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這麼多鳥,為何沒看過老死的鳥?它們都去哪兒了?原來如此

地球上這麼多鳥,為何沒見過老死的鳥?它們都去哪兒了?原來如此

鳥類研究者表示,第一,不是所有的鳥都會遷徙,世界上多一半的鳥是不遷徙的,它們大部分生活在熱帶,也有一小部分生活在溫帶寒帶的鳥類是不遷徙的。第二,當鳥死亡的時候,是不會找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的,也不會不吃不喝靜靜等死。它們會“說死就死”的。死了之後的動物屍體會很快被大自然清理掉的。

一般來說,鳥的個體都比較小,不少種類都只有十幾釐米長,十幾克到幾十克的重量,如果屍體掉在草叢,落葉中,是很難被人們看到的。那些人們看不到的屍體,又是怎麼消失的呢?

首先,自然界存在著很多食腐者,從流浪貓狗到野生的食肉動物,小到鼬類,大到熊類,對於屍體基本都是來者不拒,甚至一些食草動物,例如牛、鹿等碰到屍體可能也要吃上幾口,畢竟蛋白質和鈣質都獲取不易。它們通常嗅覺敏銳,就算看不到鳥的屍體,憑藉靈敏的鼻子,它們也能找到它。一隻鳥的屍體,很大可能會被這樣吃掉。

如果沒有被大型動物發現吃掉,那麼這個屍體將會是昆蟲等小型動物的樂園。蠅類和鞘翅目的葬甲是吃屍體的主力。蠅類,主要是麗蠅一類的,會在屍體上產卵,幼蟲,也就是蛆,會以腐肉為食,而葬甲就更加直接,它們有的會把屍體拖走埋起來,留給自己和後代食用。昆蟲雖小,但是效率很高,在它們的分解下,一隻小鳥很快就能被吃掉。除了這幾個看得見的,還有大量的細菌會參與分解,屍體腐敗就是細菌造成的。在這幾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屍體很快就會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