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股份祭出3招過冬,外加定增30億、發債12億

作者 / 雲夢澤


捷成股份的起家業務為音視頻技術服務。


2015年收購中視精彩、瑞吉祥各100%股權,2016 年收購華視網聚剩餘80%股權和星紀元25%股權,由此增加了影視內容製作與發行、新媒體版權運營兩塊業務,公司還設立文化集團作為影視內容領域的業務實施平臺。2017年公司又將業務拓展至數字教育領域。

公司各業務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捷成股份祭出3招過冬,外加定增30億、發債12億


寒冬來臨,捷成股份是否有資金壓力呢?今年5月底接受機構調研時,公司對此做出了回應。

“2015—2017年,公司年複合增長率超50%,業務高速增長本來對資金需求量就大,加上公司業務的性質也對資金量有較高的要求。其中,技術板塊業務是收縮的,沒有吃太多資金;影視製作是比較佔資金量,尤其是公司自2017下半年開始向大劇製作方向轉換,單劇投入也要大一些;華視網聚版權業務近兩年增長比較快,但其實2017年華視網聚自身的現金循環是平的,並且將資金反哺給母公司做影視製作。”

從今年年初開始,捷成股份就採取3大措施以抵禦寒冬:

1. 謹慎新增內容製作投資,壓縮項目數量,以現實主義題材為主,高品質、穩發行,嚴控制作投資風險;

2. 將資金管理、現金回收作為日常管理首要工作

,加快應收賬款回收速度,降低資金佔用;

3. 梳理和整合內部業務線,突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拳頭業務,整合類似業務線,提高競爭能力,降低費用。

此外,捷成股份還分別於今年3月、11月推出募資30億的定增方案、規模為12億的債券發行方案,通過股權+債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融資。

三季報貨幣資金超8億

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大漲50%

2018年前三季度,捷成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34.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2%。

截至9月30日,公司集成新媒體電影版權6360部、電視劇48645集。報告期內捷成華視網聚集成併發行了電影《動物世界》、《李茶的姑媽》、《巨齒鯊》、《一出好戲》、《摩天營救》、《西虹市首富》、《歐洲攻略》、《反貪風暴3》、《愛情公寓》等電影作品,以及《月嫂先生》、《許你浮生若夢》等電視劇、網劇作品。

內容製作方面,Q3公司旗下文化集團參與投資、製作的電視劇《獵毒人》、《伙頭軍客棧》、《你遲到的許多年》等在省級一線衛視頻道或網絡平臺播出,取得不錯的收視成績。電影《淘氣大偵探》、《一出好戲》實現院線播出。


捷成股份祭出3招過冬,外加定增30億、發債12億


截至9月末,捷成股份貨幣資金餘額為8億,比年初減少3.23億,但比慈文傳媒(4.4億)、歡瑞世紀(7.6億)等電視劇公司都高。

拉長週期來看,最近3年捷成股份的貨幣資金餘額增長比較快,2015—2017年末分別為9.89億、14.37億、11.23億。

這主要是因為捷成股份借款和發行新股融資增加。2015和2016年公司2次定增共募集資金28.73億,包括收購中視精彩、瑞吉祥各100%股權時募集配套資金淨額3.02億,以及收購華視網聚等公司時配套募資淨額25.71億。另外,2016年12月發行公司債券募資6億。


到今年9月底,捷成股份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合計33.23億,相比年初增幅達50%,是2015年的3倍、2016年的2倍多。


公司應收賬款主要是向廣電相關行業內企業提供音視頻解決方案形成的應收賬款、影視劇發行形成的應收賬款和下屬子公司華視網聚開展版權業務形成的應收賬款組成。

關於市場對公司應收賬款上漲的疑問,捷成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的應收賬款主要來自於廣電、BAT等,廣電普遍是國企,即使拖一點,但只要公司採取行動,還是會給。內容製作業務的客戶主要有兩類,即平臺類和發行渠道類,平臺類的就是電視臺和互聯網,渠道類多是與電視臺有關係的發行公司,新媒體方面則是BAT、運營商、東方明珠等。從客戶質量來看,整體風險還是可控的。


捷成股份祭出3招過冬,外加定增30億、發債12億


捷成股份在2018年半年報中披露,為應對內容製作業務投資期較長、資金回收較慢的行業特性,公司採取了以下兩方面的措施:

第一,對於已有內容產品強調項目週轉效率,要求已發行播出的項目加大應收賬款催收力度,儘快收回投資,降低資金風險;目前仍在製作過程中的項目,由於近期行業變化較大,加速製作及後期速度,儘早發行,降低項目風險。

第二,對於新增內容製作謹慎立項,強調發行,以發行帶動製作來降低後續經營風險。


針對調研機構問及公司今年經營性現金流是否會改善,捷成股份回應稱,市場上投資者和交易所都對公司的現金流狀況給予關注,公司今年會十分注意這個問題,哪怕製作少做一點,也會強調現金流的狀況。

2018年三季報顯示,捷成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0.8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69.60%。

計劃定增募資30億

引入建投華文為戰略投資者

今年3月13日,捷成股份公佈定增預案,擬向建投華文等不超過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29.95億元,用於影視劇製作、版權運營與媒體經營、智慧教育及在線教學雲平臺和智慧教育數據中心項目。


捷成股份祭出3招過冬,外加定增30億、發債12億


捷成股份董事會認為,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公司將進一步夯實國內新媒體版權運營龍頭的優勢地位,以影視內容版權為核心,加大內容集成運營力度,確保在國產影視內容市場佔有規模的基礎上提高內容質量,向產業化、國際化方向拓展;進一步獲取優質內容,提高製作能力;進一步加快佈局教育業務,加速業務實施進度。

外界普遍注意到,捷成股份目前資產負債率僅30%左右,並不算高,公司為何還要推出再融資方案?公司提出的理由主要有兩點:

第一,此次定增主要是為了配合現有核心業務和未來戰略投入。“影視劇製作投資相對來說週期短一點,投入和回收基本上三年以內可以做到;但教育和版權是為了更長期核心競爭能力做的準備,從資金性質的匹配來說,是更長期戰略導向而不是為了解決現下的財務資金問題。”


第二,今年銀行資金成本較去年高很多,預計未來兩三年將維持在高位。“如果現在所有資金都用自有資金來替換,每年能節省財務成本的支出將近8000萬左右,也可以貢獻很多利潤。從戰略角度來說,不能拿銀行一年一期的資金來匹配長期戰略,此次非公開發行是為了未來3—5年戰略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這次定增,捷成股份還將引入建投華文作為戰略投資者:建投華文將以不低於1.99億元(含)現金認購公司股份,限售期36個月。


資料介紹,建投華文的主營業務為在文化傳媒、消費品及服務、醫療健康領域進行專業投資和運營,比較有名的投資案例包括順豐快遞、達利食品、芒果TV、華策影視等。


捷成股份祭出3招過冬,外加定增30億、發債12億


捷成股份解釋,建投華文參與本次定增的意義在於,一方面公司進一步提高融資的確定性,另一方面,建投華文作為中國建投在文化消費等領域進行戰略佈局的專業投資平臺,具有豐富的文化傳媒投資經驗,未來將通過與公司進一步擴大在股權、業務等戰略方面的合作,給公司未來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然而,從今年3月披露定增方案至今已經過了9個多月,捷成股份定增的進展一直沒有下文。


“目前定增還沒有做申報,市場環境整體也不好,定增應該會延期,因此無需過於擔心。公司的定增更多是出於3—5年戰略層面的考慮,希望引進的是具有協同作用的戰略投資者或是產業投資者。”公司如是回應。

發行公司債券募資12億

實控人、高管將增持2億


除了定增,捷成股份還通過發行公司債券進行融資。


早在2016年12月,捷成股份就完成規模為6億元、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4.5%的公司債券發行。


今年11月,捷成股份再度披露公司債券發行方案:總規模為12億元,第一期發行規模不超過6億元,期限為3年。扣除發行費用後,所募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營運資金。


捷成股份祭出3招過冬,外加定增30億、發債12億


捷成股份方面分析,本次發行公司債券有四大好處:優化公司債務結構,提升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提高公司經營的穩定性,拓寬公司融資渠道,有利於公司業務發展目標的實現。


11月14日,捷成股份公佈2018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的發行結果:本期債券發行規模為2.09億元,最終票面利率為7.50%。相比2016年那次,今年捷成股份的發債規模急劇縮水,利率大幅上升,可見債市形勢之嚴峻。


從大股東方面的情況來看,未來能給捷成股份的支持將越來越少。


截至10月19日,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徐子泉持有捷成股份8.64億股,持股比例為33.57%。其中,被質押的股份累計5.72億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66.14%,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2.20%。


此外,為了穩住捷成股份的股價,徐子泉已經花了將近1個億。


7月3日公告顯示,徐子泉已增持捷成股份1260.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49%;增持均價為7.87元/股,合計增持金額9926.35萬元。


捷成股份祭出3招過冬,外加定增30億、發債12億


然而,增持的效果卻難言樂觀。截至12月21日收盤,捷成股份的股價僅4.57元,比徐子泉的增持均價低了約42%,也就是說,徐子泉增持不到一個億,卻浮虧了4200萬元。


於是,在徐子泉之後,更大規模的增持計劃出爐了。


根據捷成股份7月9日晚公告,“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公司價值的認可”,公司控股股東、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團隊計劃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1億元,累計增持股數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但是,5個多月過去了,新的增持計劃還沒買進一股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