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費”沒談妥,美國“撤軍”潮會波及韓國嗎?


“保護費”沒談妥,美國“撤軍”潮會波及韓國嗎?


在特朗普總統治下,美國繼“退群”潮之後,似乎又玩起了“撤軍”潮。日前,美韓在軍費分攤問題上談判進展不順,美國甚至公開威脅,如果韓國拒不繳納鉅額“保護費”,則將從韓國撤軍。

對此,輿論關注的焦點是,在從敘利亞撤軍、縮減阿富汗駐軍之後,美國是否真的也會從韓國撤軍?如果美國真的撤軍,韓國將如何應對?這對韓美同盟將產生何種衝擊?對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局勢又將帶來何種影響?

在筆者看來,結合特朗普對美國全球戰略的整體調整,似乎可以初步研判,“撤軍韓國”之說,威脅、訛詐的成分或大於實質性成分。原因在於,在特朗普“印太”戰略的總體格局下,美國一方面通過謀求媾和俄羅斯而從東歐戰線撤退——儘管由烏克蘭而起的連鎖事件以及美國國內的“通俄門”調查、政治氛圍等使其暫時未能如願,與此同時又通過加強兩個重要盟友——以色列和沙特的地區影響力而逐步從中東泥潭撤出,從而得以集中力量於東亞-西太平洋地區,以加強對中國的戰略壓力。而駐韓美軍與駐日美軍一樣,都是維護美國在東北亞地區軍事存在所必不可少的關鍵抓手。明確這一點,就可以初步研判,“美國從韓國撤軍”更多隻是一種外交辭令和訛詐手段,目的是迫使韓國承擔更多軍費。

同時,筆者也認為,這一“撤軍”在“勒索錢財”之外,似乎也還有其他的政治與戰略圖謀——試探、敲打、羈縻韓國。眼下,韓朝雙方交往熱絡,甚至已經商討起共建鐵路的事宜。而此前半島問題的核心主題“無核化”卻被朝韓雙方有意無意地邊緣化了。而實現半島無核化,不僅關乎朝韓兩國的利益,更是聯合國決議與國際社會的公益之訴求。

對此,特朗普本人似乎保持了一定剋制,並未對韓方公開施加較大壓力,以阻止其過快、過熱地對朝轉圜。但美國國內的保守派對此顯然是心有芥蒂的,因而也對特朗普政府的半島政策形成一定壓力。在美國看來,韓國如果過度親近朝鮮,則有可能弱化美韓同盟,從而動搖其東北亞地區的重要軍事與政治影響力之基礎。

當前,國際社會缺乏必要的外在壓力迫使朝鮮或者韓國任何一方做出重大改變,因而朝韓兩國能夠以較大的自主性,在較少受外力干擾的情況下推進半島政治議程。但這一推進究竟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突破美國能夠承受的底線,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中國有句古語,“欲速則不達”。我們熱切期盼著半島早日實現不可逆的無核化與可持續的和平。而通向這一最終結果的道路必然是漫長、艱辛且充滿反覆的。對此,朝韓雙方需要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和耐力,同時意識到“朝核”作為國際問題的本質屬性;同時國際社會也應發揮團結一致的作用。

(作者:王鵬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副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