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教父”马龙·白兰度奥斯卡都不要,感情凌乱似一本烂账


“我从来都不喜欢当一个电影明星,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人们总是把我神化了。”这是马龙·白兰度曾经说的话,在好莱坞的电影史上,他是最传奇的男星。

白兰度出生于20世纪初,父亲冷漠刻板,母亲嗜酒如命,他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就很叛逆,被退学是常有的事,后来被送去军校,这也无济于事。

可以说他英俊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心,是好莱坞造就了他,但是他并不喜欢好莱坞,白兰度是率真的而又矛盾的,他率真,面对一切永远具有斗争性。

他第二次问鼎奥斯卡影帝的时候,没有去领奖,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位印地安女孩打扮的代表,因为美国印第安人在电影和电视中受到歧视,他拒绝接受这份荣誉。

1944年他登上百老汇舞台,以《欲望号街车》的爆炸性演出成为剧坛巨星,1951年他获得第二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一时之间,他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巨星。

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让白兰度走上事业巅峰的,是众所周知的《教父》,这部电影让他再度封帝,大家被影片中他低沉的嗓音和演技所虏获。

都说“人红是非多”,当他事业逐渐上升的同时,关注的人多了,负面消息也传出不少,从演艺事业上来说,首先他从来不背台词,最喜欢的就是临场发挥,甚至只看台词提示板。

其次,他喜怒无常,1954年拍摄《埃及事件》时,因为与女演员发生冲突,一气之下退出拍摄,之后与福克斯公司对簿公堂,变成了真正的“浪子”演员。

在私生活上,他的感情更是一笔理不清的烂账,处处留情,与几任妻子各种纠纷,不断曝光情人和子女,官司不断,甚至债台高筑。

自1950年登上大银幕以来,白兰度在其半个世纪的从影生涯中为观众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他总共获得过八次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两度获封影帝,即便颇受争议,但是他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还是很深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