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的“智能型”復興號:用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

京张高铁的“智能型”复兴号: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

中國鐵路科技創新成就展出的京張高鐵復興號實體樣車。 人民網 圖

12月22日,中國鐵路科技創新成就展在北京國家鐵道試驗中心開幕,時速350公里17輛長編組、時速250公里8輛編組、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京張高鐵復興號實體樣車等多款復興號新型動車組首次公開亮相。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2月24日記者在現場瞭解,京張高鐵採用的智能動車組定位為復興號的智能型,以現有“復興號”CR400BF型動車組為基礎,通過運用現代最新科技,力求在智能化、安全舒適、綠色環保、綜合節能等方面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據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波介紹,為建設好智能京張高鐵,鐵路部門積極採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BIM等先進技術,精心設計、精心組織和精心施工,著力建設精品工程,突破智能建造、智能裝備和智能運營關鍵技術,全面提升鐵路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客運服務的現代化水平。

中國鐵路總公司按照“標準配置+奧運配置”的思路,在充分考慮中國元素、奧運精神、百年京張文化傳承以及前期眾創成果等要素的基礎上,組織優化設計形成了“鷹隼”和“旗魚”頭型方案和“龍鳳呈祥”“瑞雪迎春”兩種外觀塗裝方案,分別為銀紅金色和藍白色。

目前,冬奧會期間將採取哪種塗裝還未最終揭曉,屆時將二選一,2019年上半年完成調試及試驗驗證。

此外,張波介紹,此次亮相的17輛編組超長版CR400AF-B型和CR400BF-B型復興號動車組全長439.9米,載客定員1283人,載客能力較16輛編組提升了7.5%,可多承載90人,全部增加在二等坐席。商務座22人、一等座148人、二等座1113人,最高運營速度為350公里/小時,列車總長439.8米,車體材質為鋁合金。

該車型全面適應車站站臺長度、檢修設施、變電所容量等既有設施條件,其檢修維護技術與既有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一致,車體、轉向架、牽引等系統及部件可實現通用互換。將於2019年1月5日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時,安排在京滬高鐵上線運營,可進一步提升京滬高鐵等繁忙幹線的運輸能力,緩解春運壓力。

到2018年底,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2.9萬公里,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成為世界上高鐵里程最長、運輸密度最高、成網運營場景最複雜的國家,中國高鐵動車組已累計運輸旅客突破90億人次,成為中國鐵路旅客運輸的主渠道,中國高鐵的安全可靠性和運輸效率世界領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