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社畜,本为日语词。本意是说被公司(日语“会社”)当作牲畜压榨的年轻人。

即将过去的2018年里,“社畜”成为了职场年轻人自嘲的常用语。


社畜,永不下班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晚上七点,北京城的写字楼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打卡声。社畜们沉默有序地涌出格子间。

打卡是假性打卡。

下班这个状态太脆弱了,任何人动动手指,一条微信就足以打破它:

“Dear,有个急活,拉群了哈~”这是一个开闸指令,50条未读消息瞬间涌入。

这一切都发生在社畜有机会说“不”之前。

从公司离开,到回家接着加班,中间有不到一小时的喘息。

地铁像从 CBD 心脏发散的血管,把被榨干的社畜一班一班地泵回郊区。

半个小时,大望路的社畜回到通州。

四十分钟,五道口的社畜回到回龙观。

一个小时,金融街的社畜回到良乡。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社畜在地铁上打开攒着缓存的日剧,微信的弹出窗口会时不时阻碍剧情的连贯性。

这时,有一些朋友会来试图约一场明天晚上的饭局——为什么会有人可以在工作日的晚上约饭?

社畜很容易忘记,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18:00准时下班的。

非要约饭也不是不行,只是没人想和随时掏出电脑加班的人一起涮火锅。久而久之,社畜和它的人类朋友们互相成全,放过彼此,此生不见。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社畜的本质是鸽王


这种“薛定谔的下班”一直会持续到晚上一点,直到客户和老板都睡着了。

白天像泉水一般不断翻涌的工作群,此时也渐渐粘稠沉淀。

社畜窝进被子,蜷入一个小型的时间结界。屏幕光所照之地,就是他们的疆土。他们一剑斩千军,或是为深宫的皇后流泪。从生活中小型出走,成为除了自己的任何人。

在这里,他们感到安全平和,像回到静谧的母体。明早还要上班这个事实,此刻离他们如此遥远。

熬夜会秃,会猝死,他们比谁都懂,并且在每个起不来床的七点半都深刻检讨。

但这一瞬间稀薄的自由,就胜过明早永恒升起的太阳。

社畜,没有爱情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单身社畜的生活轨迹,是一个单身的莫比乌斯环。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厘清大多数社畜都有的一个思想误区。

幻想:拼命工作——提升自己——圈子提升——在最好的年华遇到最好的 TA;

事实:拼命工作——老板发现“这人挺好使”——能者多劳——圈子封闭——孤独终老。

长此以往,某天一抬头就会猛然发现:

人呐?

Hello??

怎么都脱单啦???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爱情泡沫破灭后,曾经再骄傲的社畜也会向现实低头。他们大概率会在恋爱配对软件里殊途同归,但左划右划的过程,每天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社畜挑选对象的精力,不会比在某宝上挑选衣服更多。

心动是危险的,主要是耽误工作。社畜也进化出了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当极其偶尔地遇到一两个心动的信号,心中的小鹿就会把烟一掐,一拍大腿,猛然跳起:“算了老哥,明早就忘了。”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谈了恋爱的社畜也未必就幸福。诚然,让人不幸福的并非爱情,而是身为社畜的事实。

当两个人终于脱离了互相叫“小猪宝宝”的愚蠢阶段,恋爱的新鲜感退潮,生活的狰狞才显山露水。这不仅关乎于吵架,分手,是否要结婚的老套分歧。

两个人加班的时间一定要错开,这是保证恋爱生活平稳运行的基底。当一个人崩溃的时候,另一个人势必要相对情绪稳定;当一个人加班到昏迷的时候,另一个人势必要相对活蹦乱跳。

当两个社畜同时瘫在沙发上的时候,爱情就在静默的虚空现身,审视着妄图拥有它的两只卑微动物。

电视自顾自地打开,播放着一些《如懿传》《创造101》或《心动的信号》。如果剧情进行到某一刻,他们还有那么三言两语但不约而同的吐槽,爱情将在此刻闪光。



社畜,工作值得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工作诚然令人焦虑。社畜解决焦虑的方式是以毒攻毒:越努力越焦虑,越焦虑越努力。

每个社畜都经历过一段拼命努力的时光。标配是随身携带 Kindle,听公开课入睡。但最重要的努力,还是拼命工作,这是每个社畜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畜也曾幻想着可以抽中信小呆的锦鲤大奖,但看到那串长长的中奖清单,他们又犹豫了:“玩遍全世界虽然好,但这么久的假也太耽误工作了吧!”

——幸好没中奖。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虽然社畜们会经常把“不干了”挂在嘴边,但这是一种欲拒还迎的撒娇。

事实上,社畜通常是一定范围内工作最认真的那个人。就像前面一直强调的,拼命工作是社畜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样,也不要相信社畜们在崩溃时大吼的那句“不想活了”。不论生活如何狼狈,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个纯真的角落,少年般执着地咬着牙,相信明天会更好。

“明天会更好”,这句话太久远了,是听谁说的已不可考。它也太土了,没有人会宣之于口。

但它就像出厂设置一样自然而然,变成每个人的本能的笃信。有的时候这个世界自己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好,他们还在这么笃信着。

在凌晨四点的中关村他们如此笃信。

在早七点的合租屋他们如此笃信。

在第25或者28次吹灭生日蜡烛时他们如此笃信。

在每一棵庸俗又灿烂的圣诞树下他们如此笃信。

他们相信巨人会死于堂吉诃德脚下,西西弗斯的巨石终将立于山巅。

在这之前,他们必须向前行走。

并拒绝与不过如此的自己和解。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夜深了。

此刻向窗口望去,平均每个亮点里有四个社畜蜷进被窝,在这个时间里缓慢自愈。

一些人会打开视频。在一集日剧的40分钟里,或是一部电影的某个镜头里,棉织被罩与肌肤摩挲的褶皱里,零星地生长着一些“活着也不错”的想法。

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亮一集一集的综艺和电视剧,点燃短暂的温暖和希望。

白天被剥夺的一切敏感情绪,在夜里重新伸长触角。这里有你想过的生活,想成为的样子,有你忍住的泪水,有生活欠你的一场大笑。

只要屏幕不熄,故事就不会停止。

这届年轻人已经想退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