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補貼大退潮:宇通客車股價腰斬,要“裸泳”了?

導讀:就算你沒聽過宇通客車的名字,你也可能乘坐過宇通客車,作為中國最大的客車企業之一,多年來宇通客車的業績和銷量都令人稱歎。

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退補政策落地,宇通客車的業績和銷量雙雙呈現下滑趨勢,這家客車行業龍頭企業,應該如何度過資本寒冬?

曾經的“中原霸主”

宇通客車(600066.SH)是集客車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製造企業,專注汽車業務20年,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汽車行業龍頭企業。

宇通客車1997年登陸上交所,上市20年公司業績取得25%的複合增長,自身股價漲幅也高達40倍,成為各路資金爭相追捧的大牛股之一,被外界譽為“中原霸主”。

值得一提的是,宇通客車旗下的宇通工業園是目前世界單廠規模最大的大中型客車生產基地,旗下的宇通客車新能源廠區則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客車基地。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在宇通客車的總體業務佈局中佔有重要位置。


百億補貼大退潮:宇通客車股價腰斬,要“裸泳”了?


(宇通新能源客車)

有專業生產基地做後盾,宇通客車近年來產銷情況都不錯。2012年-2017年,宇通客車生產量分別為5.14萬輛、5.77萬輛、5.93萬輛、6.76萬輛、7.1萬輛和6.72萬輛;銷售量分別為5.17萬輛、5.61萬輛、6.14萬輛、6.7萬輛、7.1萬輛和6.76萬輛。

宇通客車產銷量連年增長,公司業績也水漲船高。2012年-2017年,宇通客車營業收入分別為198億元、222億元、257億元、312億元、359億元和332億元;歸屬淨利潤分別為15.5億元、22.6億元、26.1億元、35.4億元、40.4億元和31.3億元。

但是,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宇通客車產銷量與公司業績在2015年迎來爆發,2016年達到頂峰,之後便開始回落,而這與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政策變動息息相關。

產銷、業績連年下滑

2015年年報顯示,宇通客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31%;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35.31%。相較2014年營業收入與歸屬淨利潤15%左右的增長率,2015年公司業績尤其淨利潤漲幅驚人


百億補貼大退潮:宇通客車股價腰斬,要“裸泳”了?


到了2016年,宇通客車營業收入和歸屬淨利潤雙雙達到了歷史頂峰,但公司業績增速則明顯放緩,營業收入增長率下降為14.87%,歸屬淨利潤增長率下降為14.38%,這個漲幅甚至還不及2014年。


百億補貼大退潮:宇通客車股價腰斬,要“裸泳”了?


到了2017年,宇通客車業績增速再次下滑,並且首次呈現負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33%,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22.62%。

與此同時,宇通客車當年生產量為6.72萬輛,同比下降5.29%;銷售量為6.76萬輛,同比下降4.82%。這也是自2012年以來,6年內宇通客車首次出現產銷量下滑的情況

其中,宇通客車生產新能源汽車25065輛,同比下降5.60%;銷售新能源汽車24865輛,同比下降7.41%;新能源汽車收入160.2億元,同比下降14.3%。

由此可見,宇通客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下滑,直接拖累了2017年的公司業績。

新能源汽車退補

表象之下的深層原因,則是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的變動。年報顯示,2015年宇通客車收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為68.6億元,是當年歸屬淨利潤的2倍;2016年收到的補貼金額為99.5億元,比當年歸屬淨利潤的2倍還要多。

由此可見,宇通客車2015年、2016年業績大漲,基本是靠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高昂財政補貼做支撐,甚至可以說宇通客車的業績是靠財政補貼托起來的。

但是,到了2016年下半年,新能源車企大肆騙補的行為引發財政部高度關注,金龍客車、奇瑞汽車等5家車企因“騙補”受到懲罰,新能源汽車退補政策也隨之而來。

在此利空消息影響下,包括比亞迪、中通客車、江淮汽車在內的多家涉及新能源汽車業務的車企,都在短時間內出現業績大幅下滑現象,宇通客車也未能倖免,2017年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出現負增長。

2018年新能源客車的補貼縮水幅度,在2017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非快充類純電客車每輛補貼上限從30萬下降到18萬,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從20萬下降到13萬,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則從15萬下降到7.5萬,幾乎可以用“跳崖式”來形容

百億補貼大退潮:宇通客車股價腰斬,要“裸泳”了?


在此背景下,宇通客車業績下滑的現象很難得到改善。據宇通客車最新公佈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3.74億元,同比增長2%;歸屬淨利潤11.98億元,同比下滑37.04%。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過度依賴政府補貼是宇通客車業績下降的主因。實際上,面對業績持續下滑的現象,宇通客車仍將希望寄託在財政補貼上。

今年4月,宇通客車收到鄭州市財政局轉支付的公司應收2016年國家新能源汽車第二批推廣補貼款58.60億元,其中27.1億元直接衝減應收賬款。宇通客車坦言,本次收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對公司現金流產生積極的影響。

長遠來看,新能源客車財政補貼“退坡”,對整個汽車行業將起到洗牌效果,形成優勝劣汰的良性競爭,宇通客車等頭部企業將會是最終的受益者。但是,短期來看,公司業績承壓也在所難免。

鉅額分紅引質疑

除了受到新能源客車補貼“退坡”的利空影響,宇通客車內部的一些問題也對公司穩定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上市以來,宇通客車一直保持高分紅的傳統,自1997年上市至今,宇通客車現金分紅累計高達116.11億元,令人羨慕的同時,也引發外界質疑。

2017年宇通客車累計分紅11.1億元,但時間往前推發現,宇通客車的分紅額度一次比一次大。2016年分紅22.14億元,佔當年淨利潤的54.75%,2015年、2014年分紅分別為33.21億元、14.77億元,佔當年淨利潤的93.94%、56.55%。

遠的不說,最近4年宇通客車的分紅累計達到81.22億元,在這80多億的鉅額分紅中,究竟誰獲利最多?

那就要看一下宇通客車的股權關係了。宇通客車第一大股東是宇通集團,近年來其

持股比例由18.92%持續上升至37.19%,近4年合計分得現金紅利近30億元。

而宇通客車的董事長兼實控人湯玉祥和7名合夥人,共計持有宇通集團85%的股權,湯玉祥又通過億仁實業持有宇通集團15%的股權,在分紅中自然獨享優勢,也因此身價倍增。


百億補貼大退潮:宇通客車股價腰斬,要“裸泳”了?


(宇通客車股權關係)

結語

內憂外患之下,宇通客車當前處境並不樂觀,股價變動就是最直接的反應。2018年以來,公司股價已經從最高價25.28元,跌跌撞撞走到了歷史新低10.46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股價累計跌幅57.36%


百億補貼大退潮:宇通客車股價腰斬,要“裸泳”了?


當前宇通客車的產銷量並未出現明顯改善。10月8日,宇通客車公佈9月份產銷數據快報。快報顯示,宇通客車今年前9個月累計生產客車41923輛,同比增加2.08%;累計銷售客車39541輛,同比下降4.11%

宇通客車2018年三季報公開後,公司業績再次下滑。與此同時,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情況也被曝光。其中,證金公司由半年報的持股4.59%,減持到持股4.29%,雖然減持力度不大,但信號作用明顯。

作為曾經的“中原霸主”,宇通客車近年來的處境難言樂觀。當然,宇通客車也在努力調整業務方向,最近正在籌備成立物流公司,但從汽車領域跨界到物流領域,未來發展前景還難有定論。就像那句俗語說的一樣:大象轉身,談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