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四大難題之用不上

(1)Why


讀書的最終目的,就是運用知識去解決實踐問題。古代人士之所以熱愛讀書的一個原因是,讀書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這一直延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想,如果讀書不能當官的話,我估計讀書的人會少好多。

(2)What


目前,我們讀書遇到的難題之一,就是讀完感覺沒收穫,所以才有了“讀書無用論”的出現。其實,讀書對知識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思維層次,一個是解決實際問題。


讀書四大難題之用不上

生活太累,偶爾需要小憩


思維層次的運用,我理解為是觀念的轉變,和從無到有。小時候,我們可能就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覺得這就是整個世界了。初中學了地理,才發現以前生活的地方,只是世界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再後來,我們知道了宇宙和外太空,突然有所感嘆,原來地球那麼小,天外有天。這個就是觀念的轉變,隨著經歷和見識的增長,而讀書則是我們增長見識的主要手段;之前,國家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即文化普及,就是讓人民的觀念從無到有。意思是,讓個人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從不認識到認識的過程。

讀書,一方面是增長見識,即讓觀念從無到有;另一方面是,通過理解和思考,養成固定的思維方式,即我們常說的思維慣性。觀念從無到有,基本都是淺層的知識記憶。而思維慣性,可以認為是思維方式的習慣養成,習慣的養成一般都不容易。目前,現在所說的窮人和富人思維,說的基本是思維慣性的不同。


讀書四大難題之用不上

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知識的運用,另一個指的是強調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強調實踐,指這些能否用得上和是否用上了。很多時候,我們所讀的書都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或說是需求不是很迫切的。

很多時候,我們所讀的書都是別人推薦的,而不是自己所選的所需求的。就算是別人推薦的,自己也沒有思考過合不合自己口味。基本上我們所讀的書,五花八門,而且是目前用不上的。要知道,讀書的目的在於知識的運用。如果,帶著目的去閱讀,那麼閱讀效果也會更加好。有人說,這樣讀書太功利了。有句話這麼說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水,看山還是山;其實,我想說,讀書也如此。剛開始,閱讀入門是靠興趣,各種各樣感興趣的書籍都要涉獵。之後,閱讀是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一般是閱讀某個主題的書構建知識體系,或說是閱讀專業書籍提高能力。最後,閱讀到了一定層次,就需要閱讀各領域的書去尋求靈感。


讀書四大難題之用不上

空山新雨後


(3)How


在《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中,提到了一種比較重視實踐的方法——RIA便籤法。R,就是閱讀不同的書籍,該用什麼方法進行。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提到過。I,即成人教育的五大公理:自我導向,關鍵經驗,強調實踐,解決實踐問題和內在動力。A,就是運用。再簡單地說,R就是閱讀完某些內容,I即用自己的語言複述這些內容,A就是關聯自己的經驗,看能解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哪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