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摘要:2018滴滴年度盘点:罚与骂!你是被罚的,还是骂的?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近日,在滴滴的年会上,因年度表现不达预期,滴滴出行CEO程维宣布所有高管不拿年终奖、所有员工年终奖减半,算是对滴滴出行在2018年的年度表现的反省和自罚。

确实,整个2018年,对滴滴来说,对滴滴生态链中的司机和用户来说,甚至对整个网约车行业来说,都是极其曲折的一年,极其艰难的一年。适逢年末,各类咨询机构和观察家的年度盘点和报告数据将会竞相披露、争奇斗艳,但抛开各类数据不谈,对滴滴来说,2018年的年度总结,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罚”与“骂”。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一、滴滴的罚与被罚

罚与被罚,当然都是因为违反了规则。

1、罚:滴滴罚司机。

滴滴的用户守则、司机接单规则和服务分机制,对司乘双方的下单、接单和行程中的服务规范作了详细的约束。但就普遍的反馈来看,滴滴现行的规则中,大多是针对司机和车主的,对用户的约束机制,几乎没有。

在滴滴这一被千万车主和司机广为诟病的司乘规则下,2018年里,滴滴的司机和车主,活的有些憋屈。

几乎所有跑过滴滴的,应该都会有类似的体验。比较典型的,比如滴滴司机在接单过程中,遭遇到的乘客要求进小区楼下接人但司机找不到楼号被投诉被罚降分、乘客手机落车上了嫌司机送的慢或者不肯出费用投诉司机遭罚、乘客下单后因堵车取消订单司机被判诱导乘客取消遭罚、跨城出行中乘客不愿意支付高速过路费投诉后司机被罚等等,很多时候,因为乘客不懂规则、不愿意遵守规则而造成的矛盾和争执,但最终承担处罚的,却往往是司机和车主。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2018年度中,滴滴对司机处罚中轰动影响最大的,便是女乘客脱鞋翘脚司机反遭平台封禁处罚的事件了。事发起因为女子乘坐滴滴专车时,一边打电话一边脱了鞋并将脚架到副驾驶的椅背上,专车司机劝阻被乘客拒绝并现场投诉司机服务差,专车司机无奈,事后将整个过程视频发到网上。不料该专车司机却被平台以违反平台用户规则、泄露乘客信息为由彻底封禁。显然,滴滴这一明显不公的处理结果,再一次犯了众怒,全网舆论几乎一边倒的都是对司机的声援。最终,迫于舆论压力,滴滴平台撤回滴滴司机永久封禁的处罚决定。

虽然在这起女乘客翘脚事件中,滴滴司机最终得以被公平对待,但在全国的千万司机车主中,仍有无数司机车主因为订单取消、乘客不评价而好评不够多甚至是车内不能说话等等各种理由触发了滴滴平台的处罚规则,被降分、罚款、封禁等处罚,而滴滴所声称的司乘公约,却至今尚无踪影。

可以说,在滴滴司乘明显倾向乘客的规则下,滴滴的3000多万车主和司机们,这一年,在“罚”中憋屈的度过。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2、被罚:滴滴被监管罚。

2018年,滴滴司机和车主们,在滴滴司乘不公的用户规则下,几乎是被罚度日;同样,滴滴平台因为合规和安全问题,也是一直被监管罚。

根据2016年出台的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和各地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要求,网约车必须在具备平台、人、车三证齐全的情况下,方可上路运营。原本,由于规则和客观需求的脱节,有关监管层一度对网约车现状中的普遍不合规采取了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滴滴和美团、易到等以不合规运力为主的C2C模式也才能风生水起。然而这一切,最终被顺风车的两个人渣给彻底毁灭了。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5月和8月的两起顺风车安全事件爆发,直接引发了监管层针对网约车行业的一场空前大整顿。

在顺风车案前,各地方监管层基于平衡传统出租利益的出发点,对滴滴三证不全的现象,往往采取的是并非常态的、运动式、阶段式的监管。虽然监管对查处的司机采取罚款扣车,但滴滴有较高的抽成,有能力给被罚司机给予罚款补贴报销;监管对滴滴平台也有开具数十万元不等的罚单,但滴滴有强大的资本力量支持,也还能承受。所以,这种监管处罚,对滴滴这样的独角兽来说,并不具伤害力。

但这一切,因为两起顺风车案的爆发,彻底改变。

5月顺风车案后,自北京开始,全国各地开始全面跟进严打非法网约车。一时间,滴滴平台中的千万不合规网约车主和司机们,频频被监管处罚,平台也同样屡屡被约谈、罚款和要求整改。

温州顺风车案成了彻底压倒滴滴的最后稻草。9月初,滴滴等各大平台不仅遭遇了相关部委的联合进驻式安全检查,并被交通部、公安部两部委联合要求,在12月31日前,必须实现全面合规和全面清退不合规。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11月底,网约车部际联合检查结果公布,滴滴存在7大方面33项问题,除了要求滴滴在未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前继续下架滴滴顺风车业务,还将依法处置非法营运行为、加大对相关平台公司的处罚力度,依法对滴滴公司主要负责人及法人代表等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滴滴公司对内部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处理。

整个2018年的下半年,滴滴在约谈、处罚、整改中度过,滴滴也不得不彻底痛定思痛,全力安全,优化乘客出行保障。

虽然滴滴的安全整改,几乎成了全行业的标杆,但在规则严管下,滴滴大厦的根基,3000万的C2C网约车却因为合规率极低而最终不得不被罚清退。滴滴也不得不在12月初发布了组织架构调整的内部信,将专快车合并为网约车平台来应对合规后的业务困局。

显然,12月31日后,滴滴将不再是曾经的滴滴了。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二、骂:滴滴被司机骂

滴滴平台的千万司机和车主们,不仅要遭受平台规则不公的各种处罚,还要面对随时可能的监管查违处罚,过得确是艰难。但司机和车主们,所有的憋屈,除了接受,唯一能表达的,也就只有牢骚和骂了。

有人说,网上骂滴滴的,绝大多是滴滴的司机和车主,这话对,也不对。

1、出租骂滴滴。

在2018年的上半年,网上骂滴滴的,大多是出租车司机和从业者们。

彼时的滴滴,有顺风车和专快车不同需求层搭配,虽然挣得不多,滴滴司机们的日子也还能过得去。那时,还没有全国严打,至少不用跟监管查违躲猫猫,场站等热点区域也能去,即便有倒霉被运管查处的,也基本能得到平台的补贴报销。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但滴滴作为网约车的领头羊,却也极大的威胁了传统出租业者们的生存空间,旧出租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便自发或被发的,在网上网下发起了对滴滴等网约车的全线围堵、攻击和谩骂。

在出租派的利益代表组织某产业联盟的公号下,有近百篇攻击抹黑滴滴和网约车的公开文章,其中更有公开鼓励全国出租司机们全面围堵网约车的“织网行动”的号召令。

所以说,2018年上半年,骂滴滴的以出租派为主,不仅是自发,还有被发。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2、滴滴司机骂滴滴。

滴滴顺风车案,是骂滴滴的主体发生变化的分水岭。

随着滴滴顺风车案的爆发,滴滴成为众矢之的、过街老鼠。滴滴在监管和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全力安全整改,将用户利益和权益保护发挥到了极致。

但滴滴在全力安全的同时,却几乎完全忽略了滴滴司机和车主的权益和利益。原本已经处于司乘不公规则下的司机权益,更是被监管、平台、低质任性用户压榨的体无完肤、苦不堪言。而随着不合规大整顿的开始,滴滴司机的生存状态越发恶劣,抽成高、用户任性投诉、运管查违处罚、派单倾斜不公、以租代购陷阱等等,无论是合规还是不合规的司机,大多数是每天只有两三百的流水却挣了一肚子怨气的状态。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于是,千万滴滴司机和车主们的满腔怨气和牢骚,就化成了充斥全网的对滴滴的一片骂声。这一点,可以从近几个月来,网上各类滴滴文章的评论区中的评论内容便可见一斑。

所以,应该说,2018年的下半年来,骂滴滴的,确实以滴滴司机和车主居多。

滴滴2018年度总结:罚与骂!

结语:罚与骂中的滴滴,2018年末,匆忙转身。

2018年,滴滴几乎是在不断处罚与被处罚中度过,也是在一片持续的骂声中度过。

滴滴被监管约谈、处罚、整改的同时,滴滴也在罚司机;滴滴被旧出租们攻击抹黑谩骂为非法、黑车,也被自己平台上的千万司机车主们骂黑心、吸血鬼。滴滴和滴滴司机的2018年,都过得很不顺心。

但似乎,滴滴并没有被骂醒,或者是滴滴被罚懵了,顾得了头,顾不了尾。滴滴始终未能将司机和车主的位置摆正,最终也无法赢得千万司机和车主们的心。没有千万车主的支持,合规既然无望,滴滴也就只能慌乱转身,年终前匆匆合并专快车为网约车,显然这是滴滴应对没有C2C私家车的2019布局。

滴滴年会上,面对公司的年度未达预期,滴滴高管取消年终奖和员工年终奖减半,或许也算是滴滴的一种自罚吧。

只是,可怜千万即将被清退的C2C网约车主们了!

当然,也委屈了辛苦一年的普通滴滴员工们了。


2018年的滴滴,在罚与骂中度过,那么你呢: 是被罚的,还是骂滴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