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看工業經濟是強國之本,金融經濟是資本家不勞而獲的外衣

從英國工業革命開始起,工業經濟成為每個強國立國的根本。西方列強在幾千的歷史長河中都只是蕞爾小國,甚至在非常晚的歷史時期才建立國家。十八世紀英國、法國、德國等新興國家之所以能迅速崛起稱霸世界,靠的就是快速的發展工業經濟。可以說工業是強國之本,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一樣。

金融經濟也可以簡單稱為資本經濟或者是貨幣經。,它是工業文明高度發展後的產物,是資本家通過貨幣槓桿攫取最大財富的經濟手段,也是資本家不勞而獲的外衣。金融經濟雖能短期內通過價值交換獲取鉅額財富,但是長期來看金融經濟好比毒品一樣,長期存在會摧殘國家的正常發展,這個從歷史上看是有先例的。

從歷史上看工業經濟是強國之本,金融經濟是資本家不勞而獲的外衣

英國是一個老牌工業強國,為了迅速擴展企業的生產規模,急需大量的貨幣資本作為投資,於是英國開始玩起了貨幣政策,通過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本來英國的資本家募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生產,後來發現這種手段可以讓他們迅速獲取鉅額財富,於是便將資本經濟放在首要位置,而工業生產則退居其次,倫敦成為當時世界的金融中心。

英國重視資本經濟後,工業生產迅速被後起的德國和美國超越。德國和美國都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生產,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工業品生產國。尤其是德國,在工業經濟超過英國之後,對英國在全世界的利益發起了挑戰,進而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更是在二戰之初,統一了全歐洲。

從歷史上看工業經濟是強國之本,金融經濟是資本家不勞而獲的外衣

英國要不是靠著工業強國美國的幫助,是不可能擊敗納粹德國的。德國之所以能夠打垮歐洲,靠的就是強大的工業生產,美國能擊敗德國是因為他們有著更強大的工業經濟。二戰之後美國的工業生產更是稱霸全球,世界到處充斥著美國貨。美國靠著強大的工業經濟,建立了美元金本位的貨幣霸權,逐漸放鬆了對工業的重視。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開啟了現代工業化改革。美國為首的西方為了發展自己的資本經濟和第三產業,將落後的生產線和技術轉移到第三世界,其中大部分轉移到了中國。中國正是憑藉著西方這些二流的技術,迅速奠定了自己工業生產的基礎,並建立了全球最齊全的工業生產品種。

從歷史上看工業經濟是強國之本,金融經濟是資本家不勞而獲的外衣

憑藉著對現代工業生產的重視,中國一舉成為全球經濟第二強,工業生產總值更是美國和日本的總和,可以說工業經濟是現代中國的強國之本。而美國由於過度的迷信自己的貨幣霸權,認為自己可以不勞而獲的攫取世界財富,於是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由此卻造成了自己工業生產的空心化。

當今世界金融經濟美國玩的最好,工業經濟中國發展的最全面。當中國的工業生產總值超過美日之和,美國也逐漸認識到了過度迷信金融服務業的危害。特朗普上臺之後,最大的政策就是通過貿易手段打壓中國的工業製造能力,同時在美國重新恢復美國的工業生產。

從歷史上看工業經濟是強國之本,金融經濟是資本家不勞而獲的外衣

與工業經濟相比較,印度的金融業一度比中國發達。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印度就向西方開放了金融業。印度的金融業在自由化、市場化和全球化上比我們發達得多。然而印度在沒有取得工業經濟成功的基礎上,過早的開放了自己的金融業,導致了一系列的經濟問題,這也是印度落後中國的一個重要因素。

金融經濟給一個國家帶來的只是更多的數字財富,而工業經濟才是國家實力的體現。當戰爭來臨,金融經濟就像肥皂泡一樣破滅,而唯有強大的工業能力,才可以抵禦外來勢力的挑戰。所以絕不能讓金融經濟成為國家發展的主要策略,金融業只能為工業生產提供服務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