師砍去一半,把享有聲譽的馬約翰教授降格為“主任訓練員”。梅貽琦到任後,則給予他和其他系科教師同等的職稱和待遇。不久清華獲得“體育大校”的美譽。

梅貽琦治校期間,校務採用分層負責制,講民主,又法度嚴明。他在主張學術獨立、自由教育的同時,審時度勢,極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認為在抗戰的特殊背景下,大學重心“應在通而不在專”,以滿足社會、國家的需要為宗旨。

同時,禮遇教師也是清華得以興旺的重要因素。梅貽琦曾親自到火車站接趙元任先生。他和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一直保持著誠摯的友誼”。

最有影響的事例是對華羅庚的“三破格”:華羅庚只有初中學歷,先做小學教員,後為店員,被梅貽琦破格錄入清華大學;又破格從一名系資料員轉升為助教,被允許修習大學課程,並被送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最後又破格未經講師、副教授階段而被聘為教授。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左起:查良釗、胡適、梅貽琦、黃鈺生

梅貽琦為人重實幹,平時不苟言笑,開會很少說話,人稱“寡言君子”,有學生作一打油詩調侃其謙遜含蓄:

大概或許也許是,

不過我們不敢說,

可是學校總認為,

恐怕彷彿不見得。

一時被傳為笑談。實際上,如果非要他報告或討論,其言語總是條理分明,把握重點,在許多人爭辯不休時,他常能一言解糾紛。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雖話少,卻極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時偶發一語,便雋永深長耐人回味。陳寅恪曾大發感慨:“假使一個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說話那樣謹嚴、那樣少,這個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梅貽琦有兩句話經常為人引用。一句是“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另一句是“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正是這“魚水”之喻與“大樓大師”之比所包含的理念,成就了清華的輝煌。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梅貽琦在抗戰中

1937年,國難當頭,在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奉命遷往昆明成立西南聯大時,寡言的梅貽琦講過這樣一段“高調”的話:

在這風雨飄搖之秋,清華正好像一條船,漂流在驚濤駭浪之中,有人正趕上駕駛它的責任。此人必不應退卻,必不應畏縮,只有鼓起勇氣,堅忍前進。雖然此時使人有長夜漫漫之感,但我們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風定。到那時我們把這條船好好開回清華園,到那時他才能向清華的同人校友敢說一句“掌告無罪”。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左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

建校初期,三人(另有南開的張伯苓和北大的蔣夢麟)共同主持校務,此後八年的西南聯大主要校務工作由梅貽琦執掌。在此期間,他凡事講究民主,處理問題公正,並和眾多教授一樣貧寒。

一次,家中來客,夫人韓詠華只得上街擺地攤,出賣子女幼時所穿衣服,得款10元用以待客。民間還盛傳這樣一件趣事:西南聯大辦了一個教學質量高的附中,昆明市民都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到這所學校去讀書,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女兒、梅貽琦的小女兒都報考了這所學校。龍雲的女兒沒考上。曾給予聯大許多支持的龍雲,認為梅貽琦太不給面子,就派他的秘書長前去疏通。但秘書長不動,說:“我打聽過了,梅校長的女兒也未被錄取。”龍雲頓時氣消。

在戰亂頻頻、校務繁重、生活艱苦的環境下,梅貽琦嘔心瀝血,管理井井有條,創造出聯大“篳路藍縷.絃歌不輟”的局面。其高風亮節廣受讚譽,被稱為西南聯大的“船長”。

1946年9月,梅貽琦辭別春城,回到北京,繼續任清華大學校長。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左起:施嘉煬、潘光旦、陳岱孫、梅貽琦、吳有訓、馮友蘭、葉企孫

1948年底,傅作義將軍息兵,共產黨軍政人員開始入駐北平。梅貽琦和當時許多大知識分子一樣,面臨著走還是留的選擇。周恩來和吳晗都曾表示希望他留下來,但梅貽琦還是選擇了“走”,他對同在清華任教的吳澤霖教授說:“我一定走,我的走是為了保護清華的基金。假使我不走,這個基金我就沒有辦法保護起來。”後來,國民黨政府再三邀請梅貽琦入閣,他維持了一貫的中間立場,他對新聞記者說:“不出來對南方朋友過意不去,來了就做官,對北方朋友不能交代。”最終婉言謝絕。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晚年梅貽琦

1955年,梅貽琦開始用清華基金會利息籌辦“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也就是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前身,諾貝爾獎獲得者李遠哲曾在這裡就讀。梅貽琦因為一手奠定了臺灣的清華基礎,被稱為“兩岸清華校長”。

1962年5月19日,梅貽琦病逝於臺大醫院。他逝世兩個星期後,人們打開他生前隨身攜帶的手提包,裡面不是什麼金銀珠寶,而是清華基金的賬目,一筆筆非常清楚。

梅貽琦葬於新竹清華大學校園內,取名為“梅園”,國內有校友集資栽種的花木,叫“梅林”。梅貽琦紀念獎章被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畢業生視為最高榮譽。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梅貽琦生前最後之影像

“生斯長斯,吾愛吾廬”,梅貽琦用這八個字概括了他與清華的不解之緣。由生到死,梅貽琦一生只幹好這一件事:

奠定了清華的校格,

提升了清華的聲望。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THE END


其實你的一個小動作,是小編努力的動力啊!

清平調漢服

|期待遇見喜歡漢服的你|

淘寶店鋪:清平調漢服

1948年,清華校長梅貽琦為何選擇去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