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謀變”:中信、方正掀併購熱潮 券業進入增量博弈

在“馬太效應”凸顯的券商行業下,頭部券商和中小券商,都在以不同方式進行整合來增強自身實力、鞏固市場地位。

2018年12月27日,方正證券(維權)發佈公告稱,公司收購民族證券的51家證券營業部獲批。12月24日,中信證券也發佈了收購廣州證券100%股權的計劃。

如今,大中小型券商相繼加入併購大軍,在這場“行業嚴冬”中紛紛出手,在弱市中有望拉開券業新一輪洗牌與整合的序幕。

頭部券商 強者恆強

2018年以來,受金融去槓桿政策、國內外經經濟政治等綜合因素的影響,IPO規模整體縮水,A股市場震盪走弱,券商業績難言樂觀。

據中證協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131家券商實現營收、淨利潤1265.72億元和328.6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下滑11.92%和40.53%。

市場向頭部券商集中在行業寒冬下更顯強勢,尤其體現在投行業務中的IPO業務上。以傳統投行業務為例,2018年頭部券商IPO主承銷收入前5名本年內營收22.98億元,佔市場份額達45.64%,前10名券商獲得IPO主承銷收入33.29億元,佔據市場份額66.11%。其中,中信證券的投行業務名列前茅,優勢凸顯。

券商“谋变”:中信、方正掀并购热潮 券业进入增量博弈

實際上,頭部券商之所以發起對中小券商的收購,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鞏固自身行業優勢地位,也能幫助中小券商度過寒冬。

2017年,中信證券總資產6255.75億元,營收432.92億元,歸母淨利潤114.33億元,業績指標均位列券商行業第一位。2018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營收272.09億元,同比下降4.53%,歸母淨利潤73.15億元,同比下降7.73%。而2018年1-11月廣州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1.88億元,取得淨利潤-1.19億元。

以中信證券為代表的大型券商的業務模式具有相對優勢,不僅體現在規模上,各項業務在公司營收中貢獻率均衡,依靠券商牌照來實現利潤的輕資產業務佔比均約50%,依靠資產負債表擴張獲取利潤的重資產業務佔比也近50%。

券商“谋变”:中信、方正掀并购热潮 券业进入增量博弈

中信證券雖然經紀業務強大但並不依賴規模優勢。據悉,中信證券共有303家營業部,其中證券營業部278家,期貨營業部25家。而廣州證券共有營業部136個。收購廣州證券,意味著中信證券營業部數量將增長44.88%,在專業人士看來,廣州證券擁有龐大的營業部數量,很可能是出於公司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的考量。

中小券商 度日艱難

今年以來市場震盪走弱,中小券商在行業競爭中顯得格外被動,在大券商“強者恆強”的背景下,小券商也開始了報團取暖的模式。

方正證券作為一家典型的中小型券商,在同行業中競爭力微弱、市場份額佔比微薄,而其過度依賴輕資產業務的屬性,在如今靠天吃飯的行情不再時,業務模式的弊端凸顯,業績受到的衝擊也較大。

方正證券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和其他業務等。

2017年,方正證券的經紀業務佔比高達88.03%,主要以代理買賣證券業務為主,2018年上半年,方正的經紀業務佔比營收高達98.76%,而2018年股市震盪走弱,市場交易量萎縮,經紀業務等輕資產業務又面臨著”價格戰“等壓力,這對的方正證券來說也是雪上加霜,而方正的資管業務和投行業務在佔比十分之一不到,分別為9.01%和6.84%。

實際上,依賴輕資產業務也是券業中小券商的一個業務通識,而方正證券的盈利能力,不論從橫向還是縱向對比中都難言樂觀。近兩年,方正證券的淨資產收益率始終處於下降態勢,據wind數據顯示,2016年、2017、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ROE水平分別同比下滑41.36%、45.37%、76.03%,盈利能力下滑明顯。

券商“谋变”:中信、方正掀并购热潮 券业进入增量博弈

而在第三方網站統計的數據中,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在選取的40家券商信託的業績指標分析中,方正證券的市盈率和淨利率排名靠後,淨資產收益率更是低於行業的平均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贏弱的盈利能力。

券商“谋变”:中信、方正掀并购热潮 券业进入增量博弈

業務整合 仍未可期

根據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對全資子公司民族證券進行淨資產減資及業務整合的公告,淨資產減資完成後,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由 44.87 億元減少至8億元。

業務整合完成後,民族證券將作為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承銷保薦子公司,將保留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其他各項業務全部轉移至方正證券,而方正證券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推薦業務將轉移至民族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正證券的主營業務中,近兩年公司輕資產業務的業務特點鮮明,依靠券商牌照來實現利潤的輕資產業務模式,除了過度依賴經紀業務,投行和資產管理業務表現也不佳,近幾年,公司投行業務、資管業務佔比不及十分之一。

在本次業務整合中,民族證券的最近一期及最近一年的業績表現也值得關注,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業收入僅為7.50億元,淨利潤1.60億元,對比,方正證券同期應收的1/5,淨利潤約為1/3。而此次整合中,民族證券將保留其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投行業務被排除在整合範圍之外,對方正證券而言,公司的規模雖然實現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後期業務整合的情況和固有的業務模式能否帶來預期的經濟效益仍未可期。

本文源自財聯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