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今天要写的数学公理方面的故事,又是我们普通人忽略了的数学内容。对于不是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基本都没有提到这方面的知识。然而,这方面内容引发的争论,是数学其它内容都不可比拟的,而且这场争论双方只是暂时鸣金收兵,什么时候再爆发更大的论战,伟岗也说不清楚。

文章开始之前,还是感谢朋友同学的鼓励打赏,也希望多些朋友同学关注转发伟岗的文章,谢谢了!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首先要强调地是,数学公理内容实在太多,我们普通人又了解的太少,所以,靠一篇文章说清楚这方面内容,不太现实。伟岗后续会再多做介绍,这一篇只能算是一个引子。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故事从希尔伯特说起。1900年的世界数学大会是数学史上最光辉耀眼的数学盛会。甚至可以说是近代数学达到顶峰的一次集会。看看大会的阵营,你就会知道那次大会的厉害。大会主席是庞加莱(历史上最后一位数学全才),埃尔米特(在超越数上贡献无人可及的数学家)为名誉主席。发言的包括康托尔(集合论的发明者)和希尔伯特。特别是希尔伯特最后总结性发言直指数学发展的根本,这就是所谓的希尔伯特23个问题。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你要稍微看看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你就可以感受到当时数学家的雄心(由于篇幅问题,伟岗这里就不列出来这23个问题了)。23个问题中,好几个都向世人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要建立一个完美的数学体系。

其中第一个问题连续统假设,企图把数的本性搞清楚。我们上篇讲过,康托尔证明了无理数比有理数多,在数学上数学家把有理数集合叫可数集(为什么被称为可数,是因为数学家证明了有理数跟整数一样多,也就是说有理数跟整数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整数1,2,3,4等等是可数的,所以有理数集合也叫做可数集),而无理数集合被成为实数集合。在可数集和实数集之间有没有其它数的集合呢?这就是连续统假设想证明的。貌似这个问题很显然是没有,但要证明它就非常难了,可以说至今都没有完美的答案。这说明数的性质还有很深的逻辑藏在我们没想到的地方。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希尔伯特的第二个问题就直接向世人表示,我们有信心建立一个没有纰漏的数学大厦,那就是证明算术公理的相容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公理,特别是数学公理呢?简单地说,所谓公理就是出发点,也就是事情还没开始,大家都约定肯定成立的前提条件。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我们前面讲过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这部书就是描述欧氏几何。书的开篇就有几大公理和公设。几何原本有5大公理,这五个公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不用想也应该是对的。第一就是等于同量的量相等,第二是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然相等,第三是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第四是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第五是整体大于局部。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这五点,按照我们普通人常识思维肯定是成立的。另外还有5大公设,除了第五大公设平行公设后来发现可以有其它路径外,其它四个都是关于点,圆,线的作图,应该也没有问题。简单说,前四大公设为,1.两点可以做一条直线,2.直线可以延长,3.任意点加一个长度可以画个圆,4.所有直角都是相等的。四大公设一看也是显然成立的。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从这十点出发,欧几里得通过几何原本勾画出了整个欧氏几何,也是我们中学学过的几何内容。我们学的时候,看不出任何问题。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现在希尔伯特提出要证明这个公理系统没毛病,即是相容的。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我们定下的这些公理条款,通过合逻辑的推导手段,不会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举个例子说,我们不能用上面的十个公理(包括公设),最后证明两个三角形又全等,又不全等,这样就矛盾了。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有了这些公理,任何几何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解决。这也叫做公理系统的完备性。不完备的公理系统,在希尔伯特眼里也是不完美的。同样简单地说,一个几何题,我们肯定是做得出来的,如果做不出来,那公理就不完备了。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其实,当时绝大多数人包括很多数学家,都认为证明公理系统相容完备性没有意义,特别是欧氏几何,都经过几千年的考验了,发生过证明出相矛盾的命题吗?显然没有。有没有不能证明的几何命题?当时群论都发展起来,连最难的三等分角等的三个尺规作图问题都解决了,似乎没有任何几何题,数学家没有答案的。为什么非要去证明所谓公理系统的相容和完备性呢?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我们还真不能怪希尔伯特钻牛角尖。因为当时除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公理,还有其它一些数学的公理体系。最叫人担心的就是数的公理,也就是希尔伯特在他的第二个问题中提到的算术公理。这套公理定义了数和数的运算规则,它又叫做皮亚诺公理,是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提出的,公理总共有九条,粗看看也都是显然的。不过由于希尔伯特时代,数论还是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也许希尔伯特直觉感到皮亚诺公理体系有缺陷,所以提出要数学家来证明这个皮亚诺公理体系是相容完备的。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在探索皮亚诺公理系统相容性的过程中,另外一个超级天才又进入了数学家的视野,那就是英国数学家罗素。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罗素的天才在于他能把人的逻辑思维非常简明的描绘出来,所以后人也把罗素称为逻辑大师。同时罗素又被人赞为哲学家,这在数学家中并不多见(可能只有笛卡尔有哲学家的称号)。哲学家的厉害之处,在于用简明的语言点出了深奥的人生道理,让你不得不佩服。罗素把数理逻辑发展成了一门哲学学科,足见他功底之深。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当然,罗素在数学上最叫人记住的,不是他的深奥理论,而是他发现了集合论的矛盾,现在也叫做罗素悖论。这个悖论甚至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可见其影响程度之深。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关于罗素悖论,罗素在1919年用一个大众化的语言来说明(别忘了罗素还是哲学家,所以用大众化语言是他的强项),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刮脸问题。罗素说,在一个村,如果只有一个理发师,而这个理发师又宣称,他只给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这时候矛盾就来了,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脸呢?如果他给自己刮脸,显然他违背了不给自己刮脸这一条,在往下推论,他给违背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这个人就是他自己),这个跟他宣称的矛盾。反过来说,他不给自己刮脸,也还是不对,他应该给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现在他不给自己刮脸了,他满足了不给自己刮脸这一条,这样的话,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脸(记住一开始是假设他不给自己刮脸的),这又是个矛盾。所以理发师不可避免的陷入矛盾的境界,也就是说产生了悖论。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有的同学,这时可能有些疑问了。这个理发师的悖论又跟集合论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罗素是把集合跟集合中元素的关系用理发师的故事表达出来了。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说地直白一点,如果用集合论语言,我们就简单定义这样一个集合,这个集合由不满足集合性质的元素组成(这个性质可以有很多定义,在理发师的故事中就是理发师刮脸的条件),这样也会产生悖论。因为如果某个元素是集合中的元素,那么它必然满足集合的性质,这于不满足集合的性质矛盾。同样反过来说,如果某个元素不是集合中的元素,那它就应该不满足集合的性质,按照上面的定义条件(指集合由不满足集合性质的元素组成这个定义条件),这个元素又是集合中的元素,同样矛盾。所以也产生悖论。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罗素悖论激发了罗素想建立有确定性数学体系的决心。因为有问题有困难才体现天才的价值,所以他提出了一系列公理,试图化解这个集合悖论,并写出了巨著《数学原理》,企图建立一个完美的数学体系,这个数学体系没有悖论,一切由公理出发,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

数学公理——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

正是这部《数学原理》引起了另一个数学天才的注意,并从而推倒了所有数学公理体系成立的可能,这个天才就是哥德尔!

今天的篇幅也太长,所以哥德尔的故事留在下一篇再描述了。请关注伟岗,更多精彩文章会不断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