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了解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基本信息

以太坊(英语: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又称“以太币”)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称为“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得以开始发展。2016年五月,纽约时报指出以太坊的采用仍在初期阶段,并可能遇到让成长率减缓的技术或法律问题。许多比特币支持者认为以太坊比比特币复杂,所以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安全问题。报导也指出这个系统复杂到熟知这个系统的人也很难用普通人的语言来描述它。

微软和 ConsenSys(一间以太坊公司)合作,在 Microsoft Azure(一个云服务平台)上提供第三方开发的区块链工具,包括交易股票和跨境支付等用途。卢森堡交易所在2016年10月开始提供用以太坊产生的数字签名来证明文件的真实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使用以太坊将新加坡元数字化。

三分钟了解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分布式应用。 Ethereum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众筹,公司管理, 合同和大部分的协议,知识产权,还有得益于硬件集成的智能资产。

以太坊将使用混合型的安全协议,前期使用工作量证明机制(POW),用于分发以太币,然后会切换到权益证明机制(POS)。自上线时起,每年都将有0.26x,即每年有60102216 * 0.26 = 15626576个以太币被矿工挖出。转成POS后,每年产出的以太币将减少

三分钟了解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发展历程与路线

三分钟了解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2013年12月31日,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启动了项目。

2014年7月24日,以太坊进行了为期 42 天的以太币预售。

2016年1月1日,以太坊的技术得到市场认可,价格开始暴涨,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以外的人进入以太坊的世界。

2016年1月29日,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启区块链应用之路。

2016年7月20日,以太坊硬分叉造就大小“姨太”,社区分裂,攻击不断。

2017年3月1日,企业以太坊联盟 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简称 EEA 成立,成员包括摩根大通、微软、英特尔等。

2017年5月22日,企业以太坊联盟(EEA)新增86家成员机构。

2017年5月31日,中国三大比特币交易所之二的火币网、OKCoin 币行正式上线以太坊。

2017年8月14日,Vitalik提出以太坊扩容计划。

2017年11月28日,Vitalik公布以太坊2.0路线图,分片机制作为协议提升的路径。

团队信息

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始人, 1994年出生于俄罗斯;17岁开始研究比特币、创《比特币杂志》18岁获得奥林匹亚资讯奖铜牌;19岁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休学;该年11月,公布《以太坊白皮书》初版,开始募集开发者;

20岁获得提尔奖学金、成立非营利组织以太坊基金会,在迈阿密的比特币会议公开发表以太坊计划,该年7月,启动以太坊计划众售募资,募得3.1万枚比特币(当时约合1840万美元);21岁以太坊最初版本Ftiuwsts问世,以太币开始在世界各地交易所公开交易; 22322岁被《财星》杂志评选为2016年40岁以下的40大杰出人物;

年仅23岁的以太币创始人维塔利克 .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肄业,曾获奥林匹亚资讯奖铜牌、提尔奖学金、2014年世界科技奖,一直誓言用区块链颠覆真实经济体系,想要打造全新的区块链平台。

2013年想要融入现有的比特币区块链系统被拒绝,开始另起炉灶,召集近20位伙伴,投入自己同年获得10万美元的提尔奖学金(Pay Palel创办人 彼得提尔所设的奖学金),开启以太坊建置工作。

顾问介绍

Leonard Tan,以太坊核心技术团队总顾问,是VISA的软件工程师,致力于数据产品和平台开发。他已经为科因哈科建立了一个安全的密码塔,以及 Rs完整的堆栈。他还为 tizFiTeTeNeN科技实现了内部系统,是多个CO的技术顾问。

结语

1、关于区块链发展:短期是底层技术,中期是应用场景,长期是改造社会。

2、关于区块链参与各方:币圈看到流量,链圈看到共识,玄学圈看到革命。

3、关于区块链怎么改造社会:短期是通证和激励,中期是货币和经济,长期是社会。

4、关于应用落地:前期是比特币和炒币工具,短期是公链,中期是轻应用,长期是去中介化场景。

5、关于炒币:长期看人口,中期看供求,短期看监管。

6、关于区块链本质:一边是技术,一边是通证,一边是社区,链币社区不分家。

7、关于技术模型:短期看共识机制,中期看操作系统,长期看DAPP生态。

8、关于通证模型:短期看发币上市,中期看总量机制,长期看生态使用,终极看通证经济体的参与各方利益平衡。

9、关于社区治理:短期是自发自理,中期是社区政治,长期是代码法治。

10、关于通证社区经济体:以前是公司制,现在有非盈利组织,以后是通证社区,终极是人的自由联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