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總部搬到了深圳?

海外show


深圳具有創新能力和活力,產業結構在過去10年的時間裡順利轉型,成為了一個注重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才培養的新型城市,引來了大批企業入住,像騰訊、華為、百度、中國平安等企業總部都設在深圳。企業總部集中遷往設立在深圳的背後,正是深圳企業發展競爭力的體現。

深圳每年的GDP增長都保持著一個較高的水準,在全球經濟都略顯疲態的背景下,依舊高歌猛進,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持續在15-22名之間,由此可以看出深圳的發展前景比較光明。根據資料顯示,深圳有逾350家上市公司,其中約220家是在上海和深圳上市,還有約130家在包括香港、美國等地上市,世界500強企業在深投資的已達280家。深圳是大陸擁有PCT專利最多的創新型城市,是最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新性企業的聚集地。

其實對成熟企業來說,重要的不是成本,而是營商環境與創新能力,深圳的創新力、人才吸引力、市場管理能力正吸引著企業,高科技製造業驅動了深圳的增長,以金融、軟件、互聯網等現代化服務業佔到深圳總GDP的60%,帶動了新興的有活力的企業迅速發展,像招商集團、萬科地產、大疆創新等都是發展得比較好的。深圳在人才引進方面十分捨得,重視人才的積累,發揮了人才的優勢。如今的深圳已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重鎮、貿易金融中心和創新發展的代表。


天方燕談


那麼為什麼深圳會有如此多的公司總部呢?

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1、深圳具備中國最好的營商環境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深圳在全國名聲大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下海撈金,首站就是深圳,時代賦予了深圳的使命,改革開放徹底激活了沉睡的中國,深圳就是一個對外的大窗口。當時在深圳創業,哪怕你在街邊開個小店,都不用交稅,政府還會扶持你,所以,創客之都就是這麼來的。

2、深圳灣打造超級總部基地

深圳灣畔,一個全球高新技術企業總部基地正在崛起,阿里巴巴南方總部、百度亞太總部、騰訊濱海大廈全球總部、還有恆大總部、萬科總部、華潤總部、中鐵南方總部、中糧集團亞太總部構建了一箇中國最高標準的企業總部基地。未來的深圳灣總部基地是這樣的:

目前是這樣的:

3、前海:未來已來,打造中國曼哈頓

上海不是深圳的對手,浦東也幹不過前海,上海的經濟總量雖然仍遠超深圳,但上海本地品牌幾乎微乎其微,深圳卻走出了華為,中興,騰訊,萬科,大疆,比亞迪等一大批全球著名企業。這得益於深圳聚集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這是全國任何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未來的前海,根據經濟發展增速模型推算,深圳在前海這個籌碼的加持下,最快可以在15年-20年時間的GDP超過上海,因為深圳的經濟增速和經濟結構是最健康的,高新技術產業佔到GDP總量的30%,這個數字,意味著深圳的發展後勁非常強大。

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企業總部搬到深圳,是由三個原因決定的,1、深圳的營商環境(全國最健康的經濟結構)2、深圳的人才資源(人才聚集),3、深圳的供應鏈、快速出海、全球效率優勢(高效益的經濟模式)。


城市觀察君


看圖深圳的經濟中心沿著深南大道從西到東經過羅湖中心商業區,福田中心金融區,南山中心科技區。

香港很多資源都往深圳遷,圖5招商總部,圖7華潤總部都建在深圳。

BAT等互聯網巨頭的國際總部建立在教育落後的深圳,說明深圳的在世界地圖上的亞太中心優勢有多明顯。

騰訊是本土產生就不用講了,Google,Microsoft,Facebook都來到騰訊旁邊。

氣候環境,人才活力,開放程度等都佔優勢。

我開的小小廣告公司都能接到世界500的生意,更別說上市公司的單了,深圳機會多多不是吹出來的,是發展過程中產生的。









波點論


沒什麼好炫的,對互聯網大企業來說,深圳就騰訊一家獨大,其他的都叫不出什麼名字,北京有百度京東美團頭條小米滴滴搜狐新浪微博58摩拜等等一大串,與深圳有騰訊等一家,後面……沒了!!!形成鮮明對比,那麼多巨頭來深圳的話,搶掉了不少人才,深圳二三梯隊的小夥伴更是情何以堪,所以深圳不應該單純到為他們到來感到高興,應該感到羞愧,更應該反思,因為在互聯網一二梯隊同時展開競爭的層面已經遠遠落後於北京。要記住一點,上海當年對外開放,外資產業很發達,搶了不少高端人才,因當地政策問題未有目的的扶持本地企業,本地創新企業到現在都沒出一家巨頭,唯一的希望-獨苗餓了麼又被阿里全資收購了,至今全軍覆沒,代價慘重!所以即要對外開放包容,又要死命扶持本地創新發展,當地經濟才能更好質量發展。


TT眼


深圳:創新科技之城,未來的“硅谷”!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位於深圳,它們分別是:平安集團、騰訊、招商銀行、正威國際、恆大集團、萬科地產和恆大集團。

截至2017年10月,中國A股市場共有3408家上市公司,其中有267家企業註冊地在深圳,數量僅次於北京303家和上海270家。若加上在境外上市的企業(諸如港交所上市的騰訊),目前深圳的上市企業數量近400家。

在2017年164家中國獨角獸企業中,深圳共有14家企業上榜,排名第一的獨角獸企業為菜鳥網絡,其估值達200億美元,全國排名第6;第二、第三分別是微眾銀行、優必選科技,估值分別為92.3億美元和40億美元。其他深圳企業分別是:聚寶匯、騰訊雲、柔宇科技、土巴兔、豐巢科技、隨手科技、房多多、辣媽幫、越海全球供應鏈、奧比中光、碳雲智能。

為什麼會出現越來越大的企業總部設在深圳的情況?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營商環境優良“築巢引鳳”

營商環境就好比是池塘中的水,企業好比是魚。水質優良、水夠深才能養出大魚。企業的城市佈局本是正常的市場行為,除了市場因素考量之外,背後往往還涉及地方政府的努力。深圳是移民城市,歷史負擔不太重,營商環境較好,制度設計的自由度相對大一些。

(大疆創新佔了全球消費無人機市場份額的70%)

為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深圳大幅對企業減稅降費、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支持力度。深圳2016年全年為企業減負1369億元,佔全年財政收入比重達到15.8%。知識產權保護方面,2017年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萬件,佔全國43.1%,連續13年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

戰略定位“創新科技之城”

深圳把自身未來的發展定位為“中國陳星科技之城”,並在人才引進、高等教育、企業孵化、科技獎勵等方面加大資金投入。

(美國硅谷)

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表示,“10年後,深圳會超越美國的硅谷。”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對深圳有了這樣的認識:在世界技術創新的版圖上,深圳不僅是中國的“創新之都”,也在向世界級“創新之都”邁進。

2017年深圳社會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佔全市GDP比重達4.1%,而當今世界範圍內只有以色列和韓國超過4%。這樣的創新環境,必然會成為創新人才嚮往的熱土和高地。


紅谷新視界


深圳總體是不錯,但如深吹說的什麼幾年超上海甩北京就吹的就太大了,中國獨角獸企業100強中僅北京就佔了一半以上,上海也超過全廣東省。且地區綜合實力也不是隻用GDP衡量。在人文領域深圳連個省城都不如。深圳有著名高校嗎?有著名研究機構嗎?有幾個院士?有著名科學家嗎?有重大科技成果嗎?有名作家、名演員、名導演、體育健將、有名演出團體嗎?你們除了會捧港臺演員的演出,聽的懂相聲、看過話劇、聽過歌劇、欣賞過京劇嗎?

記住!中國很大,深圳很小。


鮑里斯弗拉基米爾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跳出來看,如圖所示,深圳為圓心的圓環包絡亞洲大部分國家,5小時航空圈涵蓋了地球一半人口,在深圳設立總部,可以較好的立場放眼中國及周邊,抓住圓圈內的市場,就不難成為全球500強企業。這個圓心放在上海或北京都無法成立,甚至,放在廣州也不具備深圳的海、空運輸條件。



品山達人


其實大部分的巨頭企業還是分佈在北上廣地區的,但是的確有不少的企業開始選擇向深圳轉移。


現在的深圳迫切的需要產業轉型,以此來吸引新的產業鏈,這是深圳繼續擴充和發展的戰略之一。擇優去劣,深圳這個城市還是非常懂得如何最大化的展現和發揮自己的優勢,來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的。深圳有著地域貿易的優勢,為此深圳也是吸引了許多的國外貿易公司,以此來代替之前利潤日漸低下的工廠。

像美國超市,日本超市,以及大小的企業都開始陸續入駐深圳,隨著貿易的進一步的發展,所需要的通訊網絡也需要變得成熟化,此外貿易的進一步深入後,對數據的處理也變得愈漸重要,這也吸引了不少的互聯網科技公司,而且深圳對這部分互聯網公司是有政策優惠的,比如說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注重保護企業的創新成果等,這也算是一個試點吧!

想要創業的青年,很多人往往會向深圳扎堆,畢竟深圳政府對創業方面還是非常鼓勵的,為了引進更多的人才,也是直接實行租房和生活補助等政策,要知道,深圳也是全國創客活動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不難發現,超一線城市市場飽滿之後,新一線城市或者潛力無限的二線城市也開始初露鋒芒了!


歐界傳媒


其實深圳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它是年輕人口中“北上廣深”的所謂深。從直覺上,我們就可以發現它和其他大城市最大的區別,在於它非常的年輕。但北京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首都。不然怎麼說燕京呢。

而上海和廣州,雖然發展的歷史沒有北京那麼遠,但比起深圳不到50年的歷史,還是非常可觀的。其實深圳特區真正的發展歷史大概和今天80後的年紀差不多。

我們看見很多互聯網巨頭,都把總部放到了深圳,你說深圳制度更好,你說深圳非常的開放,這都沒有錯,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還是人。

我們通常會說老上海、老北京或者老廣州,但是很少有人會說自己是老深圳。

一個完全嶄新的地方,所有的秩序都沒有真正固化,這才是人激發人才,發揮他們特長的最根本的原因。


通靈半藏


就那麼幾家,炫耀個屁啊!中國14億人口,那幾家能養活的14億嗎?就拿阿里巴巴來說,成就了很多人,也坑壞多少人?不要說是進步!其實都一樣,什麼時候都有人活都有人死!再說騰訊微信,發達是發達,進步我承認,但每個人都抱著手機,不管是娛樂,工作還是無所事事,離了手機估計就活不了了!任何事情剛開始都是好的,太多了,瘋狂了,弊病就慢慢顯現了!所以說多幾個公司,沒什麼了不得的!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提高人們的幸福感才是真的,阿里,騰訊總部在哪裡跟我們大多數人有個屁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