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爱恋里的“九曲十八弯”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首红极一时的公益歌曲,描绘了老来相伴的幸福,子女绕膝的快乐,歌词中的景象想必是无数人理想的晚年生活图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追求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再次走入婚姻的围城。与此同时,在全国离婚率逐年上涨的情况下,老年人离婚的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之势。根据海淀法院不完全数据统计,1980年,50岁以上的离婚人群占该院全部离婚案件的9%;2001年占12%;2003年占14.7%,到了2015年,60-70岁的退休老人离婚案约占全部离婚诉讼案件30%。在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41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老龄化社会已经逐步到来的时代,关注老年群体,直面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思考晚辈的应为应不为,或许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追求共同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绕不过的“退休之痒”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对100岁的老夫妻闹离婚闹到法庭。法官问你们都结婚82年了,为何还要离婚,老头回答说:我们都觉得再也没有生活在一起的理由了,我们孩子都死了。玩笑虽是舶来品,但在我国,“黄昏散”并不鲜见。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当前60-70岁的退休老人离婚诉讼案件可占当年全部案件的30%-40%。在其他省市,也并非少数。如湖北省的刘女士父亲,年初刚退休,就在家里声明要同母亲离婚。刘女士的父亲心思细腻,母亲性格火爆,两个人的生活在二三十年间经历了“唇枪舌战”“你爱怎样就怎样”“各自为营”几个阶段,直至刘女士和弟弟长大。父亲退休之后终于严正声明“我早就和你妈妈没有感情,以前你们还小,我只有忍着,现在儿女都大了,我要寻找自己的幸福。”刘女士一度陷入沉思,既有对父亲的矛盾,也有对母亲的苦恼,当然还有对两位老人感情结束之后各自可能面临的家庭重组等方方面面的担忧。最终,在多次沟通之下,刘女士的父母和平分手。刘女士父亲的态度只是千万个家庭的一个缩影,为了子女的未来,父母愿意将就、凑活。当他们觉得尽到抚养义务,可以放心地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时,有勇气的人,如刘女士之父,选择离婚。古语说,“宁毁十座桥,不毁一桩婚”,在社会发展初期,刘女士父亲的选择在常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不过,正如现行《婚姻法》的真谛“婚姻自由”,《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精髓“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一般,已经步入21世纪的今天,尊重个人婚姻意愿是最重要的。作为子女,在详细了解全力沟通之后,若老人坚决离婚,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给他们提供最坚实的依靠或许是我们能够给予长辈最好的关爱。

躲不开的“亲情绑架”

2017年,《我的前半生》火遍了大江南北。女主角罗子君的母亲,国民“丈母娘”薛珍珠女士曲折动人的“黄昏恋”曾感动无数观众。其实,薛珍珠女士的遭遇在现实中格外常见,子女因为关爱父母、担心父母,对于父母找老伴、找依靠,大都秉持不支持甚至反对的态度。两年前,常州金坛一位古稀老人,为了感谢照顾自己多年的同居老伴刘某,毅然与其登记结婚,结果遭到子女的反对。老人的儿子认为父亲因中风,意识并不清晰,刘某觊觎其父亲的财产,带父亲登记领证结婚目的是为了侵占财产,甚至在父亲病故后分割遗产,故将两位老人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两位老人的婚姻关系无效。庭审过程中,刘某提交了老人书写的证明,其中载明其是为了感谢刘某自愿与其结婚。最终,法院驳回老人儿子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借此案例,想分享的是,当人老去,对生活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找保姆”“找依靠”的想法固然听起来显得有些刺耳,但确是老年人真实的生活需求。所以,不盲目干涉老年人的婚姻,切莫以“爱你”之名随意阻拦,多点时间倾听老人的心声,提出中肯建议许是最好的孝顺方式。

意料外的“走婚之殇”

目前,在“黄昏恋”人群里,有一种别样的形式,称之为“走婚”。再婚老年人双方为了避免财产争议的产生,只选择同住。现实中,黄大爷的老伴去世后,雇佣了同样丧偶的李大妈做保姆。两人日久生情,但结为夫妻又心存顾虑。所以选择同住。在一次共同外出游玩时,黄大爷死亡。事故责任方赔偿了22万元,李大妈据为己有。黄大爷的儿子便向李大妈索要赔偿款。李大妈认为自己是同居者,赔偿金其有权利使用。最终,黄大爷的儿子将李大妈告上法庭。法官根据《婚姻法》的规定,认定黄大爷和李大妈系同居关系,同居期间财产不发生法律上的共有关系。因此,针对黄大爷的赔偿款应由其儿子继承。

或许基于对子女的关爱,或是为了避免后续纠纷的产生,走婚是想要寻求情感寄托的老人能够选择的顾全大局最好形式。然而,婚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共生。婚姻法的存在就是为了给正常的婚姻关系最正当的保护。同居则不然。所以,从理性的角度而言,再婚时提前签订夫妻财产协议才是更可行的选择。

婚姻,是世上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之一。围城里的喜怒哀乐,需要亲身经历才能有所领悟。这个过程,需要勇气、需要经历、需要耐力。有些人,走到人生下半场,累了,不想继续。更多的人,在经历遭遇之后,想要重新走进这座围城,寻找新的可能。无论如何,生而为人,我们都有争取自己幸福的权利,不论你30岁、50岁还是80岁。所以,尊重长辈,聆听意见,给出理性的建议,是我们作为子女、作为晚辈都应该学会的事情。

黄昏爱恋里的“九曲十八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