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路上」哪裡問題突出就巡哪裡,利劍覆蓋最基層

「巡察路上」哪里问题突出就巡哪里,利剑覆盖最基层

「巡察路上」哪里问题突出就巡哪里,利剑覆盖最基层

武進區

強化巡察與紀檢監察協作機制

著力提升監督工作效能

“李組長,這是財政局的巡察反饋報告和整改報告,現移交給你們,請你們協助加強督查督辦,推動問題整改。”常州市武進區委巡察辦副主任蔣軼佶與區紀委監委第二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李文俊交接巡察反饋材料時說。近日,該區紀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增強巡察與紀檢監察工作合力著力提升監督工作效能的意見》,用制度規範區委巡察機構與區紀委監委案件管理監督室、派駐紀檢監察組等部門的協調協作,推動巡察與紀檢監察“雙劍合璧”,取得“1+1>2”的監督成效。

「巡察路上」哪里问题突出就巡哪里,利剑覆盖最基层

無縫對接,巡前溝通盯弱項

“哪裡問題突出就巡哪裡。”在巡察對象選點上,建立共同研究提出巡察對象建議機制,區紀委相關室(組)結合日常監督情況,認真研究向巡察機構提出巡察對象建議名單,將問題反映比較集中、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黨組織作為重點安排的建議對象。巡察組進駐前,收集被巡察單位重要問題線索,列出需要重點關注的專項問題,努力成為巡察組發現問題的“指南針”,提高巡察組把脈問診質效。

協調聯動,巡中協作挖問題

巡察期間,選派熟悉紀檢監察業務和被巡察黨組織情況的幹部加入巡察組,提高巡察工作的精準度和識別力。建立重要情況通報機制,積極協助巡察組深化問題線索,推動被巡察黨組織立行立改,通過多向互動、協調聯動,進一步形成合力,做到導向清晰、發力精準、深挖問題,形成震懾。

全力跟進,巡後推動促整改

“發現問題是生命線、推動解決問題是落腳點”。通過建立工作成果互通機制,巡察結束後,區委巡察機構及時向區紀委案管室、派駐紀檢組等相關部門通報巡察反饋意見,移交問題線索。區紀委執紀監督室和派駐紀檢監察組督促被巡察黨組織立即著手做好問題事項的整改落實,細化整改措施,跟蹤督查督辦,確保反饋問題和移交線索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

天寧區

打好“組合拳” 基層巡察不“留白”

為把巡察利劍覆蓋最基層,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米”,天寧區委巡察組圍繞村(社區)“四務”,交叉運用“延伸式”“整體式”“接力式”等方式,紮實做好村(社區)巡察工作,加快推進基層巡察有形有效覆蓋。

開展“延伸式”巡察,直面焦點問題。區委巡察組綜合考量各村(社區)集體資產體量和黨組織履職情況後,在巡察鎮(街道)的同時挑選6個村(社區)開展延伸巡察。巡察組聚焦村(社區)黨組織弱化、黨建工作虛化和邊緣化等重點問題,聚焦集體“三資”管理、精準扶貧、工程招投標、徵地拆遷等重點領域,精準發現問題,共發現基層村(社區)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集體資產監管等方面問題16個。

開展“協同式”巡察,全面發現問題。區委第一巡察組下設村(社區)專項組,在巡察茶山街道黨工委時,村(社區)專項巡察組同步推進對街道所轄20個村(社區)的巡察。“協同式”巡察採取一街道一動員、一村一彙報方式進行,村(社區)財務賬冊等相關臺賬資料集中在街道統一查閱,村(社區)專項組分別按照村3天、社區1.5天的節奏到被巡察村(社區)開展個別談話和走訪瞭解。街道組和村(社區)專項組定期開會彙總問題、互通信息,針對發現的個別村委經濟發展打“擦邊球”、小區群體性物業糾紛多發等重點問題進行深入巡察,以上帶下、以下看上、相互印證。

開展“接力式”巡察,確保問題見底。市委第三巡察組巡察天寧經濟開發區期間,村(社區)專項組主動與市委巡察組對接,對市委巡察組發現的“個別社區用房違規使用”問題進行專項巡察,兩次進駐相關社區,通過調閱租賃材料、複印原始憑證、進行個別談話和實地查看等方式,查明事件經過、精準反映問題,為市委巡察組“精準畫像”提供有力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