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從80到6000元!藥中茅臺阿膠再度漲價,然而業績卻帶不動了

精彩內容

眼看2018年已經進入尾聲,每逢年底就漲價的阿膠果然躲不過命運的安排:12月21日,東阿阿膠發佈公告稱,為推動阿膠行業可持續發展,結合公司投入和市場供需情況,自公告之日起,公司重點產品東阿阿膠出廠價上調6%。公開數據顯示,2001年東阿阿膠的阿膠塊零售價僅為每公斤80元,今年3月已經漲到5996元,新一輪調價後,東阿阿膠阿膠塊的零售價將突破6000元。

近9年提價15次,業績增速卻放緩

表1:東阿阿膠最近9年產品調價情況一覽


17年,從80到6000元!藥中茅臺阿膠再度漲價,然而業績卻帶不動了


17年,從80到6000元!藥中茅臺阿膠再度漲價,然而業績卻帶不動了



據上市公司公告統計,最近幾年,東阿阿膠提價的次數已經沒有前幾年頻繁,2016-2018年三年間每年僅在年末提價一次(2018年3月曾有媒體報道稱250g東阿阿膠零售價調整至1499元,因沒有最終發佈公告,本文暫不統計在內)。

圖1:2015-2018年東阿阿膠的業績情況(單位:億元)


17年,從80到6000元!藥中茅臺阿膠再度漲價,然而業績卻帶不動了



頻繁提價的背後,曾經帶動業績一路飆漲,但最近幾年,東阿阿膠的營業收入以及淨利潤的增速逐年放緩。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3.84億元,同比下降2.16%;淨利潤12.25億元,同比下降1.73%。從趨勢來看,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提價策略帶動業績開始失效,是提價後產品不受待見了嗎?

阿膠需求穩定增長,東阿阿膠市場份額持續走高

圖2:2015-2017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中成藥阿膠的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17年,從80到6000元!藥中茅臺阿膠再度漲價,然而業績卻帶不動了


(來源:米內網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競爭格局)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在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阿膠一直都是TOP1產品,2017年銷售額破60億元,增長率為4.73%。在劑型方面,浸膏劑/煎膏劑佔99.3%,散劑、顆粒劑佔0.69%,溶液劑佔0.01%。

圖3:2015-2017年TOP5企業市場份額情況


17年,從80到6000元!藥中茅臺阿膠再度漲價,然而業績卻帶不動了


(來源:米內網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競爭格局)


TOP5企業中,市場份額超過10%的企業有東阿阿膠以及山東福牌阿膠。最近幾年,東阿阿膠多次提價引發市場熱議,然而阿膠的市場需求持續走高,加上品牌效應深入民心,帶動東阿阿膠的產品量價齊升,市場領軍地位屹立不倒。

對於品牌打造,東阿阿膠確實費了一番功夫。近年來,東阿阿膠對阿膠文化不斷進行深挖:整理阿膠膏方、創新文化營銷模式、持續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活動,由淺入深推廣阿膠滋補養生理念。在最新公佈的2019年CCTV國家品牌計劃中,東阿阿膠再次入選,成為連續三年入選的醫藥企業。

2017年4月24日,國務院同意設立“中國品牌日”,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品牌打造成了企業新的發展方向。

提價=價值迴歸,東阿阿膠走的是怎樣的“套路”?

與此前歷年漲價的緣由類似,本次提價也是因為原材料驢皮供應緊張。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對媒體表示,一方面因國內驢皮存量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對假阿膠的檢測已經堵住了全部的漏洞,此前曾有阿膠混有馬皮和騾皮的傳聞,現在通過這項檢測技術已經能把控產品的質量,“這意味著驢皮會更加緊張”。

原材料供不應求,確實對成本帶來較大影響,產品提價易無可厚非。然而,自2005年秦玉峰執掌東阿阿膠之後,大力推行的“價值迴歸”戰略也成為了提價“冠冕堂皇”的理由:“東阿阿膠的漲價是價值迴歸,目標價位為6000元/斤”,秦玉峰的“價值迴歸”理念是這樣計算的,清朝時每斤阿膠交稅銀一兩七錢,按此換算,到現在阿膠的價格應該在4000-6000元/斤。經過本輪提價,已經達到了目標價位,是不是以後就不再漲了?目前並沒有任何消息可以證實。

阿膠一路漲價,為何篤定消費者還能接受,還願意去買?在秦玉峰看來,價值迴歸最終得落地在產品的品質和服務上,“讓更多現代人能分享到傳統滋補上品,才是最大的價值所在”。據年報資料顯示,最近幾年東阿阿膠以“阿膠+”戰略推動優化價值迴歸,不斷開發服用方便、學術標準的產品,原料保持內外掌控並全過程溯源。阿膠持續轉向高端滋補客群,推動純銷增長、份額提升,深耕重點區域市場;複方阿膠漿定位氣血雙補,利用氣血雙補傳統認知,持續開創氣血保養廣譜消費;阿膠糕繼續開創都市白領女性,拓展產品線上銷售。

除了不斷提升國內消費者的滿意度,東阿阿膠還在2018年在11月26日與韓國人參公社(正官莊)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作為全球化的新起點。秦玉峰表示,雙方將通過技術、研發、渠道等全面合作,幫助東阿阿膠進入韓國乃至全球市場。“未來東阿阿膠將立足國內,面向全球,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

消費者對於產品漲價,主觀上是較為敏感的,然而當產品“物有所值”時,消費者心中的天平則更傾向於品質。阿膠歷年的漲價潮並沒有擊退消費者的購買慾,一方面是需求所致,另一方面也歸功於產品質量。從市場情況來看,東阿阿膠的價值迴歸,給企業帶來了產品技術升級的機遇,也成就了品牌的全球化進程。但從公司業績來看,通過提價帶動的成效逐漸減弱,未來公司又有哪些新策略?阿膠走進韓國的後續又將如何?我們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