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有五個長大成人的兒子:黑太子愛德華、克拉倫斯公爵萊奧內爾、蘭開斯特公爵約翰、約克公爵埃德蒙、格洛斯特公爵托馬斯。因為最大的兩個兒子先死,所以由黑太子的年幼兒子繼位為

理查二世,由最大的叔叔蘭公輔政。

1399年蘭公死後,理查二世沒收了蘭家的莊園,結果被蘭家世子亨利也就是他的堂弟反殺,亨利稱王,史稱亨利四世,開創了金雀花王朝的旁支蘭開斯特王朝。理查二世死後,黑太子一脈絕後。按理說接下去繼承權應該輪到二房克公這一支,但第一代克公只有一個女兒,亨利四世就以外姓為由否決了這一支的優先繼承權。不曾想克公的後裔和約公的後裔通婚,本是四房的約公男系後裔仗著具備了二房克公的血統超了三房蘭公的車,利用蘭朝國王亨利六世闇弱之機謀求王位,引發了玫瑰戰爭(1455年—1485年),並一度奪取王位建立約克王朝。期間,包括亨利六世在內,第一代蘭公的所有合法(區別於私生)男系子孫全都因內戰而交代,只有亨利四世異母弟的兒子的外孫亨利·都鐸逃到法國,勉強成為蘭朝勢力的代理人,並在1485年的博斯沃思平原戰役中殺死約朝末代國王理查三世,建立

都鐸王朝,登基為亨利七世。理查三世曾為了自己登基宣佈亡兄愛德華四世的婚姻和子女非法,亨利七世就恢復愛德華四世妻兒的合法性,娶愛德華四世的長女伊麗莎白為王后,完成了蘭、約兩家的合流,後來又鎮壓了約朝其他包括最後的男系血脈在內的一些王位覬覦者,結束了內戰,更將分別象徵兩家的紅玫瑰和白玫瑰家徽組成了新的紅白玫瑰徽章。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亨利七世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約克的伊麗莎白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紅玫瑰

+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白玫瑰

=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紅白玫瑰


聯合兩家光聯姻還不夠,最好的結果是王位也由兩家共同的血脈繼承。

伊麗莎白為亨利七世生下四子四女,長子亞瑟是理所當然的太子,娶了西班牙的卡塔莉娜公主(即英語說的阿拉貢的凱瑟琳),但十七歲就去世了;伊麗莎白在生下小女兒後死於產後感染,而小女兒也沒能活下來。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亞瑟


亨利七世和伊麗莎白其他成年的子女是:長女瑪格麗特,次子亨利,三女瑪麗。

亨利七世為了政治需要,說服亞瑟的遺孀卡塔莉娜改嫁給新太子亨利。亨利登基為亨利八世後,卡塔莉娜按原計劃成為了王后。然而卡塔莉娜所生子女多夭折,只有一個女兒活下來。卡塔莉娜停止生育後,亨利八世倒是喜提了一個私生子里奇蒙公爵亨利,對這個獨子很是恩寵,同時尋求與已有十多年沒有生育的卡塔莉娜離婚。教皇克萊芒七世被卡塔莉娜的外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脅迫,不敢批准,亨利八世憤而破門出教自立安立甘宗,然而他和新王后安妮·博林也只有一個女兒活下來,又因感情破裂以安妮·博林出軌為由將其處決(王后出軌是叛國罪)。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亨利八世


不久,被視為王位繼承熱門的里奇蒙公爵也死了,這下亨利八世乃至整個都鐸王朝就連庶出的繼承人也沒有了,於是亨利八世又另娶簡·西摩,這位新王后終於如他所願,用生命生下了一個兒子。後來亨利八世又娶過三任王后,但都沒有新的子嗣。

所以亨利八世死時,他所有的嫡系血脈是分別由前三任王后所生的長女瑪麗、次女伊麗莎白和幼子愛德華。愛德華當然是太子,也就是未來的愛德華六世。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愛德華六世


不知是否預見到自己子嗣單薄會給後來帶來麻煩,亨利八世立下了遺囑:

一旦愛德華沒有後代,王位由瑪麗及其後代繼承;一旦瑪麗沒有後代,由伊麗莎白及其後代繼承;一旦伊麗莎白也沒有後代,由亨利八世的妹妹瑪麗·都鐸的後代繼承。

他把大姐瑪格麗特的後代跳了過去——早在亨利七世年間,這位大公主就因為政治聯姻被和親給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國王詹姆斯四世為王后,這一支顯然世代都會是蘇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顯然不希望自家王位落入蘇格蘭國王之手。而且當初他和大姐夫詹四也有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他登基不久,詹四就聯合法國討伐英格蘭,結果連屍體都被英軍帶回了倫敦。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瑪格麗特


而亨利八世的妹妹瑪麗雖然也曾嫁為法國王后,但並沒有生育子女,守寡後改嫁本國貴族薩福克公爵查爾斯·布蘭登,生下二子二女,但二子都早夭。後來薩公夫婦都去世了,薩公後妻所生的兩個兒子先後襲爵,但也相繼夭折,於是薩公的長女弗朗西絲的丈夫多塞特侯爵亨利·格雷就被封為新的薩公。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瑪麗


如前所述,弗朗西絲作為瑪麗長公主的長女,是僅次於亨利八世子孫的王位繼承人,再往下,就是她的三個女兒簡、凱瑟琳、瑪麗。弗朗西絲為她們爭取到了和國王子女比肩的地位。

亨利八世死後,愛德華六世的大舅舅愛德華攝政。愛德華六世的二舅舅托馬斯娶了亨利八世的遺孀凱瑟琳·帕爾。托馬斯為了爭權奪利,不惜和親生大哥對著幹,大國舅尋求讓小國王和法國或神聖羅馬帝國聯姻,二國舅就和格雷家合謀讓格雷家大小姐簡做王后。

簡和愛德華同年,但論輩分,則弗朗西絲是愛德華的表姐,簡是愛德華的表外甥女。

但凱瑟琳·帕爾因難產死後,二國舅便作死既遂了。格雷家雖然自辯成功,卻再沒底氣提把簡嫁給國王的事了。不久,諾森伯蘭公爵約翰·達德利鬥倒了大國舅,格雷家轉而和這位新貴結盟,強迫簡嫁給了諾公一個較年輕的兒子吉爾福德。

其實,諾公在下一盤大棋。愛德華六世還沒有娶妻生子就命不久矣,眼看都鐸王朝沒有了男嗣,只能由女王頂上。先王已經指定過了,下一位繼承人就是愛德華六世的長姐瑪麗。但諾公和愛德華六世一樣,都是新教徒。諾公決定了,絕不能讓王位落入天主教徒瑪麗手中。於是他說服愛德華六世寫下遺囑,以瑪麗、伊麗莎白的母親被廢為由廢除她們的王位繼承權——原本單出於阻止天主教徒登基的考量,諾公是沒必要跟新教教友伊麗莎白過不去的,無奈伊麗莎白拒絕了諾公推戴她的安排。

然後諾公又說服下一順位繼承人也就是他的親家弗朗西絲也放棄王位繼承權,這樣王位繼承權就落到了原本只排在第四位的簡頭上。愛德華死後,就由簡繼承了王位。

友情提示:被親戚關係繞暈了的朋友們如果不怕劇透可以往下看,小編已經備下了簡易的家譜關係圖。

遺囑下的第一個怨靈:簡·格雷(1554年)。

她沒做成王后,卻做了女王。然而,這兩個都不是她想要的。作為一個罕見的父母雙全的君主,她顯然只能活在夫家和孃家的陰影之下。她勉強拒絕同時加冕自己的丈夫為王。

簡的夫家和孃家沒空對她施壓,因為原本的天選之人瑪麗不樂意了,寫信說要向簡討還一切。樞密院原本派簡的父親薩公去抓瑪麗,簡不願意父親離開自己,於是換了簡的公公諾公去。結果諾公前腳剛走,樞密院就反水了。雖然瑪麗是天主教徒,但因為她和母親的遭遇深受英格蘭人的同情,她獲得了他們的支持。

結果,薩公才當了9天的女王之父就不得不親自勸女兒脫下王袍。簡一點也沒有捨不得,如釋重負。然而,政治是無情的。

新王瑪麗一世登基之初只是殺了諾公,並沒有想搞鬥爭擴大化。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瑪麗一世


然而第二年廢王簡的父親薩公捲入了一場旨在反對瑪麗嫁給西班牙王費利佩二世的叛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同時也是西班牙王卡洛斯一世,費二是他在西班牙的繼承人,也就是瑪麗的表侄。

掌握四門外語、熱愛讀書的簡在十八歲的年紀就這樣無辜地給自己的父親陪了葬。雖然她不想死,但也不願為此改宗天主教。為了避免簡的高傲、美麗和無辜喚起群眾的同情心,有關部門改公開處決為秘密處決。雖然簡的婚姻是被粗暴地包辦的,但當她看到丈夫的無頭屍體時還是哭喊出了他的名字……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從登基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到死亡


遺囑下的第二個怨靈:弗朗西絲·布蘭登(1559年)。

瑪麗一世念在血親之情和玩伴之情饒恕了表妹弗朗西絲,然後弗朗西絲就罔顧喪夫喪女之痛,很快尋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國人大跌眼鏡。弗朗西絲再婚所生的孩子沒有成活的,所以她初婚所生的其他兩個女兒凱瑟琳和瑪麗仍然是靠前的王位繼承人。

瑪麗先前曾作為廢后之女被迫伺候異母妹伊麗莎白,登基後對伊麗莎白也多有猜忌,一度囚禁後者於倫敦塔並迫使其改宗天主教,但未能生育的事實迫使她遵照遺囑傳位給伊麗莎白。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登基後當然恢復了自己的新教信仰,這下,天主教徒又不樂意了,尤其是蘇格蘭這一支。這時,蘇格蘭的王位已經傳到了詹四和瑪格麗特長公主的孫女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天主教徒就宣稱這位蘇格蘭女王才是英格蘭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伊麗莎白這樣的廢后之女應該靠邊。

不只是天主教徒,身為新教徒的弗朗西絲也一直歧視伊麗莎白廢后所出的身份,伊麗莎白也就投桃報李,對她的王位繼承人身份不予官方確認。

反正弗朗西絲活不過她。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弗朗西絲·布蘭登


遺囑下的第三個怨靈:凱瑟琳·格雷(1568年)。

弗朗西絲死後,因為她的長女簡已經壯烈,王位的推定繼承人就輪到了她的次女凱瑟琳。伊麗莎白也有意讓凱瑟琳做繼承人。但是,萬萬沒想到,凱瑟琳觸動了伊麗莎白女王的逆鱗——她秘密和愛德華六世的大舅的長子赫特福德伯爵愛德華結婚了,直到肚子藏不住了才自首。這樣不但伊麗莎白意圖以凱瑟琳政治聯姻的意圖成為泡影,而且衍生出他日生下男孩的凱瑟琳被擁戴為王的可能性。而伊麗莎白雖然曾有和法國王弟阿朗松公爵等人結婚的計劃及和諾公年長的兒子萊斯特伯爵羅伯特等傳出緋聞,卻一生未婚。

伊麗莎白將凱瑟琳夫婦關進倫敦塔。沒想到倫敦塔的工作太過人性化了,凱瑟琳不但平安生下本就懷上的長子,後來還生下次子。於是伊麗莎白下令將凱瑟琳夫婦永久隔離。凱瑟琳不久病死,年僅二十九歲。因為婚姻被宣佈為非法,她的兩個兒子喜提私生子身份,無法要求王位繼承權。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凱瑟琳·格雷


於是王位繼承權橫向傳遞到了她的三妹瑪麗·格雷。

遺囑下的第四個怨靈:瑪麗·格雷(1578年)。

和母親和姐姐們相比,瑪麗和王位的距離更遠,聯繫更淡薄。而且,她和二姐犯了一樣的錯誤:私自結婚,而且嫁的是有六七個孩子的大叔。因此她也領到了同樣的懲罰,直到丈夫去世才重獲自由。

瑪麗享年三十四歲,因為唯一的婚姻太奇葩又受到人為阻礙,也就沒有後嗣。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瑪麗·格雷


弗朗西絲·布蘭登這一支暫時地沒有繼承人了。

之所以說暫時,是因為後來有反轉,只是已經無關大局。

遺囑下的第五個怨靈:德比伯爵夫人瑪格麗特·斯坦利(1596年)。

上回書說到,弗朗西絲有個妹妹埃莉諾。德比伯爵夫人瑪格麗特·斯坦利正是她唯一存活的子女。1578年瑪麗·格雷死後,德比伯爵夫人就成為根據亨利八世遺囑的王位繼承人了。

1579年,瑪格麗特得知伊麗莎白和法國王弟阿朗松公爵正在談婚論嫁。顯然,一旦伊麗莎白成婚乃至生子會導致瑪格麗特繼位希望渺茫。所以她強烈反對,並因此被彈劾圖謀巫蠱乃至毒殺伊麗莎白。在那個年代,弒君是重罪。

雖然最終沒有獲罪,但她的醫生作為巫蠱者被處決,她也直至1596年去世也沒能重獲王寵。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簡單的家譜圖


粗體:英格蘭國王

黃色:非正常死亡

方框:被欽定的人

不是遺囑下的怨靈:瑪麗·斯圖亞特(1587年)。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上回書說到,天主教徒認為出自都鐸大公主一支的瑪麗·斯圖亞特比伊麗莎白更有資格當英格蘭國王,甚至呼為瑪麗二世。

外邦人只知道長幼有序,覺得伊麗莎白沒有王位繼承權,亨利八世已經絕嗣了,就該大姐的後裔繼位,才不管你英格蘭先王的遺囑呢。

但是瑪麗·斯圖亞特因在本國政鬥中失勢而禪位給還是嬰兒的兒子詹姆斯六世後選擇了逃到英格蘭,落入了伊麗莎白的控制,一去十八年。

出於禮節,伊麗莎白與瑪麗女王姐妹相稱,但實際上她們是表姑侄。

當陰謀論上升到一定程度,瑪麗女王也就步了簡女王的後塵。

遺囑下的第六個怨靈:安妮·斯坦利。

由於瑪格麗特·斯坦利的長子費迪南多先死,瑪格麗特的王位繼承權傳給了費迪南多的大女兒安妮。

但是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時,安妮只是一個二十四歲的未婚少女,已經沒有力量和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抗衡。作為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斯繼承了對英格蘭王位的權利,並且得到了伊麗莎白執政班子的支持。

由於瑪麗女王的丈夫達恩利勳爵亨利是遠支宗室,所以斯圖亞特王朝仍然在延續。巧的是達恩利是瑪格麗特長公主和後夫的外孫,所以達恩利和瑪麗雖然彼此同姓,但更準確的關係是表姐弟。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達恩利


作為最終的贏家,詹姆斯六世即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是個狠人,當伊麗莎白建議放他母親瑪麗回蘇格蘭和他共治時,他選擇了拒絕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英格蘭和蘇格蘭實現了共主,但並未合體,兩個國家仍然各自按原有的體制運轉。

安妮·斯坦利的第二段婚姻十分狗血,有家暴,有出軌,還鬧上了法院,最後丈夫被處死,自己身敗名裂,全然沒有曾經王位繼承人的樣子。

人算不如天算,隨著時局的發展,亨利八世的遺囑的後半段最終成為了廢紙。

直到數百年後,劇情出現了反轉。

反轉和安妮·斯坦利沒有關係,她最後一個有據可查的後人已經於1826年去世,雖然她妹妹弗朗西絲一直有可考的後人,但王位繼承權對他們來說已是傳說。

故事還要從當初娶了凱瑟琳·格雷的公子哥說起。

這位赫特福德伯爵愛德華·西摩後來也曾再娶,但似乎從未忘記曾經共患難的原配,一直尋求給自己的初婚平反。也許他也是為了尋求為自己的兒子爭取王位繼承權。

他做到了;他的兒子甚至長孫都沒活過他,但他終於可以把爵位傳給已成合法男嗣的次孫,到了地下也可以給原配一個交代了。

只是這一切都發生在伊麗莎白一世死後,無以改變斯圖亞特王朝已成英蘇共主的事實。

西摩家只能默默地繁衍,直到光榮革命又一次改變了王位傳承的規則,直到奇蹟出現。

喬治六世國王的王后伊麗莎白·鮑斯-萊昂正是凱瑟琳·格雷的後裔,而且生下了伊麗莎白二世。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被亨利八世的遺囑欽定的王位繼承人們被嫌棄的人生


回來了,都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