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念佛法门与开悟有关系吗?

知道了这个无生之法,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大家常常诵念的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了解这首回向偈的意思了。这首回向偈,相信是所有修学念佛法门,而且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内心中最普遍的愿望。因为念佛的菩萨,在累积功德、福德之后,就会藉由这首回向偈,希望回向成就往生极乐世界,同时也希望回向能够证悟无生。因此由这首回向偈来看,我们可以相信,所有求生极乐世界的菩萨,都是希望不仅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并且也都希望能够花开见佛悟无生。如果以上品上生为目标,就是希望能够证悟无生法忍。因此,即使是单纯的念佛人,仍然是会将证悟无生,及不退菩萨为伴侣当成目标。而如果我们比对经典,也可以证明,在极乐世界的修学者,仍然会在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的慈悲摄受之下,而往佛菩提道步步迈进。

同时佛菩提道中,最初入内门修学便是证悟明心。如世尊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中的开示:“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大意是说,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中生者,不需要能够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也就是不需要在往生极乐世界之前,以证悟如来藏心之功德,来亲自领受这个第一义谛的实相心。虽然不必在往生前先证悟如来藏心,但是对于第一义谛讲的,人人都有一个常住不坏心,能出生每一世的蕴处界,此常住之不坏心如来藏,才是万法的根源等等,圣教中有关第一义正理的开示,能够信受与了解其旨趣。这主要是因为能够亲近善知识,有机会能听闻第一义正法,以及有足够的善根福德,所以就能够信受与善解第一义的义趣。因为具有大乘根器与菩萨种性,因此对于第一义正理能够心不惊动,不害怕也不怯懦,不怕长劫行菩萨道利乐众生,也不会惧怕接受自己宝爱执著的五阴是生灭法;同时因为信受如来藏心能够执持善、恶、染、净诸法种子,因此也能够深信因果与不诽谤大乘法。

因此想要上品中生者,虽然没有要求在往生前一定要证悟,但是他必须要如实了解第一义谛的正理。而这也是为了他在往生至极乐世界上品中生,在听闻第一义谛之后,能够证悟实相而作预备。因此使得上品中生者,能够“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由上面所述大家就可以了解,上品中生也与第一义谛有密切之关系,也因为在舍报前,曾熏闻第一义正法,因此让上品中生者,能够在花开见佛而经过七日就能证悟实相。而如果在往生前就能够先证悟,便可以上品上生往生极乐世界,并且在极乐世界可以迅速增益其见道功德;在听闻妙法后,即能证悟无生法忍,而入地上菩萨之果位。

如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中的开示:“上品上生者,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其中所证入的无生法忍,就是因为亲证如来藏的关系,而可以现前领受一切法都是从如来藏出生,摄属于如来藏,依于如来藏所以一切法不灭;依于如来藏,而使一切法灭了,又不断继续出生而永远存在,所以一切法本来无生。这样现观成就而能安忍了,就是无生法忍。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无生法忍也是以证悟如来藏为基础,而再进一步深入的智慧。由《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开示,亦可让大家深信,修念佛法门与开悟是有关系的。

虽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之念佛人,他如果只管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虽然也是很好,但是如果他能够在舍报前,多熏闻与善解第一义正法,乃至能够证悟实相心,那他就能够往生到上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之最高品位。而如果在极乐世界提早一天见道,就相当于是我们这个世界一大劫的时间,那是非常长的时间,可以为众生、为正法作非常多的事情。而诸佛菩萨都希望我们能够尽速成就,以便我们能够利益更多的众生。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念佛人欲往生极乐世界者,不需要自我设限或信受某些错误的说法,认为末法时期不可能有人证悟。相反的,我们应当要对自己有信心,尽力寻求善知识及正法道场,来熏闻与善解第一义的正知见,而能够提升往生之品位,这样子也是自利利他,当然也更能符合阿弥陀佛施设上品上生与上品中生的大慈大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