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另類視角:一個胡人一念之仁導致的意外!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英雄層出不窮,他們成就的大事業,那些豐功偉績,讓後人們敬仰不已。每每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他們總是會出現,引領這個民族重新出發、走向另一個時代,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然而當我們細看歷史就會發現,其實還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地位卑微,名不經傳,卻對歷史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絲毫不遜於那些大人物。

安史之亂的另類視角:一個胡人一念之仁導致的意外!

如荊軻刺殺秦王時的侍醫夏無且、伍子胥渡江時的漁翁、項羽突圍迷路後遇到的田父等等,對於他們的記載歷史書往往一筆帶過,甚至一個名字都沒有留下,然而,誰又能否認他們對歷史的影響呢?如果沒有他們,歷史可能早已被改寫,後來的始皇大帝,吳國霸業,兩漢幾百年江山說不定都已不會發生。所以說,小人物擁有大能量。今天小編要講的也是這麼一個小人物,他甚至都沒有給我們留下一個名字,然而他對歷史的影響卻不容忽視。

故事發生在公元702年,時值盛唐年間,在營州柳城的突厥部落裡,一個名叫阿使德的女巫去軋犖山祈禱回來後便有了身孕,不久就生下了一個嬰兒。阿使德覺得這是神的旨意,將孩子取名為軋犖山。而在孩子出生的那天晚上,天上忽然亮起道道紅光,漫山遍野的鳥獸都一起鳴叫,天下一顆大流星墜落在阿使德的帳篷。

安史之亂的另類視角:一個胡人一念之仁導致的意外!

這些異象讓人們紛紛猜測,軋犖山以後肯定是禍國殃民的大災星。當時的營州刺史聽到百姓的議論,就派人去打探,如果屬實就先殺掉軋犖山以絕後患。可營州刺史身邊恰好有一個胡人和阿使德同族,於是搶先告訴阿使德,阿使德知道了風聲,便提前帶著軋犖山跑了。後來阿使德嫁給了突厥將軍安波注,於是給小軋犖山取名為安祿山。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安祿山最終發動叛亂,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重重打擊了唐王朝。從此,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社會一度陷入混亂,藩鎮割據愈演愈烈,邊疆動盪,大唐的中央權力一再削弱,最後走向滅亡。

安史之亂的另類視角:一個胡人一念之仁導致的意外!

​而這一切都緣於當年那個通風報信的胡人,他的一念之仁救了安祿山一命,結果卻傷害了無數無辜的老百姓,葬送了大唐王朝的盛世。當然,我們對於他的行為無可厚非,更談不上責備之意,否則史書早就大寫特寫了。由於歷史的機遇或是巧合,普通人或是小人物經常身處歷史的關鍵點,他們的舉動往往決定了歷史的走向,當然他們自然不會知道這一點。而後人明白了這一點後,才能更加準確的看待歷史以及歷史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