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中国,农业发展上那些值得借鉴的模式!

荷兰虽然是个小国家,耕地面积少,土壤肥力低,但它却能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壤相较于荷兰较肥沃,为什么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呢?

荷兰&中国,农业发展上那些值得借鉴的模式!

一、荷兰农业特点有哪些?

第一,设施农业。荷兰的农业设施十分发达,最有名的当属玻璃温室了。据统计,荷兰的玻璃温室面积达到1.1万公顷,大约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在荷兰郊区,集中连片的温室随处可见,一般温室的规模能够达到40公顷左右。

第二,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后来农场大都采取订单生产,即农产品经纪人与农民签订协议,订单中规定农产品收购的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订单农业使农产品在生产之前就已经明确了销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由于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第三,不同用途的蔬菜管理模式不同。比如,用来提供给餐厅做蔬菜沙拉和熟食的就是两个不同的种植标准。用来做蔬菜沙拉的蔬菜要求标准更高,更加新鲜,农药使用量更少。

荷兰&中国,农业发展上那些值得借鉴的模式!

第四,机械化程度更高,更加高效。在荷兰的玻璃温室中,能够用到人工的很少,自动化施肥、自动化灌溉、自动化运送。

第五,注重土壤健康。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时,除了收集雨水之外,还会抽取一些地下水,但由于地下水的含盐量较高,在灌溉之前,都会先进行淡化处理。

第六,保持生态循环。在荷兰,将养殖与种植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种植的秸秆可以打碎作为牲畜的食物,牲畜的粪便可以作为种植的肥料。

荷兰&中国,农业发展上那些值得借鉴的模式!

二、中国农业特点有哪些?

第一,设施农业不发达。尽管我们能够从各种途径中获得国外设施农业的信息,但是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行动。而且国内关于这方面的人才还很少,荷兰的设施农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产销对接断层。在我国,对于小农户来说,每年的作物收获后,就会有一些走家串巷的小收购商来收,但对于大农户来说,如果也卖给小的收购商,价格就不会很高。

第三,机械化程度较低。现在大部分的经济作物的收获还只能依靠人工,大型机器根本无法在作物区内工作。

第四,无法保持生态循环。我们国家的养殖区和作物区跨区域较大,无法相互补给,而且对于将牲畜的粪便还田做肥料的办法,很多人都还没有这个意识。

荷兰&中国,农业发展上那些值得借鉴的模式!

三、荷兰农业对我国农业有何借鉴意义?

其实,不管在哪个方面,我们都很注重对其他国家的学习。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当我们看到其他国家的农业有比我们好的地方时,我们都会虚心学习。我们的玻璃温室设施农业并不普及,是因为我们的土壤比荷兰更加肥沃,不用搞玻璃温室,也能做好种植。但是我们的土壤在不停的施入化肥和农药之后,也开始变得贫瘠了,有很多企业现在搞的有机肥,农民们开始尝试的无土栽培,有很多都是从荷兰吸取的经验。

在产销对接方面,对于种植大户而言,一定要找到产品的销路。可以借鉴荷兰的订单农业,国内现在有一些农产品销售平台或者农产品收购店,与他们谈好收购标准与价钱之后,再开始种植,或者自己做电商,自己卖产品。

在机械化方面,我们没有小型的机器可以进入地形比较复杂的经济作物区,人工成本是作物种植最大的投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区域运用一些无人机甚至机器人来帮助作物的打药、套袋和采摘,但是机器的购买或者租借、损耗与修复也是需要资金的,而且还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但是像荷兰农业的机械化,一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