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高手是怎麼“熬出來”的

在“技術為型,心態為魂——短線實戰交易戰法”的主題演講中,張希誠說自己初入期貨市場投入“三個1萬元”。第一個1萬元曾經一天盈利1200元,但只支撐了兩個月,這給張希誠帶來四個方面的經驗:一是市場風險巨大,看到機會的同時,

首先要考慮風險;二是初入市場者選擇交易模式,必須與個人性格相符;三是要了解每個品種的習性;四是一定要多盯盤,練習盤感。

第二個1萬元讓張希誠支撐了六個月,他繼續總結經驗,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止損要堅決;同時順大勢很重要,大趨勢反向調整時,只能短線操作,見利就跑,不可戀戰。

有了前兩個1萬元作學費,在進入市場第十個月時,張希誠的第三個1萬元開始帶來盈利,這帶給他的啟示是:盈利永遠按一定比例出金,落袋為安最重要。

張希誠11年的交易經歷,最刻骨銘心的是“一週虧了兩年半的盈利”。2010年張希誠持有塑料多單,虧損30%時沒有平倉,反而追加資金,行情繼續大跌,他繼續入金,連續四天大跌,兩年半60多萬元的盈利最後只剩8萬多元。

經過反思,張希誠取出7萬元保障家人生活,賬戶只留1萬多元,並做好準備,如果虧損完畢,就此離開市場。隨著降低期望值和調整心態,他的交易狀態很快回升,兩個月盈利18萬元。這段交易經歷帶給他的教訓很多:

一是永遠不要拿全部家當去做期貨;二是狀態不好時,一定不要入金;三是順勢而為,不要與市場扭勁,趨勢的力量無窮大;四是不要急於扳回虧損;五是出現虧損時保持一顆平常心,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

交易高手是怎麼“熬出來”的


在本場活動中,吳洪濤從邏輯、思維、理念、執行四個方面闡述了“智慧者的博弈”。在吳洪濤看來,交易者智慧的思維模式應帶有反向性質:反市場方向,反市場心理,反基本面供求,反技術分析。

在反市場方向上,吳洪濤認為,世界上沒有永遠不變的市場方向,既沒有永遠上漲也沒有永遠下跌的行情,尤其是商品期貨。根據歷史週期的長短,來確定反市場方向交易的機會——市場不存在“順勢”和“逆勢”,只有走完後才知道。

在反市場心理上,吳洪濤認為,市場只有兩種人,賺錢的人和虧錢的人。而賺錢的多為主力機構,虧錢的多是散戶。可是散戶在市場裡是龐大的團體,雖然無法知道主力機構的心理動態,但可以通過媒體網絡,隨時隨地瞭解散戶心理動態。所以只要與散戶反著做,無形中就是和主力機構一個方向或是一個戰壕了——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在反基本面供求上,吳洪濤認為,

歷史行情表明,每次在基本面最惡劣的時候,在網絡媒體等新聞裡都是一致看壞的時候,回頭再看都是歷史性的底部。相反,在一致被看好的時候,行情的頂部已經出來了——別人貪婪時要知道恐懼,別人恐懼時要學會貪婪。

在反技術分析上,吳洪濤認為,在前三個方面都符合交易邏輯時,投資者就應開始交易了,等指標和形態回調,指標越低就越買,這樣能買到很低的點位;相反指標和形態越高,開始佈局賣單,這樣會賣在較高的位置——行情是人做的,指標是行情做的,而人是會做“陷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