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产业链,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

重构产业链,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

重构产业链,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

全球经济变革、新一轮技术革命等已经导致制造业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国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这就推动全球产业正在面临新的分工调整,其中全球产业价值链也开始重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制造的再辉煌应该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先行者,率先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领军者。

先进制造业应该是我国制造业优秀声誉的综合,是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一个标志、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作为一个标志,“先进制造”其实是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的反映,体现了当时我国制造业、尤其是工业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的全国领先,以及在工业设计的领先、产品质量的领先。因此提升“先进制造”的全球影响力,关键是重塑我国制造业的辉煌,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成为全球价值链上的领军者。

全球价值链正在面临调整与重组,我们要如何面对

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表面上看是两国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但本质上是两国在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未来发展与竞争上的“角力”。

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全球的竞争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产业的竞争、也是创新的竞争。我国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小,而且有些产业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部分高端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都掌握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

1、我国正处在一个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即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以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爆发的新时代,新技术革命与消费变化将促进形成新型经济体系,即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智能生产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为了实现智能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与服务这一目标,从而满足消费者全新的个性化需求。这一体系的核心,正是新一代先进制造业。

重构产业链,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

2、目前美国、德国等制造业传统强国,已经从自身的优势领域中切入到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方面大力投入迅速发展,积极引导智能技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进步,引导生产方法与模式的创新,进而谋求在未来全球产业体系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继续成为有竞争力的领导者。

中国制造业需要深入开展价值链合作

我们谈“先进制造业价值在哪里”这个话题,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完全由“中国企业生产制造”的含义,而是在全球、全国制造业价值链新型分工的基础上通力合作生产的结果。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产品与服务生产与提供应用、而且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资本 制造”在重塑产业。

重构产业链,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

纵观全球,无论在德国还是中国,物流占据了几乎40%的生产活动,可以说工业4.0时代就是智能升级成为制造业智慧变革的关键。对于企业战略决策以及未来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德美不同,现阶段,我国制造行业发展正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在工业2.0阶段,部分企业处于工业3.0阶段。在迈向工业4.0的道路上,我国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解决布局工业4.0、推广工业3.0、补课工业2.0并联推进的问题。虽然在需求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推进智能制造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智能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2016年,工信部批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共144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正在推进当中。一些大型企业已重新定义和构建了自身的研发、生产和供应链体系,在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实现了个性化交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资产利用率。据统计,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1%左右,而发达国家约为35%至40%;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只有3000多美元,居全球第54位,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三分之一;在我国企业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仅占11.9%,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少。

制造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如何构建智慧的产线与工厂?如何终结物流痛点?如何构建价值体系,真正实现计划与执行的协同?如何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服务?如何实现价值链上不同资源的整合,实现端到端的集成与互联?为了帮助制造企业答疑解惑,为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与启发,我们携手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企业及优秀供应商,将于2018年9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制造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论坛”,意在搭建助力中国制造业智能升级、智慧创新的全方位交流平台,帮助制造企业拨开迷雾,解读如何推进智能制造及构建智慧供应链,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新未来。

——END——

重构产业链,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