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美劇《毒梟》海報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哥倫比亞最大的兩個販毒集團——麥德林集團和卡利集團先後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販毒集體。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據估計,鼎盛時期的麥德林集團控制了美國80%的可卡因市場,主要銷往美國邁阿密。麥德林集團首領巴勃羅·埃斯科巴,最初是一名走私商人,上世紀70年代初靠走私香菸、家電、名酒等發家,併成立一個合法的出租車公司作為幌子,以方便其走私貿易。但1973年由於智利發生軍事政變,上臺的皮諾切特將軍重拳打擊國內販毒貿易,使得原來在智利開設的絕大部分可卡因加工廠被摧毀,大量販毒人員被“軍事處刑”直接槍殺。殘餘的販毒人員逃往哥倫比亞,其中一名外號“蟑螂”的製毒人員找到埃斯科巴,並極力推銷自己的可卡因,還將其帶到位於秘魯的製毒加工廠參觀,希望與其合作。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巴勃羅·埃斯科巴1976年入獄照


其後埃斯科巴和表兄古斯塔沃與“蟑螂”合作,由“蟑螂”負責供貨,埃斯科巴和他的走私集團負責運輸和分銷。而與麥德林集團合作負責分銷可卡因的是一名美國人喬治·榮格,此人後來在美國建立了專業的可卡因銷售網絡,依靠從麥德林集團運輸的可卡因銷售成為了美國大毒梟,於1994被捕入獄,2014年假釋出獄。自此,埃斯科巴開始了他的販毒事業。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約翰尼·德普(左)和喬治·榮格(右)


據不完全統計,埃斯科巴從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依靠販賣可卡因而坐擁接近300億美元的資產,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全球十大富豪第七名,名下豪宅、莊園超過96處,甚至擁有三架哥倫比亞空軍級別的私人飛機和接近四萬人的販毒集團,堪稱史上最富有的毒梟。而他領導的麥德林集團也日漸壯大,主要頭目除巴勃羅外,還有他的表兄古斯塔沃、奧喬亞兄弟、卡洛斯·萊德爾和羅德里格斯·嘎查。其中奧喬亞三兄弟原先從事的是買賣養馬業,奧喬亞家族自上世紀20年代起便依靠畜牧業成為了哥倫比亞的大地主家族;而卡洛斯·萊德爾是哥德混血,是哥倫比亞最大的黑手黨頭目,精通飛行技術,是空運可卡因至美國的主要負責人;羅德里格斯·嘎查最早靠走私綠寶石發家,因殘暴對待競爭對手而聞名。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卡洛斯·萊德爾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奧喬亞三兄弟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巴勃羅和表兄古斯塔沃(右)


1920年11月,哥倫比亞政府首次頒佈法令,宣佈對非法買賣和擁有毒品者給予嚴厲制裁。這一法令經以後多年的補充修改,已被列入國家憲法。從1971年起,哥倫比亞政府便不斷加大對毒品走私的打擊力度,每年集中銷燬的毒品達5000公斤,然而這仍不能阻止哥倫比亞販毒集團的迅速崛起。到了1978年,有媒體指出警方已無法控制毒品犯罪,當局已無法保證公民的個人生民財產安全。鑑於毒品犯罪日益猖獗,1979年哥倫比亞政府與美國政府簽署相互引渡條約,這令哥倫比亞的毒梟們坐立不安,因為一旦他們被引渡到美國受審,將完全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麥德林集團主要犯罪頭目關係圖


哥倫比亞政府的這一決定也讓毒梟們掀起猛烈的反引渡運動,他們通過收買媒體、記者甚至賄賂國會議員和法官來增加反對的聲音,力阻哥倫比亞政府正式實行引渡條約。與此同時,毒販們也越來越通過極端的暗殺、恐怖襲擊的方法讓哥倫比亞籠罩在恐怖的陰影中,迫使政府放棄引渡條約,他們還大量賄賂警官和政客,甚至收買當地老百姓為其放風和通風報信,僅麥德林就有超過90%的警察收受賄賂,這使得政府的禁毒行動困難重重。據統計,自1984年到1993年,哥倫比亞死於毒品暴力的人數就超過了三萬。其中被麥德林集團殘忍殺害的人包括最早揭穿埃斯科巴毒販身份並調查其財產來源的前哥倫比亞司法部長羅德里格·拉臘、堅持引渡毒梟並致力於打擊毒品犯罪的總統候選人路易斯·卡洛斯·加蘭。但哥政府也不甘示弱,為了打擊麥德林集團,哥倫比亞政府決定和美國政府合作,美國方面主要依靠DEA駐哥倫比亞辦事處的探員提供情報,並向哥倫比亞警方提供武器和人員培訓來幫助哥倫比亞政府。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羅德里格·拉臘,1984年被摩托槍手暗殺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加蘭在1989年街頭演講時被槍手暗殺


1984年3月,在美國軍事顧問顧問的指揮下,5000名哥政府軍乘坐大力神運輸飛機直搗麥德林集團的老巢。在數十架美製F-16和阿帕奇直升飛機的空中支援下,打死150名毒販,俘虜了上千人。但是,埃斯科巴的反擊也異常犀利。僅過1個月,哥倫比亞禁毒總指揮——司法部長拉臘被槍殺。5月,50多名毒販乾脆衝入哥倫比亞司法部大廈,試圖綁架正在開會的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和緝毒警察局的高級官員。400多名軍警奮力抵抗,雙方一度形成僵持局面。隨後,300名攜帶地對地導彈的毒販前來增援。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直到哥倫比亞國防軍加入戰鬥,毒販們才帶著5名法官和1名警察局長離去,留下34具警察和11名法官的屍體。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軍隊圍攻被武裝人員劫持的司法大廈


1989年,美國航天局動用最先進的“大鵬”偵察衛星和紅外熱像儀確定了麥德林集團的準確位置,哥倫比亞政府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緝毒行動:由美國訓練的200名特種隊員直接空降虎穴,國防軍精銳第14旅的數千名官兵左右兩側合圍,切斷陸地和海上逃亡路線,最後由50架F-16戰鬥機組成轟炸機群,對麥德林基地進行毀滅性轟炸,夷為平地。但是,埃斯科巴和他的手下還是奇蹟般地逃了出來,繼續跟政府軍糾纏。

1991年,哥倫比亞政府接受了埃斯科巴提出的3項招安條件:保證他的個人財產合法化;懲辦侵犯過毒販及其家屬人權的警察;建一座由正規部隊看守的專門監獄以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此後由於他害怕會被引渡到美國受審,他於1992年7月22日成功逃獄。1992年,哥倫比亞警方成立了一支特別行動組,目的是要追蹤、逮捕或殺死埃斯科巴。1993年12月2日,埃斯科巴終被軍方擊斃,其恐怖時代終於過去。

現代毒品戰爭的起源(五):哥倫比亞之戰(上)

埃斯科巴被軍方擊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