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從巔峰跌入深淵是咋啦?歷年財報早露端倪,是你沒有察覺


曾經的績優股上市公司東阿阿膠,連續盈利27年後在2019年首度虧損,這的確讓人很驚奇。2018年東阿阿膠盈利達到了20億的頂峰,次年就出現4.5億的鉅虧。實際上只要我們仔細查閱分析東阿阿膠以往的財務年報,也許會發現這家公司業績變臉的一些徵兆,但沒有想到的是形勢會如此嚴峻,2019年財報直接虧了。

東阿阿膠業績變臉,財務報表中四組數據已經給出了最直觀的信號警示。

信號一、收入增長停滯

2015年上市公司銷售收入增長了36%,2016年、2017年也實現了16%左右的增長,但2018年公司收入突然下降3400萬。對於一家年收入超過70億的上市公司而言,幾千萬的收入調節空間還是有的。但恰恰因為三千多萬元的收入,導致上市公司2018年收入較2017年減少5‰,這個信號恰恰暗示了東阿阿膠的收入遇到了瓶頸,增長遇到麻煩。2019年財報顯示東阿阿膠收入被腰斬,降幅達到60%。

東阿阿膠從巔峰跌入深淵是咋啦?歷年財報早露端倪,是你沒有察覺

信號二、經銷商欠款大幅增加

銷售貨款回收是衡量一下銷售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一個強勢品牌的銷量正常來講是比較好的,那麼它會多采取"先款後貨"的的方式進行銷售,欠款的客戶相對比較少,例如老乾媽、海天醬油都存在大量的預收貨款,而東阿阿膠恰恰相反。它的應收貨款是逐年增加,2017年之前,公司的應收貨款都沒有超過5個億,但2017年應收貨款突然翻倍達到10.5億。2018年應收貨款再次翻倍達到24億,而同期2017年的銷售只比2016年增加16%,2018年收入反而出現了5‰的下降,說明企業銷售確實遇到困難,財務報表連維持1%的收入增長都無法做到。為了保證2018年收入不下降,東阿阿膠採取大額賒銷的方法導致當年應收賬款激增14億。

再看一次預收貨款,從2015年開始,東阿阿膠的預收貨款始終在4億上下浮動,說明東阿阿膠的強勢地位正逐步喪失。

東阿阿膠從巔峰跌入深淵是咋啦?歷年財報早露端倪,是你沒有察覺

信號三、庫存積壓嚴重

庫存的變動通常反映企業的管理效率,也會反映企業市場銷售情況,產品在市場銷售暢通,存貨的週轉速度應當是比較快的,並呈現庫存金額的增長速度低於收入的增長速度。恰恰相反,東歐國家最近幾年收入逐漸放緩,但是,企業的庫存是逐年增加存貨的週轉,速度是逐年下降,2019年財報反映存貨餘額達到35億,當年存貨只銷售了15.5億,按照如此庫存消化速度,東阿阿膠一點生產都不幹,都需要兩年才能消化完,這也從側面反映東阿阿膠的庫存積壓有多少嚴重,因此上市公司在"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會提到主動去庫存、控制發貨。

東阿阿膠從巔峰跌入深淵是咋啦?歷年財報早露端倪,是你沒有察覺

第4四個信號:價漲量滑

東阿阿膠年報中沒有披露它的銷量,但是我們可以從公司歷年出廠價與收入進行對比,大致可以推斷東阿阿膠銷量的變化趨勢。如下圖,東阿阿膠出廠價年年上漲,伴隨而來的是銷量持續下跌,漲價有多個快銷量跌幅就有多快。

東阿阿膠從巔峰跌入深淵是咋啦?歷年財報早露端倪,是你沒有察覺

阿膠漲價之初還可以是價值迴歸或者物價上漲,東阿阿膠的阿膠產品提價幅度遠遠超過了物價上漲。據統計,從2005年開始阿膠價格連續15年上漲,2014年更是上漲了82%,出廠價在15年間從196元/kg飆升至3858元/㎏,漲了將近20倍,高高的售價超出了消費者的承受能力,也偏離了阿膠應有的價值,最終消費者用腳踢票,為了消化渠道上的庫存,東阿阿膠不得不面臨銷售收入大幅下跌的陣痛。

希望東阿阿膠通過新的營銷策略,挽回失去的消費者。

東阿阿膠從巔峰跌入深淵是咋啦?歷年財報早露端倪,是你沒有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