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低靡 車企態度樂觀積極

车市低靡 车企态度乐观积极

今年汽車產業堪稱凜冬已至,市場整體處於緩慢增長甚至部分下降的環境中。因此,車企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車企產業結構優化的進程無疑也會加快。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8年10月,乘用車銷量比上月略有下降,同比下降更為明顯。1-10月,乘用車銷量同比結束增長,呈小幅下降。

車市萎靡 豪華車銷量逆流而上

1至10月乘用車共銷售1930.40萬輛,同比下降1.02%。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942.20萬輛,同比下降0.04%;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810.60萬輛,同比增長1.55%;多功能乘用車(MPV)銷售140.86萬輛,同比下降14.14%。

在中國車市26年來第一次經歷凜冬之際,豪華車市場卻別有洞天。從乘聯會公佈的銷量數據來看,豪華車在10月份的零售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4%,尤其是大部分豪華轎車車型都迎來了兩位數的增幅。面對日益重要的中國市場,銷量分列前三名的德系三強奔馳、奧迪和寶馬,也加快了其產品的國產化進程。

林肯(中國)副總裁範自強針對這一現象在廣州車展時對媒體表示:“目前整個乘用車市場整體出現了下滑,但豪華車市場還是保持著比較強勁的增長;歸其原因在於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沒有改變,隨著中國豪華車市場不斷升級,未來整個中國豪華汽車行業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

銷量下滑 車企應對“寒冬”依舊有信心

目前距離2019年已不足一個半月,許多車企的累積銷量與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今年車市如此低靡的表現也讓很多人對中國車市的未來發展憂心忡忡,是否中國車市已迎來最大考驗?

針對這個問題,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專項副總裁、哈弗營銷公司總經理劉智豐在廣州車展期間對媒體表示:“有人問我中國汽車是不是進入了“寒冬”,我覺得不用這麼悲觀,叫“秋天”比較合適。這個拐點早晚會來,市場的法則是要不斷適應竟爭環境、不斷推陳出新,光等和靠是沒用的,未來拼的就是綜合體系的能力。”

其實不僅僅是劉智豐一人這麼想,大部分車企在應對目前低靡車市的問題上,表現都還是比較樂觀的。

馬自達(中國)1至10月累計銷量則僅達到了23.3萬臺,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4%,與年初銷量目標31萬輛還差8萬輛。

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渡部宣彥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中國整體的汽車市場在今年年中的時候出現了嚴重的下滑,當然原因有很多,特別是在9月份和10月份連續兩個月出現兩位數的下滑,大概是11%的下滑,導致了整體的汽車需求低迷。在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要完成年初目標還剩下8萬臺的差距,坦率講按照現在的情況是比較困難的,雖然有困難,但是我們依舊要知難而上,離年初制定的目標會努力到最後。從現實情況來看,到店客人人數是越來越少,但是我們也希望通過本次CX-8的投放,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到店裡選購CX-8,同時也幫助提升其他車型的銷售,以此爭取達到年初制定的目標。”

廣汽三菱1至10月累計銷量達到11.81萬輛,同比增長27.9%,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0月共售出新車10.5萬輛,實現了連續14個月銷量突破萬輛。2018年11月6日廣汽三菱奕歌正式上市,而新款歐藍德也將於11月上市,共同助力品牌銷量持續增長。對此廣汽三菱執行副總經理李曲明表示:“自2016年歐藍德上市以來,廣汽三菱的市場表現一直不錯,儘管今年的SUV市場有下滑趨勢,但我們還是克服了很多困難,增量比較明顯,今年的累計銷量同步增長超過27%,跑贏了車市SUV的增量。我們也公佈了19款新歐藍德的售價,我們很有信心,明年可以保持一個旺盛的態勢。

對明年的車市,我持樂觀態度,最近有一些媒體都在討論明年中國經濟及車市的走向,我還是比較看好,在不同場合我都說過這句話,儘管整個車市的增長肯定不可能像十年前那樣高速,但是有微增長,甚至是保持平衡,這背後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

記者後記:

其實重壓之下,反而更能激發出車企的好勝心,加快產品更迭與質量提升。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如福特品牌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李宏鵬所言:“早一點感知到市場的下滑,就能早一點去做深入的準備。未來一兩年中國市場應該不會有之前那樣大的高速發展勢頭,這個過程中,每個品牌一方面要重新調整自己的節奏和定位,另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內功。而所有的這些都是為迎接下一步中國汽車市場逐漸復甦,給我們創造更好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