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船事件後,日本天皇的神操作

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歐美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如火如荼的展開時,遠在亞洲東方的封建國家們還在閉門睡覺。醉生夢死的中國和日本統治者不知道,半個世紀後歐洲列強即將來敲門。

黑船事件後,日本天皇的神操作

黑船事件

19世紀中葉的日本尚處於德川幕府統治時期,日本天皇只是國民的精神偶像,沒有實際權力,猶如東漢之獻帝。幕府統治者沉浸在“承平以來二百年,不聞鼙鼓聞管絃。呼作花王齊拜下,至誇神國尊如天”的閉關自賞中。1853年6月3日,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裡率領4艘軍艦闖入日本浦賀港,由於美國軍艦身塗黑漆,冒著黑煙,此次扣關被稱為“黑船事件”。第二年春天,迫於武力威脅的日本幕府與美國簽訂《日美親善條約》,開始了開國的第一步,英、俄、法、荷等國接踵而來。日本國家主權遭到損害,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黑船事件後,日本天皇的神操作

德川幕府

面對亡國危機,以吉田松陰、高杉晉作、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為代表的改革派武士提出“尊王攘夷”口號,希望藉助天皇權威來改革幕府的統治,達到抵禦外侮的目的。天皇剛看到翻身的機會,幕府即製造了“安政大獄”,大肆搜捕、破壞改革派領袖。無奈的天皇又把伸出的頭縮了回去。

黑船事件後,日本天皇的神操作

明治天皇

遭受打擊的改革派轉而認為只有學習西方,推翻幕府統治才能富國強兵,“尊王攘夷”轉為“倒幕開國”。1865年,高杉晉作做出武裝倒幕的決定,很快發展到高潮。1867年剛即位的睦仁天皇,即後來的明治天皇看到倒幕時機成熟,很快表示支持改革派武裝,發佈《王政復古大號令》,宣佈一切權利收歸天皇,廢除幕府。隨後頒佈詔書宣稱:“朕與百官諸侯相誓,意欲繼承列祖偉業,不問一身艱難,親營四方,安撫汝等億兆,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這波操作就很六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利用改革派武裝勢力將權力一舉收回,集精神權威與政治權威於一體。

歷時一年半的“戊辰戰爭”,徹底結束了幕府統治,打擊了封建保守勢力,清除了維新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改革派還順便送給天皇一個大禮包,在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的推動下,發起“奉還版籍”的請求,把領地和人民控制權交還給天皇。明治天皇順水推舟,於1871年發出“廢藩置縣”命令,強制舊藩主全部遷往東京,府、縣知事由中央任命。同時實行土地改革,讓耕者有其田,進行地稅改革,統一貨幣,廢除關卡等。

羽翼豐滿的明治天皇認為舊武士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宣佈廢除武士稱號,取消武士薪俸。天皇的過河拆橋引發了不滿武士的多次叛亂,西鄉隆盛、江藤新平等改革派骨幹、倒幕運動的組織者也加入了叛亂,天皇毫不留情地進行了殘酷鎮壓。

政局穩定後,明治政府開始師從西方,逐漸文明開化,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黑船事件後,日本天皇的神操作

甲午戰爭

感覺國力大增的明治天皇,作為最高指揮官指揮了幾場戰爭,其中包括甲午中日戰爭、日俄戰爭。1894年甲午戰爭,被稱為“蕞爾小邦”的日本將清政府這個龐然大物掀翻在地,世界震驚,清政府此時開始維新變法,但百日而終。1904年日俄戰爭,在中國的國土上日本戰勝俄國,清政府又意識到“日俄之勝負,立憲專制之勝負也,非小國能戰勝於大國,實立憲能戰勝於專制”,又開始籌備立憲,然而籌備到大清都亡了,還沒籌備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