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受疫情衝擊 險企為員工“打氣”送新冠肺炎保障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5日電(魏薇)根據往年慣例,每年一季度都是險企提振士氣、衝高保費的“開門紅”時期。但在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下稱“新冠肺炎”)令保險行業展業受到影響。隨著節後復工,多家險企為各自的員工設立了新冠肺炎保障計劃。如員工不幸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可獲得10萬-50萬不等的保障金額。這被業內人士視為給員工“鼓舞之氣”之舉。

  多家險企為員工提供“新冠肺炎”保障計劃

  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5日,已有包括中國人壽、平安人壽、人保壽險、泰康保險、新華保險、華夏保險、大童保險、信泰保險等多家險企為員工提供了新冠肺炎保障計劃,總體來看,保障總額過萬億元。

  比如,平安人壽表示,2020年6月30日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員,該公司給予10萬元慰問金,用於補償治療及康復期間的收入損失;如不幸身故,將追加30萬元慰問金。

  人保壽險稱,將給予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銷售人員保險金10萬元,補償治療及康復期間的收入損失。如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幸身故再追加身故保險金30萬元,最高累計給予40萬元。保障時間為2020年2月1日至6月30日。

  2月4日,華夏保險宣佈啟動“琉璃光防疫保險捐贈計劃”,為2000萬客戶及50萬業務員免費提供每人20萬保障額度,累計保額達4萬億元,期限 90天,承保責任中包括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導致的身故及傷殘。華夏保險方面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這款捐贈的保險屬於意外險,公司正在爭取擴大捐贈範圍。

  “保險公司的很多活動是圍繞增員目的做的。”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保險銷售和理賠人員在展業和後續理賠時同樣會有感染風險,保險公司的保障計劃也為員工吃了一顆“定心丸”,此舉在特殊時期為員工鼓舞士氣,同時提升了企業形象。

  險企業績短期承壓 疫情結束後有望反彈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各行各業都帶來影響,保險行業也不例外。

  “本來首季度是險企衝刺階段,現在審車業務都暫停了,很多車主也不著急了。”一位車險代理人告訴中新經緯記者。

  “疫情對壽險業衝擊挺大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儁生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開門紅”主要是個險,當前人們減少外出、甚至相互隔離,再加上之前雙錄的要求,新單業務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多家券商在研報中指出,此次疫情將對保險公司一季度業務推動產生短期負面影響,對代理人活動及出單影響較為明顯。

  近期,銀保監會中介部下發通知提到,嚴厲制止從業人員聚集和客戶集中拜訪,嚴禁舉行晨會、夕會、演說會、宣講會、培訓、推介會等聚集性活動。

  國盛證券研報認為,疫情直接影響開門紅新單情況,由於代理人客戶來源以緣故及轉介紹為主,而陌拜同樣是重要的獲客方式,且明顯高於網絡渠道獲客。疫情之下,代理人均採取在家辦公、線上獲客的方式展業,陌拜受到直接影響,對出單形成壓力。

  方正證券研報稱,疫病下新單保費承壓,出於對疫情的防範考慮,潛在投保人或對投保時點延期,代理人拜訪客戶難度加大。同時,對短期收入減少的顧慮或將降低對儲蓄險的購買需求。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帶來的“黑天鵝”是短暫影響。

  朱儁生談到,疫情面前,公眾的風險和保險意識提高,保險公司通過有效應對疫情形象也會提升,加上一些公司及時開發相應的險種,都提升了對保險的需求,投保積極性提高。

  國盛證券分析到,疫情過後保障意識的提升將會對保險產品銷售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後期有望迎來保費增速較為明顯的改善。(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