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有座甘酒石

甘肅人也很幽默。

甘肅民間有笑話說,一個秦州人,一個蘭州人,一個涼州人,一個河州人,同在一家雞毛小店夜宿時,發現冷冰冰一鋪大土炕,僅有一小塊是熱的。時值隆冬,四個人為搶佔這點熱窩兒,各不相讓。後來,他們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每人各說出自己家鄉的一處名勝古蹟,比一比誰家的“寶物”最“高”,那塊熱炕就歸誰享受。秦州人說:“我們秦州有個麥積山,離天只有三尺三!”蘭州人說:“我們蘭州有個白塔,離天只有尺八!”涼州人說:“我們涼州有個鐘鼓樓,半截子擩(ru)到天裡頭!”最後,該輪到河州人說了。可他想來想去,總想不起自己老家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古董玩藝兒。他一急之下,索性來個“強詞奪理”,說:“我們河州沒什啥,這些燙炕我睡下!”……

我想,如果把笑話中的那個河州人,換成我這個古浪人;即使敝鄉無顯赫“名樓”、“古塔”可資炫耀,我至少還能舉出屹立在鐵櫃山下的那座“甘酒石”,也不致落得像河州人那樣尷尬吧!

古浪有座甘酒石

“甘酒石”又名“甘州石”,是絲綢之路上頗有點名氣的文物古蹟。現存露於地面的石體,高約 3.5米,最大圍長9.5米,猶如一頭飽經滄桑的石獅,孤零零雄踞於古浪峽東段312國道一側的河岸上。千百年來,它目送著南來北往的旅行者,為人們留下多少浪漫神奇的遐想啊!

關於這座石頭的歷史,充滿了詩意和傳奇色彩。

據方誌文獻記載,此石原名“酸酒石”。在“燒酒”尚未發明之前,古人釀酒方法,和今天做“醪糟”、“甜醅”差不多,稍一不慎,酒質就會變酸。當地人發現,古浪峽這座奇石,卻有防止酒酸之功效,故老百姓都叫它“酸酒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刑部郎中陳棐,巡視河西途經古浪,曾參觀此石,並留下一段佳話。他在《甘酒石頌》一詩的“序言”中寫道:“古浪城南入峽十五里,道左有石,與兩山脈趾弗連,屹立突起,如崇臺巨屋。居人釀酸者,剸片熾入酒中,即變佳醞,因名酸酒石。餘曰:酸酒石者,酸在酒也;因石而得甘,是甘者石之功也,乃更名甘酒石。且為之頌……”云云。陳棐還乘雅興正濃,手書“甘酒石”三字,刻於石上,自此遂成該石正名。

那麼,為什麼又叫“甘州石”呢?據民間傳說,此石原生於甘州,系女媧補天時棄置未用的一塊“巨無霸”靈石。千萬年埋沒荒山,不免深懷失落之感。某一天,忽有古浪縣石門山山神劉仲前來拜訪,提出想邀請甘州靈石,去堵塞他管轄的石門峽出水口—好讓高山出平湖,造福一方百姓。“好哇!”甘州石滿口答應,“只可惜我沒翅膀少腿,難走難飛啊!”劉仲說:“石兄不必擔心,我已從烽火臺上,撿來當年秦始皇修築長城時用過的趕石鞭;只要用此鞭輕輕抽打著你,咱們就可以順利上路了。”就這樣,劉仲揮動趕石鞭,趕著那塊石頭,起早貪黑,儘可能避開行人眼目,一路朝古浪走來。不料那天黎明,剛剛走到鐵櫃山下,恰巧碰到香林寺趕早擔水的一個火頭道士,他原是張掖人,一見劉仲趕著一塊白晃晃的巨石從面前走過,不禁失聲叫道:“啊!這不是我們甘州的那塊石頭嗎?!”這一說天機洩露,那石頭靈氣頓時消失,立刻僵立在河岸上,就再也動彈不得了。好心的山神劉仲,喟然長嘆一聲:“唉!古浪百姓命苦哇!”便憤然扔掉趕石鞭,化做一陣清風,回他的石門山去了。

古浪有座甘酒石

這“甘州石”的故事很有意思。它反映了世代被幹旱所苦的古浪人民,意欲在石門峽營造一座人工水庫的美好願望。雖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只留下一個美麗的傳說,藉助鐵櫃山下的那塊白石頭,向兒孫後代訴說。

還有一個“抓山鳥、支山石”的故事,常為當地人津津樂道。據說,與石門山遙相對立的顯化山,其金頂之上,棲息著一隻爪如鐵鉤、力搏雲天的大鳥。每當閏年閏月三十晚三更三點時分,便展翅飛到古浪峽,掄開一雙鐵爪,轟隆隆懸空抓起鐵櫃山;與此同時,又從附近跌磊崖骨碌碌滾來一塊大石頭,穩穩支在山底下。這時候,你就會看到鐵櫃山下面,原來有十三盤金磨銀碾子,由六頭黃牛七匹白馬拉著轉。金磨上磨著金豆瓣子,銀碾上碾著銀頁頁子;當大鳥抓起鐵櫃山、巨石支在山底下的一瞬間,那推磨拉碾的牛馬,便一齊衝出山來,直奔古浪河痛飲河水……這一神秘的景象,終於被住在鐵櫃山下的一對兒孤苦無依的老兩口所發現。每當寶山大開、黃牛白馬到河邊飲水的那一刻,老兩口便乘機躥到山底下,抓一把金豆瓣子,撿幾片銀頁頁子,然後磨頭就跑;等黃牛白馬飲水完畢、復歸各自工作崗位,支山石、抓山鳥也都滾走飛去,鐵櫃山依舊恢復原狀的時候,那老兩口早已歡歡喜喜回到茅屋,雖然撿來的那點兒金銀數量不多,也足夠他倆過活幾年了。不料,這一對苦人兒突然富裕起來的生活,引起當地一位員外老爺的懷疑。他軟硬兼施,終於逼得老兩口說出了抓山鳥支山石金磨盤銀碾子的秘密。於是,那員外老爺積極做好準備,等到下一個閏年閏月三十晚,帶領一幫家人夥計,揹著口袋,抬著籮筐,偷偷來到鐵櫃山;正好趕上三更三點寶山開,這夥貪心不足的傢伙,一窩蜂擁到山底下,搶了金子搶銀子,還想把磨盤碾子也抬了去!三更四點已過了,抓山鳥累死了;只聽轟隆一聲響,懸空的大山突然落下,一下子將支山石撞出山外,跌落在對面河岸上,就變成今日的“甘酒石”。不用說,那位員外老爺和他的夥計們,也就永遠壓在山底下了。

有關這座奇石的民間傳說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下面,再談一談史有明文記載的“昌松瑞石”的歷史事件。

這是發生在唐太宗李世民當政晚期的一件大事。貞觀十七年(643年)八月初四日,涼州刺使李襲譽上疏太宗說,涼州昌松縣洪池谷天降瑞石,青質白文,內有“高皇海出多子李元王八十年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年太子李治……”等八十八字。太宗覽表極為重視,當即派禮部郎中柳逞“馳驛複檢”得到證實。一時朝野轟動,以為“天有成命,表瑞貞石”。太宗復遣專使持祭文前往洪池谷郊祭,並下詔:“以涼州獲瑞石,赦涼州!”

按唐代的昌松縣洪池谷,即現在的古浪縣古浪峽;史稱所謂“昌松瑞石”,也就是現存於古浪峽的甘酒石。

古浪有座甘酒石

漢王充《論衡》有云:“王者受富貴之命,故其動出現吉祥異物,見者謂之瑞。”故諸如“禾生雙穗”、“鐵樹著花”之類,皆被認為是上天傳達給帝王人君的祥瑞吉兆。然而,寫著“天書”的“昌松瑞石”,卻絕非一般的吉祥之物;實際上,它乃是貞觀末期唐王朝宮廷內部王位繼承權激烈鬥爭的產物。當時年老體衰的李世民,私心欲廢黜太子李治,而以楊妃所生第三子吳王李恪代替,卻遇到以國舅老臣長孫無忌為代表的“太子黨”強烈的反對。他們除了公開在太宗面前為李治擺好之外,正好又在河西走廊發現了“瑞石天書”。雖然那八十八字文義錯亂,隱晦費解;但“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年太子李治”兩句,卻是明白無誤的,太宗遂罷更換太子之議。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臥病不起,即召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顧命老臣“託孤”,將皇位正式傳給太子李治—–這位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其所以能夠順利登上皇帝寶座,實在應該感謝古浪峽這塊白石頭哎!

臺灣有個名叫黎澤霖的文人,出版了一本隨筆小品集《萍蹤識小》,裡邊寫的都是他於上個世紀三四十時代在國內各省區遊歷時的見聞。其中涉及甘酒石的一段雲:“快到古浪境時,公路東側不遠處有一丘大白石,上有‘甘州石’字樣,據傳此石本出甘州,有一天空際颳起大風,它隨著飛沙走石滾到這裡。一般人說這石可以催生婦女難產,只須磨下少許石粉吞服,即可順利分娩。一般旅人路過時,都多少敲它一兩塊帶回家去。可是說也奇怪,這白石年年敲,年年長,並沒有多大的損失,永遠是那麼大。河西之人,多奉它為神石。” 可見,“神石”之說,由來已久。

記得六十年前,我還是個小學生。學校組織我們到石門山遠足,路經古浪峽時,同學們都爭先恐後,跑去看甘酒石。還撿了質地堅硬的小石塊當工具,就在甘酒石上使勁敲打,砸下一些白色粉末帶回去,準備送給哪家生孩子難產的女人催生。當時只覺得這座神奇的石頭非常高大壯觀,但在六十年後的1998年,我有機會重回故鄉再去參觀甘酒石時,感覺它就沒有當年那麼高大了。

語云:“水滴石穿”—–經過千百年無情風沙磨礪和人為損壞,這石中的偉丈夫,卻越變越矮,愈來愈瘦了!據實地勘測,現存甘酒石埋入地下的部分,尚有三米多高;如果能用什麼辦法把這塊龐然大物連根拔起,放置在一個水泥平臺上,那可就成為一座巍峨壯觀的奇景了!

哦!這就是甘酒石真實的歷史命運!

作者:趙燕翼 2001年寫於蘭州雁灘陽臺書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