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新之变:中国技术创新模式之变

王国强 |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史、科技政策和科技传播。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新之变:中国技术创新模式之变

技术创新模式是由国家创新体系的特性决定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体制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使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成套技术引进到模仿创新

1978年到1984年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

这个时期技术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外资和技术的引进,而企业技术创新则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学习式的模仿。针对技术引进,全国科学大会通过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对于引进的重大项目和先进技术,要组织专门队伍学习和研究。

不仅要有设计、施工和生产技术人员,而且要有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人员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也指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这两次大会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把了向”“定了调”。

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是技术引进的主要形式,成套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是其重要特征。1981年,国务院颁布《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工作必须讲究经济效果,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要力求避免重复”。

据统计,1980—1984年期间,我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1.6万项,其中国家重点引进3000多个先进技术,针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对12个重大项目进行消化和吸收。通过合资和合作经营来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成为中国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来源。

通过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1978年8月,全国第一次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全面开展对外科技活动”的方针。1979年,中央将过去由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外交部、中国科学院共同管理的科技外事工作开始调整给国家科委,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先后与法国、意大利、瑞典、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签订了政府间的双边科技合作协定。1983年7月,邓小平提出“要利用国外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决定》。

1984年,中国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位“洋厂长”德国专家格里希(Werner Gerich),他受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产生了强大冲击,助推了“管理科学热”在中国的兴起。

●从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

模仿创新是指技术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次创新,其过程包含两部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简单地讲,就是指对各种现有相关技术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从而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新兴技术产业。

从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间,中国经历从“市场换技术”政策背景下的模仿创新,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背景下市场主导的多元化“集成”创新的模式转变过程。

“市场换技术”使模仿创新一度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模式。1984年3月,国务院在同意批转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做好技贸结合和旧设备选购工作的报告》的批语中指出,“把对外商品贸易与引进技术结合起来,实行技贸结合,用我们的一部分市场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是加速我国技术进步的一项重大方针。”这是国家首次正式确立“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指导方针。

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以市场换技术”从中央到地方全面铺开。1986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鼓励外商投资兴办先进技术企业,各地迅速出台了配套优惠政策,掀起了利用外资的高潮。为了换取关键技术和设备,允许有条件地开放部分国内市场,1994年和199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00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市场换技术”才从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文件中逐渐淡出。虽然从长期、整体来看“市场换技术”带来了中国的技术提升,但是在某些具体的产业上则很失败,正如习近平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复杂的技术变化和市场需求使集成创新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创新模式。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企业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市场竞争。

进入21世纪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单项技术创新已经难以适应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创新模式和创新战略开始发生转变。

2001年,中国首次在国民经济计划中专门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体制开始从科研院所改革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移。“十五”科技专项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坚持集成创新,扩大科技对外开放与交流”,把集成创新模式作为技术跨越的突破口,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事实上,“集成创新”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扬西蒂(Marco Iansiti)于1998年以“技术集成”的理念首次提出的,即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此后,这一概念被广泛用来解释企业在复杂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活动。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建立企业与企业间的网络联系,采取合作的形式整合资源,推进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等创新,可视为集成创新理论在中国的正式实践。

●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标志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正式开启。胡锦涛在大会上明确强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大会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引,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未来15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预示着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技术引进路径彻底转变到自主创新路径上来。

在《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60条政策和70多项实施细则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政策与企业创新有关,突显了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2008年修改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突出自主创新,明确财政性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授予项目承担者,明确自主创新产品实行政策采购、首购和订购制度,建立宽容失败制度。据统计,2006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42%,而2012年为1.97%,提高了0.55个百分点。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特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协同创新”。

例如,把创新置于其他政策领域的核心地位,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企业创新体系,搭建各部门、各机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设立中关村、东湖、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综合试验区。针对创新过程的核心要素,2017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对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强调自主创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把创新方向瞄准了世界科技前沿和基础研究,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居世界第二,研发投入强度为2.12%,有效地支撑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4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创新进入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型的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